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2
詞典
4
分類詞匯
8
分類詞匯
一樁
疑奏
看語
肉案
補詞
讞語
綁案
蠱獄
《漢語大詞典》:
一樁(一樁)
猶一件。多指事情或案子。 元
無名氏
《爭報恩》
第四折:“今日忠義堂上,分付這一樁公事去來?!?清
洪升
《長生殿·疑讖》
:“要思量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兒,干一樁定國安邦的事業(yè)?!?許地山
《在費總理底客廳里》
:“大哥,咱們還有一樁案未了?!?/div>
分類:
一樁
案子
《漢語大詞典》:
疑奏
(1).呈報疑難案件的奏章。
《
漢書·兒寬傳
》
:“還至府,上畜簿,會廷尉時有疑奏,已再見卻矣,掾史莫知所為。”
(2).謂把未經(jīng)判決的疑難案子上奏請示。
《
魏書·刑罰志
》
:“於是事無大小,皆令據(jù)律正名,不得疑奏?!?/div>
分類:
呈報
疑難
案件
判決
奏章
案子
上奏
奏請
請示
《漢語大詞典》:
看語(看語)
審斷案子的文辭。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釋看語》
:“看語即審單也,亦曰讞語。其法或先斷一語而后序事,或先序事而后斷,必須前后照應(yīng)……大約據(jù)招供以序事,依律例以斷罪,辯論精詳,使無駁竇,能事畢矣?!?/div>
分類:
審斷
斷案
案子
文辭
《漢語大詞典》:
肉案
賣肉的案子。亦指肉攤或肉店。 宋
孟元老
《
東京夢華錄·肉行
》
:“坊巷橋市,皆有肉案,列三五人操刀,生熟肉從便索喚。”
《水滸傳》
第三回:“且説 鄭屠 開著兩間門面,兩副肉案,懸掛著三五片豬肉?!?span id="clx2hjv" class="book">《
儒林外史
》第三回:“ 范老爺 怕的,莫過於肉案子上的 胡老爹 ?!?沈從文
《從文自傳·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
:“我還得經(jīng)過一些屠戶肉案桌,可看到那些新鮮豬肉砍碎時尚在跳動不止。”
分類:
案子
《國語辭典》:
補詞(補詞)
拼音:
bǔ cí
1.古代官衙里告狀人未具訴狀,案子既已接受,應(yīng)補狀詞,以為審問依據(jù)?!?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二四回:「正值向知縣出門,就喊了冤。知縣叫補詞來,當(dāng)下補了詞,出差拘齊了人,掛牌,第三日午堂聽審?!?br />2.在敘事句中,除主要的文法成分外,其馀與述詞有關(guān)的人、物、時、地等,用來達成補充作用的詞,皆稱為「補詞」,有受事、關(guān)切、交與、憑藉、處所、時間、原因、目的多種補詞。也稱為「補語」。
3.補足主述語意思的詞。如「好得很」?!负堋辜礊椤负谩沟难a詞。也稱為「補語」。
分類:
補足
敘事句
官衙
衙里
語意
意思
告狀
訴狀
文法
分外
案子
既已
接受
《漢語大詞典》:
讞語(讞語)
審斷案子的文辭。 清 黃六鴻
《?;萑珪ば堂め尶凑Z》
:“看語即審單也,亦曰讞語?!?/div>
分類:
審斷
斷案
案子
文辭
《國語辭典》:
綁案(綁案)
拼音:
bǎng àn
綁架的案子。如:「這件綁案經(jīng)過警方數(shù)月偵查,終于將歹徒繩之以法?!?/div>
分類:
綁架
案子
《漢語大詞典》:
蠱獄(蠱獄)
因蠱咒而造成的案子。
《
史記·酷吏列傳
》
:“﹝ 張湯 ﹞治 陳皇后 蠱獄,深竟黨與,於是上以為能,稍遷至太中大夫?!?/div>
分類:
造成
案子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