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22詞典 1分類詞匯 121
《國語辭典》:愔愔  拼音:yīn yīn
1.安和的樣子?!蹲髠鳌U压辍罚骸钙碚兄異謵?,式昭德音。」
2.深靜的樣子。南朝梁。柳惲長門怨〉:「玉壺夜愔愔,應門重且深?!骨?。朱孝臧鷓鴣天。野水斜橋又一時詞:「新雪涕,舊弦詩,愔愔門館蝶來稀?!?br />3.憂愁、沉默的樣子。漢。蔡琰胡家十八拍〉詩:「雁飛高兮邈難尋,空斷腸兮思愔愔?!?/div>
《國語辭典》:靡靡  拼音:mǐ mǐ
1.遲緩?!对娊?jīng)。王風。黍離》:「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箷x。王贊〈雜詩〉:「胡寧久分析,靡靡忽至今?!?br />2.草隨風倒伏相依的樣子?!段倪x。宋玉。高唐賦》:「薄草靡靡,聯(lián)延夭夭?!?br />3.頹廢淫蕩?!俄n非子。十過》:「此師延之所作,與紂為靡靡之樂也?!埂读凝S志異。卷二。鳳陽士人》:「音聲靡靡,風度狎褻?!?br />4.盡?!段倪x。陸機。嘆逝賦》:「親落落而日稀,友靡靡而愈索?!?br />5.細好?!段倪x。司馬相如。長門賦》:「閒徙倚于東廂兮,觀夫靡靡而無窮?!?/div>
《國語辭典》:靡靡之音  拼音:mǐ mǐ zhī yīn
靡靡,頹廢淫蕩。靡靡之音是指商紂時頹廢淫蕩、使人沉溺享樂而忽略國事,進而導致亡國之樂曲。見《韓非子。十過》?!读凝S志異。卷四。羅剎海市》:「馬即起舞,亦效白錦纏頭,作靡靡之音。」后指令人頹廢、喪志的音樂。如:「常聽靡靡之音,會讓人放縱或意志消沉?!挂沧鳌该用又簟?、「靡靡之樂」。
《漢語大詞典》:弱柳
(1).柳條柔弱,故稱弱柳。 南朝 陳 張正見 《賦得垂柳映斜溪》:“千仞青溪險,三陽弱柳垂?!?唐 賈至 《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詩:“千條弱柳垂青瑣,百囀流鶯繞 建章 。” 宋 楊萬里 《送彭元忠縣丞北歸》詩:“三春弱柳三秋月,半溪清水半峰雪?!?br />(2).喻指妓女。 唐 賈至 《春思》詩之二:“紅粉當壚弱柳垂,金花臘酒解酴醿。笙歌日暮能留客,醉殺 長安 輕薄兒?!?清 孔尚任 《桃花扇·偵戲》:“ 白門 弱柳許誰攀,文酒笙歌俱等閒?!?br />(3).喻美人的腰肢。 清 陳孟楷 《湘煙小錄·香畹樓憶語》:“釧鬆皓腕香桃瘦,帶緩纖腰弱柳柔?!?/div>
《國語辭典》:苒苒  拼音:rǎn rǎn
1.草茂盛的樣子。唐。陳翊〈龍池春草〉詩:「因風初苒苒,覆岸欲離離?!?br />2.輕柔的樣子。唐。白居易題小橋前新竹招客〉詩:「橋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br />3.漸漸的樣子。宋。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詞:「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國語辭典》:三眠  拼音:sān mián
蠶自出生至成蛹,蛻皮三次。蛻皮時,不食不動,呈睡眠狀態(tài),稱為「三眠」。唐。李白寄東魯二稚子〉詩:「吳地桑葉綠,吳蠶已三眠?!埂缎咽篮阊浴>硪话?。施潤澤灘闕遇友》:「北蠶三眠,南蠶俱是四眠。眠起飼葉,各要及時?!?/div>
《國語辭典》:裊娜(嫋娜)  拼音:niǎo nuó
柔美修長的樣子。唐。李白侍從宜春苑奉詔賦龍池柳色初青聽新鶯百囀歌〉:「池南柳色半青青,縈煙裊娜拂綺城?!挂沧鳌秆U娜」、「裊娜」。
