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元日  拼音:yuán rì
1.元旦,一年之第一日?!稌?jīng)。舜典》:「月正元日?!埂段倪x。張衡。東京賦》:「于是孟春元日,群后旁戾?!挂卜Q為「元旦」。
2.吉日?!抖Y記。月令》:「擇元日,命民社?!?/div>
《國語辭典》:屠蘇(屠蘇)  拼音:tú sū
1.一種藥草。闊葉,可與肉桂、山椒、白朮、防風(fēng)等調(diào)合為「屠蘇酒」。
2.一種以屠蘇等藥草制的酒。參見「屠蘇酒」條。
3.草庵、平屋?!端螘>砭盼?。索虜傳》:「燾所住屠蘇為疾雷擊,屠蘇倒,見壓殆死,左右皆號泣。」
4.一種寬檐帽。形狀似屋,可遮陽。《晉書。卷二八。五行志中》:「時童謠曰:『屠蘇鄣日覆雨耳,當(dāng)見瞎兒作天子?!弧?/div>
《國語辭典》:正朔  拼音:zhēng shuò
1.農(nóng)歷正月一日。
2.古代改朝換代時新立帝王頒行的新歷法,后亦泛指歷法?!妒酚洝>硪蝗?。太史公自序》:「漢興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內(nèi)脩法度,封禪,改正朔,易服色?!埂抖膛陌阁@奇》卷六:「士誠原沒有統(tǒng)一之志,只此局面已自滿足,也要休兵。因遂通款元朝,奉其正朔,封為王爵,各守封疆。」
《國語辭典》:二八  拼音:èr bā
1.十六人?!蹲髠?。襄公十一年》:「凡兵車百乘,歌鐘二肆,及其镈磬,女樂二八?!?br />2.少女十六歲。唐。白居易秦中吟。議婚〉:「見人不斂手,嬌癡二八初。」《警世通言。卷一一。蘇知縣羅衫再合》:「老夫有一末堂幼女,年方二八?!?br />3.陰歷每月十六日。南朝宋。鮑照玩月城西門解中〉詩:「三五二八時,千里與君同?!?br />4.上古時期的干才,即八元、八愷的合稱。參見「八元」、「八愷」條?!逗鬂h書。卷五九。張衡列傳》:「幸二八之選虞兮,喜傅說之生殷?!埂段簳?。卷六○。列傳。韓麒麟》:「顯宗曰:『臣聞君不可以獨治,故設(shè)百官以贊務(wù)。陛下齊蹤堯舜,公卿寧非二八之儔?!弧?br />5.佛教上指密教以十六數(shù)表圓滿無盡,故稱為「二八」。唐。迦才〈凈土論序〉:「然則二八弘規(guī),盛乎西土?!?/div>
《國語辭典》:元宵  拼音:yuán xiāo
1.元宵節(jié)的簡稱。參見「元宵節(jié)」條。
2.將餡放在鋪有糯米粉的竹籃上,再用雙手搖晃竹籃,使糯米粉均勻的黏在餡上,如此重復(fù)數(shù)次而制成的球形食品,稱為「元宵」。為元宵節(jié)的應(yīng)時食品。
《漢語大詞典》:上春
孟春。指農(nóng)歷正月。周禮·春官·天府:“上春,釁寶鎮(zhèn)及寶器?!?鄭玄 注:“上春,孟春也。” 唐 楊師道 《奉和正日臨朝應(yīng)詔》詩:“九重麗天邑,千門臨上春?!?清 曹寅 《穀日西軒燕集》詩:“上春八日喜春晴,屋角梅枝照夜明。” 魯迅 《集外集拾遺·〈無題〉詩》:“故鄉(xiāng)黯黯鎖玄云,遙夜迢迢隔上春?!?/div>
《國語辭典》:三陽(三陽)  拼音:sān yáng
1.易卦中,初九、九二、九三的合稱。
2.正月,萬象更新之時。參見「三陽開泰」條。
3.中醫(yī)指太陽、少陽、陽明的合稱。包括了手三陽與足三陽,共有六條經(jīng)脈??杀孀C在體表淺層或六腑有病否。
《國語辭典》:三陽開泰(三陽開泰)  拼音:sān yáng kāi tài
漢代象數(shù)易學(xué)取十二卦象徵一年十二個月分,其中十月為坤卦,純陰爻;十一月為復(fù)卦,一陽生于下;十二月為臨卦,二陽生于下;正月為泰卦,三陽生于下,此時陰漸消,陽漸長,有萬象更新之意。后遂以三陽開泰作為祝賀新年升平的頌詞。明。張居正〈賀元旦表二〉:「茲者,當(dāng)三陽開泰之候,正萬物出震之時,氣轉(zhuǎn)鴻鈞,共樂堯天之化日。」也作「三陽交泰」。
《國語辭典》:繭絲(繭絲)  拼音:jiǎn sī
1.蠶絲?!盾髯印8粐罚骸嘎楦?、繭絲、鳥獸之羽毛齒革也,固有馀足以衣人矣?!顾巍A_泌《路史。卷一四。疏仡紀(jì)。黃帝紀(jì)上》:「夫人副袆而躬桑,乃獻(xiàn)繭絲,遂稱織維之功?!骨濉:肌队碡曞F指。卷四。厥篚檿絲》:「其蠶乃人放椿樹上,食葉作繭絲,不甚堅韌?!?br />2.斂取人民的錢財,如抽絲于繭。《國語。晉語九》:「趙簡子使尹鐸為晉陽。請曰:『以為繭絲乎?抑為保鄣乎?』」宋。無名氏《咸淳遺事》卷上:「惟郡國貪殘之吏,舊染污習(xí),繭絲之取,不盡不止,痛哉!」
《漢語大詞典》:繭卜
古代風(fēng)俗,上元日,以面作繭形,餡中置紙簽或木片,上書大小官名,人自拈取,以卜異日官品高下,名為“蠒卜”。見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探官
《漢語大詞典》:繭卜(繭卜)
古代民俗,于正月十五日夜,摶米、麥粉若繭狀,書事置于其中,以占一年之事,謂之“繭卜”。 宋 楊萬里 《上元夜戲作長句》:“心知繭卜未必然,醉中得卜喜欲顛?!眳㈤?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探官。
《國語辭典》:三元  拼音:sān yuán
