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4詞典 1分類詞匯 53
《國語辭典》:斗柄  拼音:dǒu bǐng
北斗七星中,第五至第七顆星的合稱,排列成弧狀,形如酒斗之柄,故稱為「斗柄」。常年運轉(zhuǎn),古人即根據(jù)斗柄指向,來定時間和季節(jié)。《鹖冠子。環(huán)流》:「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也作「斗杓」。
《國語辭典》:太阿  拼音:tài ē
吳國干將所鑄的寶劍。《史記。卷六九。蘇秦傳》:「韓卒之劍戟皆出于冥山,棠溪,墨陽,合賻,鄧師,宛馮,龍淵,太阿,皆陸斷牛馬?!骨?。李斯諫逐客書〉:「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也作「泰阿」。
《國語辭典》:斧柯  拼音:fǔ kē
1.斧柄。
2.比喻政權(quán)、權(quán)柄。清。黃遵憲述懷再呈靄人樵野丈〉詩:「豈能無斧柯,皇皇行仁義?!?br />3.喻指媒人。明。朱鼎《玉鏡臺記》第四出:「潤玉年已及笄,要覓一婿。斧柯之任,相屬何如?」
《國語辭典》:璇璣(璇璣)  拼音:xuán jī
1.古時測量天文的儀器。也作「璿璣」。
2.北斗魁的第一星至第四星。
《國語辭典》:璇璣圖(璇璣圖)  拼音:xuán jī tú
晉時竇滔任秦州刺史被徙流沙,其妻蘇蕙因思念丈夫,于是在錦上織回文詩二百馀首,縱橫反覆,皆成詩篇,稱為「璇璣圖」。見《晉書。卷九六。列女傳。竇滔妻蘇氏傳》。
《國語辭典》:機括(機括)  拼音:jī guā
1.弩上控制箭矢發(fā)射的機件。泛指機械發(fā)動、開啟的部分。《紅樓夢》第四一回:「這鏡子原是西洋機括,可以開合?!挂沧鳌笝C栝」。
2.比喻處理事務(wù)的權(quán)柄、關(guān)鍵。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卷四。過譽》:「棱統(tǒng)機括,知其虛實?!?br />3.比喻心機、計謀。《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誰知人心不同,到挑動了家長的一個機括,險些兒送了秀童的性命?!?/div>
《國語辭典》:權(quán)制(權(quán)制)  拼音:quán zhì
1.統(tǒng)御天下的權(quán)力?!渡叹龝?。修權(quán)》:「權(quán)制獨斷于君則威,民信其賞,則事功成?!?br />2.權(quán)宜的法制?!段倪x。揚雄。解嘲》:「圣漢權(quán)制,而蕭何造律,宜也。」
3.威權(quán)與法制?!度龂?。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評曰》:「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quán)制?!?/div>
《漢語大詞典》:操柄
(1).把持權(quán)柄;掌權(quán)。《商君書·算地》:“圣人審權(quán)以操柄,審數(shù)以使民?!?明 馮夢龍 《智囊補·明智·何心隱》:“ 心隱 一見 江陵 ,便知其必能操柄。” 聶紺弩 《從陶潛說到蔡邕》:“操柄的人,不一定有學(xué)。另外一面,有學(xué)的人,不一定能操柄?!?br />(2).權(quán)柄。《漢書·賈山傳》:“富貴者,人主之操柄也。”新唐書·劉蕡傳:“繇不能擇賢明而任之,失其操柄也?!?宋 曾鞏 《徐孺子祠堂記》:“ 漢 既失其操柄,紀綱大壞?!?/div>
《漢語大詞典》:事要
(1).指權(quán)柄。韓非子·孤憤:“當途之人擅事要,則外內(nèi)為之用矣?!?br />(2).事情的要領(lǐng)、要旨。 晉 葛洪 抱樸子·行品:“﹝士﹞安困潔志,操清冰霜,而疏遲迂闊,不達事要,見機不作,所為無成?!?br />(3).重要的事情。后漢書·伏湛傳:“又自採集古今,刪著事要,號曰《伏侯注》?!?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三國志·吳志·吳主傳》:“凡百事要所當損益,樂聞異計,匡所不逮?!?/div>
