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438—1514
【介紹】:
明浙江馀姚人,字廷璽。成化十七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歷官國子監(jiān)祭酒,終南京吏部尚書。正德初劉瑾當(dāng)權(quán),勒令致仕。嘉靖時追謚文僖。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廷璽,馀姚人。成化辛丑賜進士第二,累官南吏部尚書贈太子少保謚文僖
維基黃珣(1438年—1514年),字廷璽,號碧山,又號梅川,浙江紹興府余姚縣(今余姚市)人,明朝大臣。成化七年(1471年),黃珣高中辛卯科解元,成化十七年(1481年)登辛丑科一甲第二名進士(榜眼),授翰林院編修,狀元為馀姚同鄉(xiāng)王華。歷升侍講、右春坊諭德、南國子監(jiān)司業(yè),升祭酒。不久因母喪去職,孝宗念及經(jīng)筵舊臣,特遣人營葬祭。黃珣丁憂結(jié)束后,出任北國子監(jiān)祭酒。弘治十八年,升南京吏部右侍郎。正德二年(1507年),晉南京吏部尚書。正德年間,權(quán)珰劉瑾專權(quán),勞民傷財,黃珣與林瀚上奏時政十二事,得罪劉瑾,結(jié)果黃珣被勒令致仕。劉瑾想到謝遷與黃珣同鄉(xiāng),對馀姚人恨之入骨,將燕京的馀姚籍官員全部調(diào)到外地,一個也不留。正德九年(1514年)八月,黃珣卒于家,朝廷賜祭葬,贈太子少保。 嘉靖初追謚文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福建建安人,字元芳。成化十一年進士。自處甚高,自守甚嚴,自信甚確。歷官戶部郎中,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參政。
人物簡介
維基祁司員(1450年8月11日—1507年6月18日),字宗規(guī),號梅川,浙江紹興府山陰縣人。成化十三年(1477年)丁酉科浙江鄉(xiāng)試舉人,十四年(1478年)聯(lián)捷戊戌科進士,歷任直隸順德府唐山縣知縣、廣西道監(jiān)察御史、徽州府知府,丁母憂去職,官至池州府知府。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450—1526
【介紹】:
明廣西全州人,字誠之,號梅軒。成化二十三年進士。授南海知縣,擢南京御史。嘉靖時,官至南京戶部尚書。以廉明清介為時人所重。
維基蔣昪(1450年—1526年),字誠之,號梅軒,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桂林府全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全州縣)人,民籍。成化丁未進士,正德年間官至南京戶部尚書。成化七年(1471年)廣西鄉(xiāng)試第三十名舉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與其弟蔣冕同登丁未科進士,會試第二百四十六名,三甲第一百三十四名。弘治二年(1489年)授廣東南??h知縣。弘治十一年(1498年)升南京監(jiān)察御史。弘治十七年(1504年)擔(dān)任汝寧府知府。正德三年(1508年)改湖廣按察司副使,率部平定當(dāng)?shù)孛褡?。正德五年?510年)升浙江按察使。正德七年(1512年)改浙江布政使司右布政使。次年,改四川左布政使。正德九年(1514年)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汀漳等處地方。正德十年(1515年)升南京戶部左侍郎。正德十六年(1521年)升南京戶部尚書。卒贈太子少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河南夏邑人。梅殷玄孫。成化十七年進士。有《損齋備忘錄》。
