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維基
梅守相,字臺甫,別號春寰,南直隸寧國府宣城縣人。隆慶四年(1570年)庚午科舉人,萬歷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進士,初除魏縣縣令,魏縣故稱難治,梅守相撫循之,充然有馀。父梅繼善卒官舍,踴擗扶櫬歸,雙足腫裂,哀感行路。起補南昌縣令,擢工部都水司主事,榷夏鎮(zhèn),陳泇河利運狀,疏上方略。遷郎中,董其役,身歷涂潦,冒艱險,閱九載績成,擢山東布政司參議,兵備東昌,尋升副使,奉敕提督七省漕儲。三十七年(1609年)論劾閑住。崇禎元年(1628年)十月,起為廣西參政,升按察使,致仕歸。
梅友月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梅友月(1570年4月8日—?),字望舒,貴州黎平人,同進士出身。梅友月早年出身貴州黎平府學(xué)生,以萬歷十九年(1591年)以《書經(jīng)》中舉人第七十一名,二十九年(1601年)會試中式第二百九十六名,聯(lián)捷三甲十六名進士,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進士,三甲,由重慶府推官升吏部稽勛司主事升員外郎,轉(zhuǎn)郎中,至通政司副使。
韓期維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韓期維,字光宋,號梅野,陜西西安府鄠縣(今戶縣)人。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陜西鄉(xiāng)試舉人,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辰科進士,都察院觀政。授河南新鄭縣知縣,甫三月,卒于公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錢塘人,字藥師。崇禎七年進士。官吏部郎中。有《綺語障》。
簡介
字梅里,又字藥師,又字若子,浙江海寧人。生于明萬歷二年(一五七四)。崇禎七年(一六三四)進士。授行人。選授吏部主事,晉吏部郎中,累遷尚寶司丞。入清不仕,以吟詠自娛。康熙初,無錫安璿,序刻其集,言已年近九十。有《綺語障》。
詞學(xué)圖錄
吳本泰(1573一?) 字美子,號藥師,亦號梅里居士、雨庵道人。海寧人,寄籍錢塘。崇禎七年(1634年)中進士,年已六十一歲。吳本素深于經(jīng)術(shù),崇禎帝召對后,以其有大用,任命他為吏部郎中,后又升任尚寶司丞。明亡后隱居不仕。有《續(xù)論語頌》、《綺語障》、《西溪梵隱志》四卷。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美子,一字藥師,仁和人。崇禎甲戌進士,除行人選授吏部主事改南禮部歷郎中有海粟堂集秋舫箋北游西征東瞻南還岳游諸草
維基
吳本泰(1573年—?),字美子,號梅里,又號藥師,晚號雨庵,浙江海寧縣籍仁和縣人。崇禎六年(1633年)癸酉科順天鄉(xiāng)試六十名舉人,崇禎七年(1634年)聯(lián)捷甲戌科進士,九年任順天府鄉(xiāng)試同考官,十年授行人司行人,升吏部主事,改南京禮部員外郎,升吏部郎中。明亡后,隱居不出。順治四年(1647年)隱居西溪,著有《西溪梵隱志》四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75—1641 【介紹】: 明黃州府麻城人,字彬父,號長公、信天居士。梅國禎侄。能騎射。萬歷三十二年進士。由庶吉士遷吏科給事中。崇禎初官至右僉都御史巡撫甘肅,有靖邊功。清兵入關(guān),奉詔入衛(wèi)。至京后期,溫體仁以舊怨令落職候勘。后得復(fù)官,但終不召。
維基
梅之煥(1575年—1641年),字彬甫,又字松文,號長公,別號信天居士。湖廣黃州府麻城縣人。萬歷甲辰進士,崇禎初官至甘肅巡撫。梅之煥為侍郎梅國楨的從子。十四歲為諸生。好讀書,善騎射,能詩能文。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成進士,選為庶吉士。后任吏科給事中,曾參劾東廠太監(jiān)李浚欺民,又批沈一貫結(jié)黨。出為廣東副使,擒誅豪民沉殺烈女者,民嘆服其神。又扼守海道,降服??茉M。改視山東學(xué)政。天啟元年(1621年)以通政參議召遷太常寺少卿,擢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丁內(nèi)、外艱,家居。崇禎帝即位,起故官,巡撫甘肅。退休后仍能主持正義,“勢豪雖側(cè)目視公,亦不能不為絀服也?!?,抗擊流寇,“每年賊凡數(shù)至,終不敢近城堡,每次活人以萬計。”晚年值清兵入塞,營建蘄黃四十八寨以抗。崇禎十四年(1641年)八月十二日,病逝。《明史》有傳。2014年9月,梅之煥的雕像在麻城市鼓樓街七里崗小學(xué)落成揭幕。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江西宜春人,字占梅。萬歷三十七年舉人。授江山知縣,歷官刑部員外郎,出為寶慶知府。以忤岷藩歸。
章自炳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章自炳(1580年—1643年),字美含,號岵梅,浙江金華府蘭溪縣人。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浙江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五年(1625年)乙丑科進士,授行人,崇禎三年改任兵部主事,升任福建屯田參議,請復(fù)鹽屯及清理鹽弊,晉升按察副使。當(dāng)時正值兵災(zāi),百業(yè)俱廢,自炳與民休息,廖監(jiān)聚眾為亂,人情洶洶,章自炳曉諭其眾,立即解散。章自炳分首從定罪,全境賴以安定。晉升江西左參政,禁止貪污和請托,整飭保甲,興辦學(xué)堂,免除雜稅,禁絕奸商,修練儲備以戒備。未幾,廣東瑤族地區(qū)發(fā)生叛亂,監(jiān)軍兩廣,平定了叛亂。在南方染上了病,又值龍南妖人煽動叛亂,自炳深入搗其巢穴,擒獲了賊首,最后病情惡化,嘔血數(shù)升而卒。
王庭梅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簡介