《國語辭典》:裊娜(裊娜)  拼音:niǎo nuó
柔美纖細的樣子。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解舞腰肢嬌又軟,千般裊娜,萬般旖旎,似垂柳晚風前?!挂沧鳌秆U娜」、「裊娜」。
《國語辭典》:裊娜(嬝娜)  拼音:niǎo nuó
姿態(tài)柔美的樣子。《聊齋志異。卷二。紅玉》:「女裊娜如隨風欲飄去?!挂沧鳌秆U娜」、「裊娜」。
《國語辭典》:弱植  拼音:ruò zhí
孱弱而不能有所建樹?!蹲髠鳌O骞辍罚骸钙渚踔?,公子侈,大子卑,大夫敖,政多門,以介于大國,能無亡乎?」唐。李白秋夜于安府送孟贊府兄還都序〉:「白以弱植,早飲香名?!?/div>
《漢語大詞典》:沈潛(沈潛)
亦作“ 沉漸 ”。亦作“沉潛”。亦作“沉漸”。
(1).謂地德深沉柔弱。書·洪范:“高明柔克,沉潛剛克?!?孔穎達 疏:“地之德沉深而柔弱矣,而有剛能出金石之物也。”左傳·文公五年:“《商書》曰:沉漸剛克?!?楊伯峻 注:“潛亦作‘漸’,潛、漸古音近,字得通?!?span id="ryno4hr" class="book">《隸釋·漢太尉劉寬碑》:“ 延熹 八年,地震,有詔詢畢,公以演策沉漸對當?shù)坌?,轉(zhuǎn)拜尚書?!?br />(2).指地。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臣聞沉潛既義,高明既經(jīng),日以陽德,月以陰靈。” 前蜀 韋莊 《冬日長安感志》詩:“霧雨十年同隱遁,風雷何日振沉潛?!?br />(3).指人性深沉柔弱。 明 高攀龍 《〈高子遺書〉序》:“而沉潛之士,則又隨物變化,與俗轉(zhuǎn)移。” 清 姚鼐 《〈老子章義〉序》:“天下道,一而已,賢者識大,不賢者識小,賢者之性,又有高明沉潛之分?!?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五:“八世兄高明有馀,沉潛不足,只要稍微柔克一下,前途是不可限量?!?br />(4).喻深入。
(5).指沉浸其中。謂深入探究。 唐 韓愈 《上兵部李侍郎書》:“﹝ 愈 ﹞遂得究窮於經(jīng)傳史記百家之説,沉潛乎訓義,反復乎句讀,礱磨乎事業(yè),而奮發(fā)乎文章?!?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 熹 自早歲即嘗受讀而竊疑之,沉潛反復,蓋亦有年?!?清 戴名世 《岳薦傳》:“ 薦 少為諸生,讀書於諸子百家,無不貫穿,而篤信 宋 儒,沉潛反復,一以 程 朱 為師法?!?郭沫若 《歸去來·在轟炸中來去》:“沉潛在那些研究里,在自己看來倒是一種危機。”
《漢語大詞典》:無骨(無骨)
(1).指人體中沒有骨的部位。《禮記·深衣》:“帶,下毋厭髀,上毋厭脅,當無骨者。” 鄭玄 注:“當骨,緩急難為中也。”
(2).體無骨骼。形容體態(tài)柔軟輕盈。《尸子》卷下:“ 徐偃王 有筋而無骨。”《飛燕外傳》:“豐若有肌,柔若無骨?!?唐 劉禹錫 《觀柘枝舞》詩之二:“體輕似無骨,觀者皆聳神。”
(3).以指無骨蟲。呂氏春秋·任數(shù):“不至則不知,不知則不信,無骨者不可令知冰。” 高誘 注:“若無骨之蟲,春生秋死,不知冬寒之有冰雪?!?br />(4).不要折傷骨骼。《國語·晉語九》:“夷請無筋無骨,無面?zhèn)?,無敗用,無隕懼。” 韋昭 注:“無骨,無折骨?!?br />(5).謂沒有骨氣。《藝文類聚》卷四八引 南朝 梁 張纘 《讓尚書仆射表》:“雖復吐言如傷,屈體無骨,動容竊斧,猶成多憾?!?唐 李白 《贈新平少年》詩:“ 韓信 在 淮陰 ,少年相欺凌。屈體若無骨,壯心有所憑。”
