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榛蕪(榛蕪)  拼音:zhēn wú
1.雜草叢生。晉。潘尼火賦〉:「榛蕪既除,九野謐清?!固?。王勃梓州飛烏縣。白鶴寺碑〉:「林院榛蕪,軒堂委寂。」
2.繁冗雜亂。唐。劉知幾《史通。卷九。煩省》:「夫論史之煩省者,但當要其事有妄載,苦于榛蕪,言有闕書,傷于簡略,斯則可矣?!?br />3.自謙之詞。唐。杜甫贈韋左丞丈濟〉詩:「君能微感激,亦足慰榛蕪?!乖?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39435' target='_blank'>柳貫 〈三月十日觀南安趙使君所藏書畫古器物〉詩:「南唐常侍六書學,凌轢斯邈開榛蕪?!?/div>
《國語辭典》:芥蒂  拼音:jiè dì
微小的梗塞物。比喻積在心里使人不快的嫌隙。宋。蘇軾送路都曹〉詩:「恨無乖崖老,一洗芥蒂胸?!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一:「古來有多少王公大人天子宰相,在塵埃中屠沽下賤起的,大丈夫正不可以此芥蒂?!挂沧鳌傅俳妗?。
《漢語大詞典》:中結(中結)
(1).郁結于心。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餓鬼:“﹝ 馬 ﹞大怒,拘生,生已早夜亡去。以此憤氣中結,數(shù)月而死?!?br />(2).一種腸梗塞病。 李古北 《農村奇事》:“這驢沒有什么病,不是中結,又不是水結,舌頭的色氣也正道。”
《國語辭典》:哽噎  拼音:gěng yē
因悲傷氣塞,而說不出話來?!度龂萘x》第一○六回:「乃作哽噎之聲曰:『吾今衰老病篤,死在旦夕矣?!弧埂都t樓夢》第三○回:「剛到了薔薇花架,只聽見有人哽噎之聲?!?/div>
《國語辭典》:榛榛  拼音:zhēn zhēn
草木叢生蕪雜的樣子?!稘h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下》:「觀眾樹之蓊薆兮,覽竹林之榛榛。」唐。柳宗元封建論〉:「草木榛榛,鹿豕狉狉?!?/div>
《漢語大詞典》:咽塞
病名。喉嚨梗塞,呼吸不暢。后漢書·方術傳下·華佗:“ 佗 嘗行道,見有病咽塞者?!?br />形容聲音悲切滯澀。 陳衍 元詩紀事·程一寧:“歌中音語咽塞,情極悲愴。”
《漢語大詞典》:粗梗
亦作“麄?!?。
(1).阻滯梗塞。 宋 葉適 《劉建翁墓志銘》:“事雖漫汗麄梗,經 建翁 手,必有條流秩序,后可循守也。”
(2).粗獷梗直。 清 黃宗羲 《熊公雨殷行狀》:“當時號為能諫者,亦必揣摩宛轉以納其説。而公之發(fā)言麤梗,有敵以下所不堪受者,有犯無隱,蓋其天性然也?!?/div>
《漢語大詞典》:介蒂
梗塞的東西。比喻心里的嫌隙或不快。介,通“ 芥 ”。 詧盦 《學界風潮記·學生終止罷課之宣言》:“甚愿勿存介蒂,互契道心?!?王西彥 《古屋》第五部三:“但我們……竭心裝出心無介蒂的坦然神情?!?王火 《新“三岔口”》:“我這人一向寬宏大量,講點感情,也就不心存介蒂?!?/div>
《國語辭典》:腦中風(腦中風)  拼音:nǎo zhòng fēng
腦出血與腦梗塞的統(tǒng)稱。
分類: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