1.天、地、人。唐。王昌齡〈夏月花萼樓酺宴應(yīng)制〉詩:「士德三元正,堯心萬國同?!?br />2.農(nóng)歷正月初一。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正月》:「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顾濉6殴?。注:「陰歷正月初一日,為年、月、日三者之始,謂之三元?!?br />3.習(xí)俗上,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合稱為「三元」。清。趙翼《陔馀叢考。卷三五。天地水三官》:「其次正月、七月、十月之望為三元日,則自元魏始。」
4.科舉考試中的鄉(xiāng)試、會試、廷試的第一名,分別稱為「解元」、「會元」、「狀元」,合稱為「三元」。如:「連中三元」。
5.道家稱天、地、水為「三元」。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五六。元氣論》:「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yǎng)萬物。」也稱為「三官」。
6.術(shù)數(shù)用語。術(shù)數(shù)家以六十甲子配六宮,必一百八十年后度盡,故以一甲子為上元,第二甲子為中元,第三甲子為下元,合稱為「三元」。
《國語辭典》:獻(xiàn)歲(獻(xiàn)歲)  拼音:xiàn suì
新年、歲始。《楚辭。宋玉。招魂》:「獻(xiàn)歲發(fā)春兮,汨吾南征。」南朝宋。鮑照代春日行〉:「獻(xiàn)歲發(fā),吾將行?!?/div>
《國語辭典》:年內(nèi)(年內(nèi))  拼音:nián nèi
1.正月初一到三十的新年期間。《紅樓夢》第五六回:「見他姊妹三人正議論些務(wù),說的便是年內(nèi)賴大家請吃酒,他家花園中的事。」
2.年底以前。如:「他們倆決定年內(nèi)結(jié)婚?!?/div>
《漢語大詞典》:椒花
(1).亦作“ 椒華 ”。椒的花。 晉 王嘉 拾遺記·周靈王:“ 越 又有美女二人……貢於 吳 , 吳 處以椒華之房,貫細(xì)珠為簾幌?!?唐 李賀 《巫山高》詩:“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墜紅濕云間?!?王琦 匯解:“椒花墜紅,即無人花自落之意…… 長吉 生長中原,身未入 蜀 , 蜀 地之椒,目所未睹,出於想像之間,故云耳?!?唐 白居易 《新豐折臂翁》詩:“聞道 云南 有 瀘水 ,椒花落時瘴煙起?!?br />(2). 晉 劉臻 妻 陳氏 曾于正月初一獻(xiàn)《椒花頌》,后常用為春節(jié)之典。 北周 庾信 《正旦蒙趙王賚酒》詩:“柏葉隨銘至,椒花逐頌來?!?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之一:“未將梅蕊驚愁眼,要取椒花媚遠(yuǎn)天。” 仇兆鰲 注:“春將至,故椒花欲頌?!?明 何景明 《除夕和以道懷弟之作》:“情知思棣萼,愁與對椒花。酒罷看參遠(yuǎn),鐙寒望斗斜?!眳⒁姟?椒花頌 ”。
《國語辭典》:椒花頌(椒花頌)  拼音:jiāo huā sòng
1.文章名。晉代劉臻妻陳氏所作,為新年祝頌君王長壽的頌辭。
2.泛指新年祝詞。唐。戴叔倫 二靈寺守歲詩:「無人更獻(xiàn)椒花頌,有客同參柏子禪?!埂队讓W(xué)瓊林。卷一。歲時類》:「元日獻(xiàn)君以椒花頌,為祝遐齡?!?/div>
《國語辭典》:履端  拼音:lǚ duān
1.推算日歷的起點?!蹲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時也,履端于始,舉正于中,歸馀于終?!?br />2.正月、元旦。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天子履端廢朝,單于長圍高宴?!?br />3.皇帝即位之初改元。《晉書。卷二。景帝紀(jì)》:「履端初政,宜崇玄樸?!?br />4.泛指一切事物的開端。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詮賦》:「夫京殿苑獵,述行序志,并體國經(jīng)野,義尚光大,既履端于倡序,亦歸馀于總亂?!?/div>
《國語辭典》:新正  拼音:xīn zhēng
1.農(nóng)歷正月。唐。方干 新正詩:「每見新正雪,長思故國春。」宋。歐陽修驀山溪。新正初破〉詞:「新正初破,三五銀蟾滿。」
2.農(nóng)歷正月初一。唐。薛逢 元日田家詩:「相逢但祝新正壽,對舉那愁暮景催。」宋。陸游壬子除夕〉詩:「老逢新正幸強(qiáng)健,卻視徂歲何崢嶸。」
《國語辭典》:發(fā)春(發(fā)春)  拼音:fā chūn
1.春氣發(fā)動,春天的開始。指陰歷正月?!逗鬂h書。卷二八下。馮衍傳》:「開歲發(fā)春兮,百卉含英?!?br />2.指動物發(fā)情。如:「昨夜一只發(fā)春的貓叫了整晚,吵得大家都睡不著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