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詞典 2分類詞匯 4
《漢語大詞典》:臆判
猶武斷。新唐書·黎干傳:“本末駁舛,臆判自私,不足以訓(xùn)。”
分類:武斷
《漢語大詞典》:肆斷(肆斷)
猶武斷。謂以權(quán)勢任意決斷曲直。 漢 劉向 說苑·辨物:“其國數(shù)散,其君幼弱,其諸卿貨,其大夫比黨以求祿爵,其百官肆斷而無告,其政令不竟而數(shù)化,其士巧貪而有怨:此其妖也?!?/div>
《漢語大詞典》:斷行(斷行)
果斷行事;武斷行事。史記·李斯列傳:“顧小而忘大,后必有害;狐疑猶豫,后必有悔。斷而敢行,鬼神避之,后有成功。” 梁啟超 《再駁某報之土地國有論》:“當(dāng)時商務(wù)大臣 巴科 既熟知之,徒憚于市有主義黨之反抗,不敢斷行,遂及延期,此其左右一國政治之明效也?!?br />隔斷行列。 北周 庾信 《奉和趙王喜雨》:“驚鳥灑翼度,濕雁斷行來?!?唐太宗 《春日望海》詩:“照岸在分彩,迷云雁斷行?!?/div>
《漢語大詞典》:意斷(意斷)
主觀武斷。 晉 葛洪 抱樸子·內(nèi)篇序:“道士淵博洽聞?wù)吖?,而意斷者眾?!?span id="2nos7r6" class="book">《南史·隱逸傳上·顧歡》:“同昧其本而競談其末,猶未識辰緯而意斷南北?!?/div>
分類:主觀武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