維基梅純,山西夏邑縣人。寧國公主和駙馬梅殷的玄孫。成化十七年(1481年)中進士,任懷遠縣知縣,因為惹惱上司后棄官歸鄉(xiāng)。后襲武階,任中都副留守。
人物簡介
簡介朝鮮昌寧人,字大虛,號梅溪。繼門子,畢齋妻侄。宏材博識,文章偉麗。官戶參。燕山朝被禍。
人物簡介
皇明名僧輯略請益
僧問云門。不起一念還有過也無。門云須彌山。幸遇此僧。當(dāng)機不薦。蹉過云門。直至于今攔街塞巷無存放處。此僧若也下得一語。道某甲這里安放不得。且請和尚掇過一邊。非唯自己千古之下作個自在快活閒人。抑且拶得云門忙手忙腳。撒了收不得。收了撒不得。豈不丈夫。然雖幻寄與么。也是勞神不少。且道還有安放處也無。自代云。看取云門道底。古潭清典座等。各為曠大劫來一段真光。埋沒于業(yè)識茫茫。念起念滅。黑闇深坑。欲求提挈。且此事如人淩萬仞懸崖。須要親能撒手始得。又不見道。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噴鼻香。其或不然。又勞幻寄將冰清玉潤白藕池中。拖泥帶水。栽個業(yè)種子去也。履今向去。但只時中一貧如洗。赤灑灑看個父母未生以前邢個是我本來面目。吽。及盡今時一念。從始至終。務(wù)要歷然討個分曉。不可向輕安省力處純熟現(xiàn)前以當(dāng)消遣時光。決定向這父母未生已前邢個是我本來面目話頭上。不管得力不得力?;枭⒉换枭?。密密提撕去??此汕轭D發(fā)。如烈??光中忽擲莖茅片雪。欲覓來去之蹤了不可得。正當(dāng)恁么時。設(shè)起一念覺照之心亦復(fù)如是。那時摸著娘生鼻孔。始信云門道不起一念須彌山??钠铺摽漳X蓋。筑折混沌眉毛。爭怪得幻寄道某甲這里無安放處。珍重勉之。
拈古
溈山靈祐禪師侍立百丈次。丈問誰。師云某甲。丈云。汝撥爐中有火否。師撥之曰無火。丈躬起深撥。得少火。舉以示之曰。汝道無。這個聻。師由是發(fā)悟禮謝。陳其所解。
師拈云。家貧家富。父子方知?;浠ㄩ_。春風(fēng)不顧。應(yīng)時應(yīng)節(jié)則是。未免傍觀者哂。呵呵。老不歇心。少不努力。
行實
師自謂吾生幻寄浙省仁和。桂姓。父諱徵。母徐氏。兄弟三人。吾最后。以景泰丙子年生。毀齒喪父?;级伙L(fēng)。雙目短視羞明。抱疾弗瘳。夢中感金神教使出家。母兄不允。姑隨善友逐邪師茍延歲月。至年十五。雖克勤晝夜體究孜孜。唯益邪解。成化癸巳間。聞四川休休翁寓郡城仙林寺。以禮參請。一見契合。始得出家。受持無字公案。十七剃染。隨侍黃梅。心切太過滯沈寂之境。座元勉以看教。因閱楞嚴。于一毛端現(xiàn)寶王剎有疑。成化乙巳。寓常州江陰乾明寺。忽睹萬佛國金碧崢嶸于眉宇間。會得毛端現(xiàn)剎之句。始知幻寄兩間。如夢如旅。又明年。因詠黃鸝。忽逢作者云。此句法未得意在言外之趣。由此茅塞泮然。信口道云。多情自信惜春光。飛入園林錦繡鄉(xiāng)。記得小窗驚我夢。滿庭紅杏帶斜陽。遂和永明山居律詩。弘治戊申除夕。忽聞鐘聲。數(shù)年行履處于此活脫。信口道。圓響心非聞。大千同一照。抹過上頭關(guān)。更不存玄妙。乙卯。休休翁應(yīng)湖南凈寺請。予復(fù)依附。日逐詢究。乃蒙印可。夫幻即寄之蹤。寄乃幻之跡。幻起寄亡。全寄是幻。幻逐寄生。全幻是寄。翳目生華。山河大地。華翳不生。空真實際。幻之寄之。誠哉兒戲。
補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雪庭某公。自號梅雪隱人。杭仁和人。父桂姓。徵名。母徐氏。昆仲三人。師最少。以景泰丙子生。毀齒喪父?;级伙L(fēng)。雙目短視羞明。抱疾弗瘳。夢中。感金神教使出家。母兄不允。年十五。雖慕道求師。不得正眼。成化癸巳。聞四川休休翁。寓郡城仙靈寺。往叩之。一見契合。始落發(fā)。受無字公案。日夜研究。猶滯沉寂之境。座元勉以看教。因閱楞嚴。至一毛端上現(xiàn)寶王剎。有疑。乙巳寓江陰乾明寺。忽睹萬佛閣。金碧崢嶸于眉宇間。偶會得毛端現(xiàn)剎之句。始知幻寄兩間如夢如旅。又明年。因詠黃鸝。有作者云。此句法未得。意在言外之趣。繇此。茅塞泮然。沖口道云。多情自信惜春光。飛入園林錦繡鄉(xiāng)。記得小窗驚我夢。滿庭紅杏帶斜陽。后因除夕聞鐘。大悟曰。圓響心非聞。大千同一炤。抹過上頭關(guān)。更不存玄妙。乙卯。休休翁。應(yīng)湖南凈慈請。師復(fù)依附。日逐尋究。乃蒙印可。所著有請益警進。拈古頌古。擬寒山。和永明詩偈等。凡二十卷。號幻寄集。夫幻即寄之跡。寄乃幻之跡?;闷鸺耐?。全寄是幻?;弥鸺纳H檬羌?。翳目生華。山河大地。華翳不生??照鎸嶋H?;弥闹?。誠哉兒戲。師自語也。
