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上章
十干中“庚”的別稱,用以紀年。爾雅·釋天:“﹝ 太歲 ﹞在庚曰上章?!?隋 許善心 《神雀頌》:“歲次上章,律諧大呂,玄枵會節(jié),玄英統(tǒng)時?!?清 錢謙益 《聞母鄒太君七十序》:“謹書之以為序。時上章困敦十一月初五日?!?魯迅 《祭書神文》序:“上章困敦之歲, 賈子 祭詩之夕, 會稽 戛劍生 等謹以寒泉冷華,祀書神長恩,而綴之以俚詞?!?br />(1).向皇帝上書。后漢書·百官志二:“﹝公車司馬令﹞掌宮南闕門,凡吏民上章,四方貢獻,及徵詣公車者?!?宋 周密 齊東野語·趙伯美:“ 伯美 為 湖南 憲, 牟濚 叔清 知 衡陽 ,行移之間,微有牴牾, 伯美 遂上章劾 叔清 。”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四:“時丞相 朮虎高琪 擅權,變亂祖宗法度,公上章劾之。”
(2).道士上表求神。晉書·王獻之傳:“ 獻之 遇疾,家人為上章,道家法應首過,問其有何得失?!?span id="eivdbum" class="book">《隋書·經(jīng)籍志四》:“又有諸消災度厄之法,依陰陽五行數(shù)術,推人年命書之,如章表之儀,并具贄幣,燒香陳讀。云奏上天曹,請為除厄,謂之上章?!?/div>
《漢語大詞典》:求福
求神賜福。《詩·大雅·旱麓》:“豈弟君子,求福不回?!?span id="ewuho56" class="book">《國語·周語上》:“不禋於神,而求福焉,神必禍之?!?漢 班固 《白虎通·社稷》:“王者所以有社稷何?為天下求福報功?!?span id="gnps0kb" class="book">《豆棚閑話·陳齋長論地談天》:“佛老倡欺世異説,使后世人人迷於求福,不修人事?!?/div>
《漢語大詞典》:盧生(盧生)
(1). 秦 時 燕 方士。相傳為 始皇 入海求神仙藥不獲而遁。見史記·秦始皇本紀。 清 感惺 《游俠傳》第二出:“ 齊 與 魯 ,張旗鼓,大聲呼,三輔 楚 。金刀在手武復武,狂潮澎湃不可沮,海處 盧生 滿懷苦?!?br />(2).為典實“黃粱夢”中人物。 郁達夫 《不知》詩之一:“ 王粲 登樓傷此日, 盧生 逐夢悔當年?!眳⒁姟?黃粱夢 ”。
《國語辭典》:黃粱夢(黃粱夢)  拼音:huáng liáng mèng
1.盧生在邯鄲旅店遇道士呂翁,盧生自嘆窮困,呂翁便取出青瓷枕,讓盧生枕著睡覺,這時店主人正在蒸黃粱。當盧生從享盡榮華富貴的夢境中醒來,黃粱卻尚未蒸熟。見《太平廣記。卷八二。呂翁》。比喻富貴榮華如夢一般,短促而虛幻;亦比喻欲望落空?!缎咽篮阊?。卷三四。一文錢小隙造奇冤》:「大唐咸通中應進士舉,游長安酒肆,遇正陽子鐘離先生,點破了黃粱夢,知宦途不足戀,遂求度世之術。」也作「夢覺黃粱」、「夢熟黃粱」、「黃粱一夢」、「一枕黃粱」。
2.雜劇名。元馬致遠撰。取唐代沈既濟《枕中記》故事敷演而成。演呂洞賓感黃粱夢境,嘆人世虛幻的故事。
《國語辭典》:祈雨  拼音:qí yǔ
因久旱而祈禱上天降雨?!稌x書。卷一九。禮志上》:「五月庚午,始祈雨于社稷山川。六月戊子,獲澍雨。」《太平廣記。卷三四二。趙叔牙》:「叔牙至明通狀,請祈雨。期三日雨足,節(jié)度使司空張請建封許之。」
《國語辭典》:飲福(飲福)  拼音:yǐn fú
1.祭畢飲供神的酒。指能受神明庇佑,故稱為「飲?!埂1敝?。庾信《周宗廟歌?;氏摹罚骸甘茚嵆焚蓿嫺R崎?。」
2.宋代歲暮郊祀后宴饗群臣。宋。范成大〈臘月村田樂府。分歲詞〉:「禮成廢撤夜未艾,飲福之馀即分歲。」
《漢語大詞典》:飲福宴(飲福宴)
祭祀完畢的宴飲。 宋 高承 事物紀原·禮祭郊祀·飲福:“《宋朝會要》曰: 乾德 元年十二月以南郊禮畢,大宴於 廣德殿 。自后凡大禮畢,皆設宴如此例,曰飲福宴?!睋?jù)文獻通考·郊社四、續(xù)資治通鑒·宋太祖乾德元年載,此宴始于 乾德 元年十一月。
《漢語大詞典》:禱請(禱請)
祈求神佛等。 漢 王充 論衡·順鼓:“禱請求福,終不能愈。變操易行,終不能救?!?span id="x5u11ai" class="book">《后漢書·宋均傳》:“ 均 嘗寢病,百姓耆老為禱請,旦夕問起居?!?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治家:“吾家巫覡禱請?!?span id="gevnqcv" class="book">《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 功父 ﹞走下床來,只見母妻兩人,正把 玄天上帝 畫像,掛在床邊,焚香禱請?!?/div>
