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圣文(聖文)
(1).指圣人的文章典籍。后漢書·鄭玄傳論:“自 秦 焚六經,圣文埃滅?!?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傳者,轉也。轉受經旨,以授於后,實圣文之羽翮,記籍之冠冕也?!?br />(2).謂天子的文德。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詩:“豈徒耀神武,豈徒夸圣文; 太宗 意在陳王業(yè),王業(yè)艱難示子孫?!?br />(3).指 周文王 。 漢 焦贛 《易林·歸妹之大壯》:“ 太公 避 紂 ,七十隱處,卒受 圣文 ,為王室輔?!?br />(4).指 漢文帝 。 漢 揚雄 《長楊賦》:“逮至 圣文 ,隨風乘流,方垂意於至寧?!?/div>
《國語辭典》:四時(四時)  拼音:sì shí
1.春、夏、秋、冬四季。《論語。陽貨》:「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固?。韋莊 晚春詩:「萬物不如酒,四時唯愛春?!?br />2.一天中的朝、夕、晝、夜?!蹲髠?。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脩令,夜以安身。」
《漢語大詞典》:四時舞(四時舞)
漢 祭宗廟時所用的樂舞之一。漢書·禮樂志:“ 孝文 廟奏《昭德》、《文始》、《四時》、《五行》之舞;《四時舞》者, 孝文 所作,以明示天下之安和也?!?/div>
分類:宗廟樂舞
《國語辭典》:高文  拼音:gāo wén
文章寫得很好。唐。裴度 酬張秘書因寄馬贈詩:「代步本慚非逸足,緣情何幸枉高文。」
《國語辭典》:九龍(九龍)  拼音:jiǔ lóng
1.傳說中的神獸,能治水。《抱樸子。內篇。金丹》:「能調和陰陽,役使鬼神風雨,驂駕九龍十二白虎?!乖qR致遠《薦福碑》第三折:「今年是九龍治水,少不的珠露成災?!?br />2.對一門九子的美稱。如北魏崔長瑜子樞等九人,人稱「九龍」;北齊王昕兄弟九人,風流蘊藉,世稱為「王氏九龍」。見宋。王應麟《小學紺珠。卷七。氏族類》。
《漢語大詞典》:九逸
指 漢文帝 的九匹良馬。西京雜記卷二:“ 漢文帝 自 代 還,有良馬九匹,皆天下之駿馬也。一名浮云,一名赤電,一名絶羣,一名逸驃,一名紫燕騮,一名緑螭驄,一名龍子,一名麟駒,一名絶塵,號為九逸?!?/div>
《國語辭典》:文園(文園)  拼音:wén yuán
漢朝司馬相如拜為孝文園令,后人遂以文園指司馬相如。見《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下》。唐。杜牧為人題贈〉詩二首之一:「文園終病渴,休詠白頭吟?!?/div>
《漢語大詞典》:文園?。ㄎ膱@?。?/div>
漢 司馬相如 曾任 孝文園 令,“常有消渴疾”。因此稱病閑居。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后遂以“文園病”指消渴病。 宋 賀鑄 《羅敷歌》詞之二:“ 河陽 官罷文園病,觸緒蕭然?!?明 唐順之 《贈宜興張醫(yī)》詩之二:“獨抱文園病,逢君試一談。” 清 曹寅 《懷高澹人學士》詩:“易痼文園病,曾分蕭寺燈?!币嘧鳌?文園病渴 ”、“ 文園渴病 ”。 清 宋琬 《書成伾嵐年兄異夢卷》詩:“苕榮入夢事偏奇,蕭瑟文園病渴時?!?吳虞 《謝素卿自灌縣寄雪梨兼呈玉叔》詩之四:“甘芳也抵金莖露,解得文園渴病無?”