續(xù)武林西湖高僧事略師號雪庭。一號梅雪隱人。籍貫浙省杭州府仁和。父姓桂。名徵。母徐氏。昆仲三人。師最少。以景泰丙子生。毀齒喪父。患痘風(fēng)。因得目疾。數(shù)求出家。十五尋師。唯益邪解。成化癸巳。參休休翁于郡城仙林寺。一見契合。受無字公案。十七祝發(fā)。日夜研究。滯沈寂之境。座元某勉使看教。因閱楞嚴至一毫端上現(xiàn)寶王剎有疑。后在江陰乾明寺。忽睹萬佛閣金碧崢嶸于眉宇間。偶會得毛端現(xiàn)剎之句。弘治改元除夕。聞鐘聲。數(shù)年行履忽爾活脫。信口偈云。圓響心非聞。大千同一照。抹過上頭關(guān)。更不存玄妙。乙卯。又隨休休翁于凈慈寺。乃蒙印可。所著有請益警進拈古頌古擬寒山和永明詩偈等。凡二十卷。號幻寄集行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江西貴溪人,字象峰。弘治九年進士。知臨清州。中貴有脅取民貨者,鼎立簿籍勾考之,患遂止。嘗議革守備都司,兵民稱便。卒官。
維基夏鼎,字汝梅,府軍左衛(wèi)軍籍,江西貴溪縣人,弘治丙辰進士,官臨清州知州。首輔夏言之父。成化十六年(1480年)順天府鄉(xiāng)試第六十七名舉人,弘治九年(1496年)丙辰科三甲第一百名進士。初授浙江嚴州府推官,曾任臨清(今山東臨清縣)知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文光。弘治九年進士。授戶科給事中。以論劾程敏政,調(diào)官太仆。出為韶州知府,政多惠民。官至福建左布政使。
維基華昶(1459年—1521年),字文光,別號梅心,更號雙梧居士,直隸常州府無錫縣人。弘治五年(1492年)壬子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六名。弘治九年(1496年)丙辰科二甲第五十四名進士。改庶吉士,十一年(1498年)授官戶科給事中,不到半年,上疏七次。十二年(1499年)二月己未禮部會試后,彈劾考官程敏政私漏題目于貢士徐經(jīng)、唐寅,遂同下錦衣衛(wèi)詔獄,程敏政致仕,華昶謫南京太仆寺主簿。三載遷南京太仆寺丞,又三載,正德初任廣東韶州府知府,累遷四川左參政,正德十三年(1518年)正月官至福建左布政使。十六年(1521年)卒,年六十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459—1516
【介紹】:
明福建莆田人,字時周,號梅峰。十八歲作《省克錄》,謂顏淵克己與曾參日省,乃為學(xué)之法。弘治八年進士。奉使廣東,受業(yè)陳獻章之門,聞主靜之學(xué),乃作《靜思錄》。尋授吉安府推官。入為監(jiān)察御史,袍服樸陋,騎一疲馬。以母老終養(yǎng)。又有《孝廉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462—1538
【介紹】:
明湖廣巴陵人,字天和,號梅田。弘治三年進士。授寶豐知縣,累官都御史,居官有清望。副使胡世寧發(fā)朱宸濠謀不軌,命偕駙馬都尉崔元往勘處。未至,宸濠已反,因會師紀功。嘉靖中為刑部尚書,妖人李福達獄起,郭勛等合謀為蜚語惑上,頤壽受詔鞫問,忤旨下獄,尋革職閑住卒。隆慶初復(fù)官。