《國語辭典》:機柄(機柄)  拼音:jī bǐng
1.權(quán)柄、權(quán)力?!度龂尽>砭?。魏書。夏侯尚傳》:「奚必使中正干銓衡之機于下,而執(zhí)機柄者有所委仗于上?!固?。韓愈 順宗實錄四:「德宗在位久,益自攬持機柄,親治細事,失君人大體。」
2.掌握事物關(guān)鍵的手段。唐。白居易 論孫璹張輔國狀:「一則明勸忠貞,二則闇銷禍亂。圣人機柄,正在于斯?!?br />3.舊式槍械上,用于退彈殼的拉柄。《軍語。軍器。軍語。機柄》:「機柄,機前筒右面伸出之柄也?!?/div>
《漢語大詞典》:旌鉞(旌鉞)
(1).旌旗與斧鉞。魏書·任城王子澄傳:“公在外見旌鉞既張,而有憂色?!?唐 黃滔 《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寶塔碑記》:“公廳四間一廈,或備旌鉞之覯止?!?宋 文瑩 《湘山野錄》卷上:“﹝公﹞引旌鉞訪舊齋,而門徑窗扉及泉池釣游之跡,歷歷如昨?!?br />(2).喻權(quán)柄。 唐 無名氏 《仙傳拾遺·唐若山》:“﹝ 李紳 ﹞后果入相,連秉旌鉞。”
《漢語大詞典》:阿柄
喻權(quán)柄。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八》:“有逐小人之權(quán),而反為小人倒持阿柄,使善治敗于垂成,奇勛反為禍首?!?span id="lz0jljf" class="book">《花月痕》第四二回:“氣燄生於積威,權(quán)勢傾於偏重,以此阿柄持自兩人, 員 逆轉(zhuǎn)成疣贅。” 梁啟超 《萃報敘》:“ 啟超 又痛 中國 互市數(shù)十載,交涉之策,一誤再誤,授人阿柄,自陷棘淖。”參見“ 太阿倒持 ”。
分類:權(quán)柄
《國語辭典》:太阿倒持  拼音:tài ē dào chí
太阿,寶劍名。太阿倒持指手持劍刃,以柄向人。比喻授人以權(quán)柄,反受其害?!队讓W(xué)瓊林。卷三。人事類》:「下強上弱,曰尾大不掉;上權(quán)下奪,曰太阿倒持?!挂沧鳌傅钩痔┌ⅰ?。
《漢語大詞典》:刀把
亦作“ 刀靶 ”。亦作“ 刀欛 ”。
(1).刀的把手。 漢 班固 《與竇憲箋》:“令賜 固 刀把曰:‘此大將軍少小時所服?!?span id="advsuq9"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五回:“右手四指攏定了刀靶,大拇指按住了刀子的掩心。” 趙樹理 《三里灣》十五:“整個的上灘,像一把菜刀,那一帶地就像刀把。”
(2).比喻把柄。 清 李漁 《比目魚·征利》:“見他莫把威嚴嚇,鄉(xiāng)民易驚怕。騙得狀詞來,殺人有刀欛?!?span id="sc4bskn" class="book">《紅樓夢》第六八回:“誰知越使錢,越叫人拿住刀靶兒,越發(fā)來訛?!?br />(3).比喻權(quán)柄。參見“ 刀把子 ”。
《漢語大詞典》:刀把子
刀把。多用以比喻兵權(quán)或殺生大權(quán)。 李六如 《六十年的變遷》第六章五:“ 黎元洪 身邊全是舊人,刀把子操在他手里,到底可靠不可靠?” 茹志鵑 《高高的白楊樹·關(guān)大媽四》:“刀把子總有一天會拿在我們手里的?!?/div>
《漢語大詞典》:柄令
權(quán)柄;命令。 清 徐夔 《苦熱詩》:“朅來炎官執(zhí)柄令,赫赫火繖高嵯峨?!?/div>
《國語辭典》:致政  拼音:zhì zhèng
解除政務(wù)職責(zé),辭官退休。《禮記。王制》:「七十致政,唯衰麻為喪?!固?。李朝威《柳毅傳》:「昔為錢塘長,今則致政矣?!?/div>
《國語辭典》:致仕  拼音:zhì shì
辭官退休?!稘h書。卷一二。平帝紀》:「天下吏比二千石以上致仕,參分故祿,以一與之,終其身?!埂度龂萘x》第二七回:「桓帝時曾為議郎,致仕歸鄉(xiāng)?!挂沧鳌钢率隆?。
《國語辭典》:大權(quán)(大權(quán))  拼音:dà quán
重大或支配的權(quán)力?!度龂萘x》第一○回:「且說李傕、郭汜既掌大權(quán),殘虐百姓,密遣心腹侍帝左右,觀其動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