維基
王庭梅(16世紀(jì)—17世紀(jì)),字元調(diào),號為溪,直隸松江府華亭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王庭梅在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中舉人,四十一年(1613年)成進士,獲授刑部河南司主事,遷官員外郎。之后歷任饒州、廣信知府,升為井陘道副使,升任江西湖西道參政以及浙江杭嚴(yán)道按察使、溫處道右布政使,改福建左布政使,入朝擔(dān)任順天府府尹。弘光帝繼位,轉(zhuǎn)王庭梅為應(yīng)天府府尹,任內(nèi)清廉正直,但因事被革職;南京失陷,他和弟弟王廷柏隱居到去世。
葉震生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葉震生,號梅塢,山西平陽府聞喜縣人。震生中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山西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進士,資稟聰潁,氣貌魁杰,性剛正不茍,以會魁授兵部主事,從總督王象乾贊畫九邊,多謀略,有邊功,天啟三年(1623年),升密云兵備副使,忤珰歸里。后起補洮岷道,轉(zhuǎn)靖邊,政聲籍甚,卒于官,祀鄉(xiāng)賢。

人物簡介

維基
和于朝(1585年—?),字用梅,號際明,陜西西安府蒲城縣軍籍。初小試不利,廿七始入黌,廿八登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陜西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一年(1613年)聯(lián)捷癸丑科進士,授陳留縣知縣,以忤藩府,改應(yīng)天府教授,升國子監(jiān)助教,歷戶部郎中,督餉密云,緣事坐累十余年,辨復(fù)歸。

人物簡介

維基
杜喬林,字君遷,號梅梁,直隸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市松江區(qū))人,萬歷丙辰進士,官至浙江右布政使。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進士,除刑部主事,出任浙江湖州府知府,平定太湖大盜,奏功當(dāng)升職,當(dāng)?shù)厝嗣裢炝舻溃骸父钗?,奈何舍我去?」巡撫上奏朝廷,加按察使司副使,仍知府事。秩滿,遷浙江水利副使,丁父憂去職。守喪期滿,起補福建屯鹽道,轉(zhuǎn)右參政,歷遷山西按察使、浙江右布政使,分巡溫、處。到官六日,??軇⑾銇砉?,三戰(zhàn)皆捷,劉香逃遁。病歸,卒葬二里涇。