《國語辭典》:漢文(漢文)  拼音:hàn wén
1.中文。明。朱國楨《涌幢小品。卷二六。普陀》:「南海普陀山,梵云:『補怛落伽』或曰:『怛落伽』或曰:『補涅落伽』。音雖有殊,而譯以漢文,則均為『小百華樹山』。實則一海島也?!?br />2.漢代的文章。
3.漢文帝的簡稱。唐。白居易新樂府。草茫茫〉:「憑君回首向南望,漢文葬在霸陵原。」《幼學瓊林。卷一。朝廷類》:「漢文除肉刑,仁昭法外,武王分寶玉,恩溢倫中?!?/div>
《國語辭典》:方正  拼音:fāng zhèng
1.德行嚴正不偏。漢。賈誼吊屈原文〉:「賢圣逆曳兮,方正倒植?!埂读簳>砣?。武帝本紀下》:「性方正,雖居小殿暗室,恒理衣冠。」
2.漢代選舉科目名。漢。揚雄 解嘲:「策非甲科,行非孝廉,舉非方正。」
3.四四方方?!侗笔?。卷九四。流求列傳》:「其男子用鳥羽為冠,裝以珠貝,飾以赤毛,形制不同。婦人以羅紋白布為帽,其形方正?!?/div>
《漢語大詞典》:斗粟
(1).一斗之粟。指少量的糧食。 唐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贈翰林三學士》詩:“持男易斗粟,掉臂莫肯酬?!?span id="7ph7hzb" class="book">《宋史·食貨志上二》:“尺縑斗粟,未聞有所增益?!?明 張居正 《答廣中督撫書》:“不用斗粟片甲,而使積年逋寇,皆束手歸降。”
(2).據史記·淮南衡山列傳載, 漢文帝 劉恒 之弟 淮南厲王 劉長 謀反失敗,被押解去 蜀郡 嚴道縣 ,在路上絕食而死,民間編了首歌謠:“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焙笠浴岸匪凇弊I兄弟不和或不相容。晉書·王沈等傳論:“‘斗粟’興謡,‘踰里’成詠?!?span id="5nrrzrj" class="book">《新唐書·吳兢傳》:“陛下即位四年,一子弄兵被誅,一子以罪謫去,惟 相王 朝夕左右?!匪凇蹋?span id="ljbl7td" class="book">《蒼蠅》之詩,不可不察?!?元 戴表元 《喜友堂賦》:“ 周公 管 蔡 ,不免相兵。兄弟之間,圣賢所難。下至 漢文 , 淮南 斗粟。 魏 邸急語, 唐 宮飛鏃。貴極萬乘,富兼九州。豈曰無家,兄弟為讐。”參見“ 尺布斗粟 ”。
《國語辭典》:尺布斗粟  拼音:chǐ bù dǒu sù
一尺布,一斗粟。比喻數(shù)量極少。語本《史記。卷一一八?;茨贤鮽鳌罚骸该裼凶鞲?,歌淮南厲王曰:『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后用以比喻兄弟不睦?!端鍟?。卷四五。文四子傳。秦孝王俊傳。史臣曰》:「俄屬天步方艱,讒人已勝,尺布斗粟,莫肯相容。」也作「斗粟尺布」。
《國語辭典》:申公  拼音:shēn gōng
人名。名培,生卒年不詳,魯國人。漢文帝時為博士,傳《詩經》之學,世稱魯詩。武帝時拜太中大夫。
《漢語大詞典》:易月
古喪禮,父母之喪,服喪三年,自 漢文帝 始以日易月,縮短喪期,謂之“易月”。《晉書·禮志中》:“ 孝文 權制三十六日之服,以日易月,道有污隆,禮不得全,皇太子亦宜割情除服?!?唐 韓愈 《順宗實錄一》:“今遵遺詔,行易月之制。”資治通鑒·后唐明宗長興四年:“辛未,帝始御 中興殿 。帝自終易月之制?!?胡三省 注:“循 漢 晉 喪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而釋服?!?span id="jtnxrr5"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孝宗淳熙十四年》:“辛巳,詔曰:‘大行太上皇帝奄棄至養(yǎng),朕當衰服三年,羣臣自遵易月之令。有司討論儀制以聞?!?/div>
《漢語大詞典》:霸陵
即 灞陵 。 漢文帝 陵名。史記·孝文本紀:“治 霸陵 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不治墳,欲為省,毋煩民。”后漢書·逸民傳·韓康:“ 康 嘆曰:‘我本欲避名,今小女子皆知有我,何有藥為?’乃遯入 霸陵 山中?!?后蜀 韓琮 《楊柳枝》詞之三:“ 霸陵 原上多離別,少有長條拂地垂?!?元李壽卿《度柳翠》第一折:“現(xiàn)如今 章臺 怕到春光盡,則這 霸陵 又早秋霜近。”
《國語辭典》:細柳營(細柳營)  拼音:xì liǔ yíng
漢代周亞夫為將軍時,屯兵于細柳,軍紀森嚴,天子欲入軍營,亦須依軍令行事。見《史記。卷五七。絳侯周勃世家》。后以細柳營比喻模范軍營或泛指一般軍營。唐。王維 觀獵詩:「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谖宄觯骸讣娂妼⑹吭敢萍遥毩鵂I中起暮笳?!挂卜Q為「柳營」。
《國語辭典》:緹縈(緹縈)  拼音:tí yíng
人名。漢文帝時的孝女,為太倉令淳于意最小的女兒。文帝四年,淳于意有罪當處肉刑,系獄長安,縈隨父入長安,上書愿為官婢,以贖父罪。文帝惻然感念其孝心,即免除肉刑,赦回淳于意。
《漢語大詞典》:潛郎(潛郎)
傳說 顏駟 于 漢文帝 時為郎,歷 文 、 景 、 武 三世,未獲升遷,老于郎署。參閱漢武故事。后以“潛郎”指懷才不遇的人。 唐 錢起 《重贈趙給事》詩:“應念潛郎守貧病,常悲休沐對蓬蒿。” 清 丘逢甲 《歲暮雜感》詩之六:“一曲昇平淚萬行,風塵戎馬厄潛郎?!?/div>
分類:漢文帝
《國語辭典》:國憲(國憲)  拼音:guó xiàn
國家的法制。也專指國家組織的根本大法?!逗鬂h書。卷三五。張曹鄭列傳。曹褒》:「專命禮臣,撰定國憲。」《明史。卷一八九。列傳。李文祥》:「朝野寒心,道路側目,望陛下密察渠魁,明彰國憲?!?/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