《漢語大詞典》:郊霈
祀天求神而降雨。 宋 蘇轍 《龍川別志》卷下:“ 張安道 為諫官,乞因郊霈,許諸帥納其自新之請,以安西界生靈,其言甚美。”
《漢語大詞典》:巫史
古代從事求神占卜等活動的人叫“巫”、掌管天文、星象、歷數(shù)、史冊的人叫“史”。這些職務最初往往由一人兼任,統(tǒng)稱“巫史”。禮記·禮運:“祝嘏辭説,藏於宗祝、巫史,非禮也,是謂幽國?!?span id="a5o76ai" class="book">《后漢書·臧洪傳》:“ 和 不理戎警,但坐列巫史,禜禱羣神?!?李賢 注:“巫,女巫也。史,祝史也?!?唐 柳宗元 《非國語上·柯陵之會》:“若是,則 單子 果巫史矣?!?/div>
《漢語大詞典》:同福
(1).共同的福祿。左傳·昭公十二年:“宴語之不懷,寵光之不宣,令德之不知,同福之不受,將何以在?” 杜預 注:“言欲與賓同福祿也?!?br />(2).共同求神賜福。國語·齊語:“伍之人祭祀同福,死喪同恤,禍災共之?!?/div>
《國語辭典》:還愿(還願)  拼音:huán yuàn
求神以后,得遂所愿,就照當初的許諾來謝神,稱為「還愿」。元。無名氏《看錢奴》第三折:「廟官哥哥,俺兩口兒一徑來還愿的,趕燒炷兒頭香,暫借一坨兒田地,與我歇息咱?!埂段拿餍∈贰返谒娜兀骸割A先牌示要到城隍廟里拈香,并且太太還要同去還愿、上匾、上祭。」
《漢語大詞典》:祼享
亦作“ 祼饗 ”。
(1).古代帝王宗廟祭儀。謂灌香酒于地以求神降臨。《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肆獻祼享先王。” 鄭玄 注:“祼之言灌,灌以鬱鬯,謂始獻尸求神時也。” 賈公彥 疏:“凡宗廟之祭,迎尸入戶坐於主北。先灌,謂王以圭瓚酌鬱鬯以獻尸,尸得之瀝地。祭訖,啐之奠之,不飲。尸為神象,灌地所以求神?!?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93152'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隋書·音樂志上》:“祼饗若存,惟靈靡測?!?span id="ybtgcqi" class="book">《明史·毛澄傳》:“伏祈趣駕速還,躬親祼享,宗廟臣民幸甚?!?br />(2).指具有祼的儀式的饗禮。左傳·襄公九年:“君冠,必以祼享之禮行之?!?楊伯峻 注:“以配合香料煮成之酒倒之于地,使受祭者或賓客嗅到香氣。此是行隆重禮節(jié)前之序幕。享亦作饗……祼享即具有祼之儀式之饗禮?!?span id="ectqdgx" class="book">《孔子家語·冠頌》:“行冠事必於祖廟,以祼享之禮以將之?!?/div>
《漢語大詞典》:徼靈(徼靈)
祈求神靈(保佑)。 明 宋濂 《重建寶婺觀碑》:“先是 杭州衛(wèi) 都指揮使 徐君 司馬嘗出鎮(zhèn)於 婺 ,屢徼靈于星祠?!?/div>
《國語辭典》:禱詞(禱詞)  拼音:dǎo cí
向神禱告時所默誦的話。如:「她在吃飯前都會先念一段禱詞。」也作「禱告詞」。
分類:求神禱告
《漢語大詞典》:策祝
亦作“筴?!?。 古代祭祀或求神時,以簡冊祝告鬼神。周禮·春官·大祝:“大祝掌六祝之辭……六曰筴祝?!?鄭玄 注:“筴祝,遠罪疾也?!?span id="psasase" class="book">《史記·齊太公世家》:“明日, 武王 立于社,羣公奉明水, 衛(wèi)康叔封 布采席, 師尚父 牽牲, 史佚 策祝,以告神討 紂 之罪?!?漢 荀悅 《漢紀·成帝紀一》:“ 尊 ( 王尊 )殺白馬,祠水神,親執(zhí)圭璧,使巫筴祝?!?明 李贄 《鬼神論》:“《金縢》策祝,同符新室?!?/div>
《漢語大詞典》:筆摩(筆摩)
彝族以求神、作帛、送鬼為職業(yè)的人。《中國民間故事選·創(chuàng)造萬物的巨人尼支呷洛》:“天上有一個叫 比恩阿子 的筆摩,那人神通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