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20,分42頁顯示  上一頁  32  33  34  35  36  38  39  40  41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梅花翅
梅花處士
梅花大鼓
梅讀
梅毒
梅都官詩
梅邊竹底
梅慚
梅村祭酒
梅村體
梅大頭
梅豆生仁
梅花迭
梅花海鶻
梅花坑
《漢語大詞典》:梅花翅
蟋蟀的一種。 明 劉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胡家村:“﹝促織﹞其號(hào)之油利撻……梅花翅,土狗形、螳螂形、飛鈴為一等?!?/div>
分類:蟋蟀
《漢語大詞典》:梅花處士(梅花處士)
指 宋 林逋 。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四五:“牡丹絶色三春暖,豈是 梅花處士 妻?”參見“ 梅妻鶴子 ”。
分類:林逋
《國語辭典》:梅妻鶴子(梅妻鶴子)  拼音:méi qī hè zǐ
宋林逋隱居于杭州西湖孤山,植梅養(yǎng)鶴以為伴,逍遙自在。因其無妻無子,故稱為「梅妻鶴子」。典出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人事》。后比喻清高或隱居。也作「梅鶴因緣」、「妻梅子鶴」。
《國語辭典》:梅花大鼓  拼音:méi huā dà gǔ
一種曲藝。演出時(shí)和以三弦、二胡、月琴等樂器,以單人說唱方式演講故事內(nèi)容。約起源于清光緒、同治年間。音調(diào)柔緩,且多取材西廂記、紅樓夢等章回小說,與京韻大鼓相較之下顯得幽怨委婉。也稱為「梅花調(diào)」。
《駢字類編》:梅讀(梅讀)
李東陽《對鷗閣賦》見蕓棲下。
《國語辭典》:梅毒  拼音:méi dú
病名。一種性病。病原體是梅毒螺旋體,潛伏期約三星期。癥狀是先在局部(皮膚或黏膜)發(fā)生潰瘍,第二期則產(chǎn)生全身性紅疹,第三期則造成循環(huán)系統(tǒng)及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生病變。
《分類字錦》:梅都官詩(梅都官詩)
六一詩話》,鄭谷詩名盛于唐末,號(hào)云臺(tái)編,而世俗但稱其官為鄭都官詩。梅圣俞晚年官亦至都官,一日會(huì)飲余家,劉原父戲之曰:“圣俞官必止于 此”,坐客皆驚。原父曰:“昔有鄭都官,今有梅都官也”。圣俞頗不樂,未幾圣俞病卒,余為序其詩為宛陵集,而今人但謂之梅都官詩,一言之謔,后遂果然,斯可嘆也。
分類:刑部
《分類字錦》:梅邊竹底(梅邊竹底)
郝經(jīng) 孟少保后園山茶詩 雪塢欹斜綠葉稀,梅邊竹底弄嬌姿。
分類:山茶
《駢字類編》:梅慚(梅慚)
李建勛 梅花寄所親詩 一氣才新物未知,梅慚青律與先吹。
《漢語大詞典》:梅村祭酒
指 清 吳偉業(yè) 。 吳 號(hào) 梅村 ,入 清 后官國子祭酒,故稱。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吳梅村〈木棉吟〉:“ 許伯緘 丈嘗以 梅村祭酒 《木棉吟》見示,為梅村集中所未收,惟見 金鋐 《鎮(zhèn)洋縣志》,蓋逸稿也。”
《漢語大詞典》:梅村體(梅村體)
指 清 代詩人 吳偉業(yè) 的敘事詩體。 錢仲聯(lián) 《怎樣研究清代詩文》:“﹝ 清 代﹞在詩歌的體式中,也有新的發(fā)展。如 吳偉業(yè) 的‘梅村體’,與‘長慶體’的紀(jì)事詩形式相比,同中有異。”
《漢語大詞典》:梅大頭(梅大頭)
見“ 梅魚 ”。
《漢語大詞典》:梅魚(梅魚)
亦稱“ 梅大頭 ”。亦稱“ 梅頭 ”。 魚名。形狀像黃魚而小,頭大,尾柄細(xì),腹、背和鰭都呈黃色。生活在近海中。肉可食。 清 許惟枚 《瀛海掌錄·梅頭》:“梅頭狀如石首而小,肉最鮮嫩,亦名梅魚,頭大于身,又呼梅大頭,本出 四明 梅山洋 ,故名。或曰梅熟,魚始來也。”
分類:魚名黃魚
《分類字錦》:梅豆生仁
馬臻 和山村見寄詩韻詩 午睡醒來春事晚,枝頭梅豆已生仁。
分類:梅杏
《漢語大詞典》:梅花迭
即琴曲《梅花三弄》。
分類:琴曲
《漢語大詞典》:梅花海鶻(梅花海鶻)
古代一種快速戰(zhàn)船名。新唐書·楊行密傳:“﹝ 許德勛 ﹞以梅花海鶻迅舸進(jìn),斷木龍,舟蔽江,車弩亂發(fā),執(zhí) 彥章 ,溺死萬人?!?/div>
《漢語大詞典》:梅花坑
狀如梅花瓣的陷窩。 周立波 《暴風(fēng)驟雨》第一部十五:“ 楊老疙疸 不敢看她臉。眼睛光在她手上轉(zhuǎn)動(dòng),她的手胖,兩手背都有五個(gè)梅花坑。”
分類:梅花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