(6).指文辭沒有風格骨力。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風骨:“若瘠義肥辭,繁雜失統(tǒng),則無骨之徵也?!?br />(7).指字體柔弱無力。《法書要錄》卷一引 晉 衛(wèi)夫人 《筆陣圖》:“昔 秦丞相 斯 見 周穆王 書,七日興嘆,患其無骨?!?/div>
《國語辭典》:莊重(莊重)  拼音:zhuāng zhòng
莊嚴鄭重。《初刻拍案驚奇》卷三:「看這些人見了那個未冠的,甚是恭謹。那未冠的待他眾人甚是莊重。」
《漢語大詞典》:阿那
鮮卑 族姓氏。 北周 有 阿那瓌 ,見周書·楊寬傳。
《國語辭典》:嫩葉(嫩葉)  拼音:nèn yè
植物剛萌生而柔弱的葉子。如:「校園里的花草樹木紛紛長出了嫩葉,帶來了春天的訊息?!?/div>
《國語辭典》:水性  拼音:shuǐ xìng
1.水的特性?!逗鬂h書。卷三○上。蘇竟楊厚列傳。蘇竟》:「今年比卦部歲,坤主立冬,坎主冬至,水性滅火?!埂端问贰>砭哦:忧径罚骸赋嫉雀`謂河流轉(zhuǎn)徙,乃其常事;水性就下,固無一定。」
2.游泳、泅水的技能。《三國演義》第七四回:「倉素知水性,又在荊州住了數(shù)年,愈加慣熟;更兼力大,因此擒了龐德。」《鏡花緣》第一三回:「婢子因思:『人生同一血肉之軀,他人既能熟諳水性,將身入海,我亦人身,何以不能?』因置大缸一口,內(nèi)中貯水,日日伏在其中,習其水性。久而久之,竟能在水一日之久?!?br />3.比喻沒有主見。元。關(guān)漢卿《調(diào)風月》第三折:「老夫人隨邪水性,道我能言快語說合成,我說波娘七代先靈。」《西游記》第三○回:「你看那水性的君王,愚迷肉眼,不識妖精?!?br />4.像水一樣可以隨意方圓,無定性。比喻善變而用情不專?!端疂G傳》第八一回:「原來這李師師是個風塵妓女,水性的人?!埂毒劳ㄑ?。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自古道:『婦人水性無常?!粵r煙火之輩,少真多假。」
《漢語大詞典》:掩冉
亦作“ 掩苒 ”。
(1).披靡,偃倒。 唐 柳宗元 《袁家渴記》:“每風自四山而下,振動大木,掩苒眾草,紛紅駭緑,蓊葧香氣。” 宋 蘇軾 《和飲酒》之三:“身如受風竹,掩冉眾葉驚。俯仰各有態(tài),得酒詩自成?!?br />(2).搖曳貌。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小秦淮錄》:“池荷掩冉於左右,隴菊迤邐於東西?!?br />(3).柔弱貌。 宋 蘇轍 《寓居》詩之四:“弱榴生掩冉,插竹強支叉。旋疊封根石,能開著子花?!?宋 陸游 《感懷》:“阡眠香草茂,掩苒煙柳弱?!?br />(4).輕盈柔美貌;柔和貌。 宋 洪邁 《夷堅丁志·臨卭李生》:“女從水面掩冉而返?!?宋 辛棄疾 《喜遷鶯》詞:“掩冉如羞,參差似妒,擁出芙渠花發(fā)?!?br />(5).縈繞貌。 宋 王質(zhì) 《游東林山水記》:“一色荷花,風自兩岸來,紅披緑偃,搖蕩葳蕤,香氣勃郁,沖懷罥袖,掩苒不脫。” 明 高啟 《焚香》詩:“乍飄猶掩冉,將斷更氤氳?!?/div>
《國語辭典》:孱弱  拼音:chán ruò
瘦弱、虛弱。宋。文天祥〈正氣歌。序〉:「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間,于茲二年矣,幸而無恙?!埂度龂萘x》第八五回:「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也作「孱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