維基顏頤壽(1462年—1538年),字天和,號梅田,湖廣岳州府巴陵縣人,軍籍,弘治庚戌進士,嘉靖間官至刑部尚書。成化十九年(1483年)癸卯科湖廣鄉(xiāng)試第七十七名舉人。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進士。初授河南寶豐縣知縣。調(diào)治淇縣。擢貴州道監(jiān)察御史。正德改元,奉旨出按廣西。升光祿寺少卿。不久,升大理寺少卿,再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嘉靖四年(1525年)補左都御史。改刑部尚書,因李福達獄,忤旨下獄,不久革職。隆慶初年平反,追贈太子太保,賜祭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466—1530
【介紹】:
明山西夏縣人,字世用,號梅軒。弘治九年進士。由行人選工科給事中,歷刑科都給事中。以忤時宰意,出為淮安府推官,仕終鄖陽知府。有《梅軒集》。
維基馬骙(1466年—1530年),字世用,山西平陽府解州夏縣人,民籍。山西鄉(xiāng)試第四十七名舉人。弘治九年(1496年)中式丙辰科會試第七十名,三甲第一百一十六名進士。授行人推工科給事中,升刑科都給事中。正德三年,擔(dān)任廷試監(jiān)考官,大臣焦芳欲子焦黃中為殿魁,但馬骙推取呂楠狀元之第。因同編修顧清等得罪于芳,馬骙又忤逆劉瑾黨羽。正德四年,外調(diào)淮安府推官。在淮安多有功勞,被舉薦轉(zhuǎn)松江府同知,升饒州府知府,改鄖陽府知府。正德十二年(1517年)考察,以「不謹」去職。著有《梅軒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468—1541
【介紹】:
明湖廣平江人,字文顯。弘治十二年進士。武宗時為御史,上章劾劉瑾等,引趙高、仇士良為戒,被杖斥。后起廣西按察司僉事,遷江西,捕治寧王所招亡命多人。后為云南左參政,撫木邦、孟密有功。官終云南左布政使。
維基黃昭道(1467年—1541年),字文顯,號梅巖,湖廣平江縣(今屬湖南?。┪槭墟?zhèn)人。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科同進士第155名(倫文敘榜)。弘治十四年(1501年)授山東長山縣(今鄒平縣境)知縣,在任四年,勤其職,有政聲,甚得民心。升遷御史離任之日,父老遮道留。正德二年(1507年),擔(dān)任南京陜西道監(jiān)察御史,因疏劾劉瑾,廷杖三十,下獄除名,遂成跛疾。正德五年(1510年),劉瑾被誅殺后,起用為江西僉事。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朱宸濠(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quán)五世孫)蓄養(yǎng)、招納亡命之徒,殺逐地方文武官員和無辜百姓,劫掠商賈,窩藏盜賊,起兵叛亂。昭道聞變,配合各地軍兵,擒獲數(shù)百人,悉按法律治罪。后遷山東巡海副使,設(shè)計剿滅海寇殆盡。嘉靖元年(1522年),遷云南左參政。是時木邦、孟密、緬甸仇殺多年,昭道率數(shù)騎前往,恩威并舉,區(qū)劃得宜,酋長詟服。后官至右布政使,終左布政使。嘉靖六年(1527年),以病告老還鄉(xiāng)。生平胸度坦夷,操守清介。家居十四年,杜門謝客。年七十四卒于原籍,葬于縣西湖源山下石坑村與橋墩村之間,地名張古塘。祀鄉(xiāng)賢祠。著作有《逆鱗稿》、《梅巖集》。
人物簡介
維基尹梅(15世紀—16世紀),直隸真定府靈壽縣人。尹梅登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科進士。初授中書舍人,正德四年(1509年)六月授吏科給事中,七月升工科都給事中,六年三月升應(yīng)天府府丞,九年正月南京科道彈劾其貪污不稱職,被罷免。弟尹元,正德辛未進士。
人物簡介
維基梅珂,字邦振,直隸太平府蕪湖縣人,民籍。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九十五名舉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聯(lián)捷壬戌科三甲第五十五名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