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較讎(較讎)
??薄?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三:“﹝ 李公起 ﹞免喪,始盡取先世藏書,縱讀之,手自較讎,雖凌寒溽暑,弗倦也?!?/div>
分類:???/a>
《國語辭典》:鉛槧(鉛槧)  拼音:qiān qiàn
鉛,鉛筆。槧,木牘。鉛槧皆為古人紀錄文字的工具。唐。杜牧 長安雜題詩六首之二:「自笑苦無樓護智,可憐鉛槧竟何功?!骨?。王鵬運摸魚子。莽風塵雅寥落〉詞:「十年鉛槧殷勤抱,弦外獨尋琴趣?!?/div>
《國語辭典》:校理  拼音:jiào lǐ
1.校訂整理。《文選。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孝成皇帝憫學,殘文缺,稍離其真,乃陳發(fā)秘藏,校理舊文?!固?。岑參送魏升卿擢第歸東都因懷魏校書陸渾喬潭〉詩:「魏侯校理復何如,前日人來不得書?!?br />2.職官名。專掌校勘整理宮廷藏書。唐代時隸屬于集賢殿、弘文館,宋沿襲之。清代文淵閣亦有此官。
《漢語大詞典》:掃葉(掃葉)
喻校勘書籍。 傅增湘 《藏園群書題記·校〈北夢瑣言〉跋》:“余始得 萬歷 本,重其版刊為諸家目録所未載,恒深自珍祕,而孰知其有竄亂卷第之弊?繼見 盧 刊依 葉 校訂正,文字視 商 本為善,正嘉其掃葉之功,而孰知其有妄補標題之弊?”按,前人有“校書如塵埃風葉,隨掃隨有”之語。見四部叢刊本戰(zhàn)國策校注序附言。
《國語辭典》:校書郎(校書郎)  拼音:jiào shū láng
職官名。專司典校書籍的官員。東漢時已有此官名,唐代時為文人起家的美官,由此進身,往往可達清高顯要的地位。
《漢語大詞典》:校文
??蔽恼?。 漢 張衡 《西京賦》:“次有 天祿 、 石渠 ,校文之處?!?唐 駱賓王 《帝京篇》:“校文 天祿閣 ,習戰(zhàn) 昆明水 ?!?明 陳元素 《贈錦衣衛(wèi)經(jīng)歷白超宗》詩:“衣歸質庫仍留客,印閣閒牀且校文?!?/div>
《國語辭典》:讎校(讎校)  拼音:chóu jiào
校對文字。《文選。左思。魏都賦》:「讎校篆籀,篇章畢覿?!鼓铣?。劉協(xié)《文心雕龍。諸子》:「逮漢成留思,子政讎校?!?/div>
《國語辭典》:參校(參校)  拼音:cān jiào
參考其他資料以???、訂正。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音辭》:「共以帝王都邑,參校方俗,考覈古今,為之折衷?!埂端问?。卷一五八。選舉志四》:「削去重覆,補其關漏,參校詳議。」
《漢語大詞典》:典校
(1).謂主持??睍?。 漢 班固 《答賓戲》:“ 永平 中為郎,典校秘書,專篤志於儒學,以著述為業(yè)?!?清 方苞 《文王十三生伯邑考辨》:“經(jīng)傳諸子,皆 周 人之書,遭 秦 火而始出於 漢 ,故使 歆 典校,卒 向 之業(yè)?!?br />(2).指校書之官。 唐 劉知幾 史通·史官建置:“案蜀志稱 王崇 補 東觀 , 許蓋 掌禮儀,又 郤正 為秘書郎,廣求 益部 書籍。斯則典校無闕,屬辭有所矣?!?/div>
《國語辭典》:鉛丹(鉛丹)  拼音:qiān dān
四氧化三鉛。顏色鮮紅,可做成染料。為中藥敷貼膏藥的原料,有殺菌作用。含鉛丹的制劑不宜長期使用,以防鉛中毒。
《漢語大詞典》:反故
謂將舊紙翻轉使用。故,故紙,舊紙。南齊書·高逸傳·沈驎士:“ 驎士 年過八十,耳目猶聰明,手以反故抄寫,火下細書,復成二三千卷?!敝腥A書局編輯部??庇洠骸敖癜唇?敦煌 發(fā)現(xiàn)之 北朝 及 唐代 寫經(jīng),往往利用舊官文書及戶籍冊之反面以書佛經(jīng),即所謂‘反故’也。”
小雞。孟子·告子下》:“有人於此,力不能勝一匹雛,則為無力人矣。” 趙岐 注:“人言我力不能勝一小雛,則謂之無力人?!?阮元 ??庇浺?孫奭 孟子音義:“匹, 丁 ( 丁公著 )作疋……音節(jié)蓋與疋字相似,后人傳寫誤耳?!?梁啟超 《知恥學會敘》:“兵惟無恥,故老弱羸病,茍且充額,力不能勝匹雛耳?!币徽f,幼鴨。 宋 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匹’字本作‘鴄’,鴨也。從省作匹。禮記説‘匹’為鶩是也?!庇?span id="jq9wy9g" class="book">《答汪尚書》:“是猶先察秋毫,而后睹山岳;先舉萬石,而后勝匹雛?!币徽f,一只雞?!ァ癁榱吭~。見 楊伯峻 《孟子譯注》。
《漢語大詞典》:讎正(讎正)
亦作“讐正”。
(1).校正。新唐書·儒學傳序:“帝又讎正五經(jīng)繆缺,頒天下示學者,與諸儒稡章句為義疏,俾久其傳?!?清 章學誠 校讎通義·校讎條理:“夫博求諸本乃得讐正一書,則副本固將廣儲以待質也。” 梁啟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七章第三節(jié):“ 乾 嘉 以還,學者多讎正 先秦 古籍,漸可得讀?!?br />(2). 唐 代官名。掌??睍?宋 洪邁 容齋五筆·詳正學士:“ 唐太宗 時,命秘書監(jiān) 魏徵 寫四部羣書,將藏內府,置讎正二十員。后又詔 虞世南 、 顏師古 踵領之,功不就。 顯慶 中罷讎正官,使散官隨番刊正?!?/div>
《漢語大詞典》:揚都(揚都)
(1). 南北朝 時稱 建康 為 揚都 。北齊書·文苑傳·顏之推:“在 揚都 值 侯景 殺 簡文 而篡位,於 江陵 逢 孝元 覆滅,至此而三為亡國之人?!敝腥A書局版??庇洠骸鞍串敃r習稱 建康 為 揚都 。”
(2).指 揚州 。 唐 李白 《永王東巡歌》之七:“王出三江按五湖,樓船跨海次 揚都 。” 宋 徐鉉 稽神錄·朱拯:“偽 吳 玉山 主簿 朱拯 赴選至 揚都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