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入學(入學)  拼音:rù xué
開始進入某個學校學習,成為該校的學生。如:「入學考試」?!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一:「王生雖是業(yè)儒,尚不曾入學,只在家中誦習,也有時出外結友論文?!埂都t樓夢》第四回:「珠雖大亡,幸存一子,取名賈蘭,今方五歲,已入學攻書?!?/div>
《漢語大詞典》:朱點(硃點)
用朱筆圈點。亦指用朱筆作的圈點。 清 黃六鴻 《?;萑珪どW任·定買辦》:“託親信老成人經(jīng)管,將明日需用菜蔬,先日晚開寫簿上,送本官驗明硃點,發(fā)買辦照簿買進?!?/div>
分類:朱筆圈點
《漢語大詞典》:襲常(襲常)
(1).因順常道。老子:“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張松如 校讀:“ 馬敘倫 曰:‘襲習古通。周禮·胥師注曰:“故書襲為習”,是其例證。’此言因順常道也?!币徽f為熟習常道。襲,通“ 習 ”。見 河上公 注。一本作“ 習常 ”。
(2).沿襲常規(guī)。 清 陳田 《明詩紀事丁籤·李夢陽》:“后生不務實,即詩到 李 杜 ,亦酒徒耳。而柄文者承弊襲常,方工雕浮靡麗之詞,取媚時眼。” 章炳麟 《與人論文書》:“世有辭言襲常,而不善故訓,不綦文理,不致隆高者?!?/div>
《國語辭典》:念書(念書)  拼音:niàn shū
誦念書籍?!都t樓夢》第二四回:「你那奶媽子死絕了,也不收拾收拾你,弄得黑眉烏嘴,那里像大家子念書的孩子!」也作「念書」。
《國語辭典》:念書(唸書)  拼音:niàn shū
誦念書籍。泛指讀書。如:「他把念書當作娛樂?!挂沧鳌改顣埂?/div>
《漢語大詞典》:黌塾(黌塾)
學校。 沈惟賢 《〈萬國演義〉序》:“即黌塾之師,用以發(fā)明事理,啟牖來學,亦於是乎汲汲焉?!币隇樵谛Wx書、學習。 梁啟超 《譯印政治小說序》:“彼夫綴學之子,黌塾之暇,其手《紅樓》而口《水滸》,終不可禁。”
《漢語大詞典》:住讀(住讀)
指學生住校讀書。與走讀相對。《人民日報》1981.1.1:“學生走讀和住讀并舉,以走讀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