人物簡介

維基
戴相(?—1634年),號梅鼎,福建晉江縣人,同進士出身。詩一房,辛卯十二月初二日生。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福建鄉(xiāng)試第三十九名,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會試二百四名,三甲一百八十一名進士,三年授浙江永嘉縣知縣,崇禎元年考選,授山東道監(jiān)察御史。丁憂歸。四年起江西道御史,巡按廣西,六年巡按湖廣,七年卒。

人物簡介

維基
弓省矩(?—1634年),字從心,號梅峰,河南開封府鄭州軍籍。天啟四年(1624年)甲子科河南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五年(1625年)聯(lián)捷乙丑科進士,初授內(nèi)閣中書舍人,出使朝鮮,不辱使命。歷驗封司、考功司主事、文選司主事,升吏部驗封司、考功司、文選司員外郎。崇禎六年(1633年)七月,錦衣衛(wèi)密探偵察到江西彭澤縣知縣張子廉買通吏科給事中曹履泰謀求升為運同,而且抓獲了作為這次交易中間人的監(jiān)生項珍,還搜到張子廉寫給吏部郎中王三重和吏部員外郎弓省矩的請托信件。崇禎帝親自指示要認(rèn)真追查,嚴(yán)肅處理,有關(guān)人員全部被逮捕。因為案情很簡單,又沒有涉及有勢力的大官僚,案子很快就了結(jié)了,幾個官員都被革職,張子廉和曹履泰遣戍充軍,崇禎七年甲戌(1634年)弓省矩在刑部獄中自縊而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末清初江西吉水人,字梅公。天啟二年進士。官至光祿寺少卿。李自成軍入京師,元鼎從之,授太仆寺少卿。順治元年降清,擢兵部右侍郎。坐事論絞,免死,杖徒折贖,未幾卒。有《石園集》。
滄海遺珠
李元鼎(1595-?)字吉甫,號梅公。江西吉水人,天啟二年(1622)進士,官光祿少卿。入清,官至兵部左侍郎,著有《石園全集》三十卷。
晚晴簃詩匯·卷二十一
李元鼎,字吉甫,號梅公,吉水人。明天啟壬戌進士,歷官光祿少卿。入國朝,官至兵部右侍郎。有《石園全集》。
簡介
字吉甫,號梅公,江西吉水縣人。生于明萬歷二十三年(一五九五)。天啟二年(一六二二)進士,授行人,升光祿少卿。入清,擢兵部右侍郎,轉(zhuǎn)左侍郎充殿試讀卷官。順治十六年(一六五九)落職歸里。筑梅山小隱,與遠山夫人倡和其間。康熙九年(一六七○)卒于家。有《石園全集》。其詞與遠山合刻為《隨草詩馀》,單行為《文江詞》。
維基
李元鼎(1595年—1670年),字子彝,號梅公,江西吉安府吉水縣(今江西省吉水縣)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天啟二年(1622年),登壬戌科進士。崇禎年間,授行人司行人。崇禎二年(1629年),改吏部考功司主事。崇禎三年,改文選司主事,崇禎四年,改稽勛司員外郎、考功司員外郎、文選司員外郎。升光祿寺少卿。崇禎十七年(大順永昌元年,清順治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再授光祿寺少卿。李自成敗,李元鼎降清。同年,授太仆寺少卿。順治二年(1645年),升任太仆寺卿、太常寺卿。順治二年,授兵部右侍郎。順治八年(1651年),升任兵部右侍郎、殿試讀卷官、兵部左侍郎。去官回鄉(xiāng),優(yōu)游林下十馀年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95—1647 【介紹】: 明蘇州府崇明人,字季明,一字五梅。好談經(jīng)濟之學(xué)。崇禎中,由國子生為內(nèi)閣中書舍人。九年,山東運道多梗,應(yīng)詔上書陳海運之策,輯《海運書》五卷以上。戶部不敢任其事。帝即以其為戶部主事,造海舟試行。由淮安入海抵天津僅七日夜。嗣后以郎中督運七年,成效卓著。南明魯王監(jiān)國,用為兵部侍郎,督舟師窺三吳。至崇明,又前至鹿苑,遇風(fēng)船壞,為清軍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