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薛綸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薛綸(1531年—?),字汝為,號幼泉,山西行都司天城衛(wèi)人,軍籍。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二十八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會試第二百二十二名,三甲第四十五名進士。授長安縣知縣,五年(1571年)擢兵部武選主事,出為開封府知府,萬歷八年(1580年)二月擢陜西按察司副使,備兵定邊,十一月刑科給事中張鼎思論其納賄容奸,被革職聽勘,十年八月降調(diào)。
黃儀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黃儀(1531年—?),字象卿,號帶泉,廣東廣州府東莞縣人,民籍。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己酉科廣東鄉(xiāng)試第五十六名舉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式己未科會試第三十七名,三甲第一百八十一名進士。刑部觀政,以病請假歸鄉(xiāng)。赴京謁選,未授官而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烏程人,字稚哲,號繹泉。凌約言子。嘉靖三十五年進士。官至兵部員外郎。著述選輯甚豐。所撰《萬姓統(tǒng)譜》收上古到明萬歷間人物,為我國第一部專收人名之工具書。余有《左國腴詞》、《太史華句》、《西漢雋言》、《文選錦字》、《名世類苑》等。
維基
凌迪知(1532年—1601年),字稚哲,號繹泉,浙江湖州府烏程縣(今湖州市吳興區(qū))人,明代雕版印書及文學家。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生于織里鎮(zhèn)晟舍,為南京刑部員外郎凌約言之長子。嘉靖三十四年乙卯科浙江鄉(xiāng)試八十九名舉人,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科會試一百九十三名,諸大綬榜廷試二甲六十六名進士,吏部觀政,授工部主事,三十八年升工部員外郎。因齋醮之事得罪宦官,三十九年謫貶定州同知。四十二年升大名府通判,四十四年官常州府同知,次年致仕。晚年罷歸鄉(xiāng)里,專心著述,校核群書,開雕印行于世。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十二月,去世。
梁策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32—? 【介紹】: 明河南鄢陵人。嘉靖四十四年進士。授工部營繕司主事,歷員外郎、郎中,出為成都知府。侍父母至孝,人稱梁孝子。居官頗廉。仕終陜西按察副使。
維基
梁策(1532年—?),字對之,號及泉,河南開封府鄢陵縣人,民籍。河南鄉(xiāng)試第七十七名舉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二甲第六十二名進士。都察院觀,四十五年四月授工部主事,隆慶元年(1567年)四月養(yǎng)病。三年五月復除戶部,五年二月升員外,四月升郎中,六年十月升成都知府,萬歷二年(1574年)三月疏告終養(yǎng)。二十二年六月由登州府知府升陜西副使,二十三年致仕。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陜西保安人。嘉靖三十二年進士。官御史。四十一年冬奉詔行畿輔等處,訪求方士及符錄秘書。升侍講學士,為同官不齒。隆慶初被奪職。
維基
王大任,字汝成,號及泉,陜西延安府保安縣人,軍籍。陜西鄉(xiāng)試第十二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二百五十三名進士。禮部觀政,授山西洪洞知縣,三十六年八月考選,授山西道試御史,三十七年二月實授,三十九年巡按云南,四十一年十一月與姜儆為嘉靖采訪法秘,四十三年取得法秘數(shù)千冊及法士唐秩劉文彬等數(shù)人,以勞升翰林院侍講學士,賜居第于京師。四十四年三月充廷試讀卷官。隆慶元年正月被刑科都給事中徐公遴彈劾,被革職閑住。四月以重錄《永樂大典》成,準復職致仕。
趙睿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寧國府涇縣人,字若思,號湛泉。嘉靖四十一年進士,由蕭山知縣擢御史,巡視十庫。累遷四川左布政使。卒年六十五。
維基
趙睿,字若思,直隸寧國府涇縣人,民籍。應天府鄉(xiāng)試第六十五名舉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三甲第六十七名進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錢塘人,字敬身,一字子榮,號思泉。嘉靖三十八年進士。歷工科給事中,巡視光祿,積弊多所厘定。改巡京營,諫遣中官典京營軍。穆宗時,內(nèi)府監(jiān)局加征工料,濫用無度,枝亦力諫。后官山西右參政,分守冀寧,落職歸,卒。
維基
孫枝,字子榮,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人,仁和縣民籍。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乙卯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七十名舉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式己未科三甲第三名進士。歷官工科給事中,巡視光祿寺,釐定積弊。改為巡查京營,世宗下詔命太監(jiān)呂用等出典京營軍,枝力諫反對,事寢。后官山西布政使司右參政,分守冀寧,落職歸里,卒。有《孫敬身詩文》。

人物簡介

維基
崔廷試(1533年—?),字文卿,號右泉,河南開封府陳留縣人,軍籍。河南鄉(xiāng)試第三十二名舉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一百六十二名進士。通政司觀政,本年八月授渭南知縣,隆慶二年(1568年)九月考選江西道御史,萬歷二年(1574年)五月復除廣東道,六月差巡按山西,三年八月養(yǎng)病。五年八月復除江西道,閏八月差巡按淮楊,七年七月丁憂。十年四月復除福建道,九月差巡按云南,十三年四月差京畿道刷卷,九月升大理寺右寺丞,十四年四月升左寺丞,十五年三月升左少卿,四月回籍調(diào)理。

人物簡介

維基
張道(1533年—?),字以中,號性泉,江西九江府湖口縣人,民籍。江西鄉(xiāng)試第十四名舉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會試第三百五十九名,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兵部觀政,本年六月授余姚知縣,丁憂。隆慶三年(1569年)四月復除秀水縣,五年八月考選云南道御史,六年十二月差河東巡鹽,萬歷二年(1574年)五月告病。五年四月復除山西道,六年二月巡按貴州,十二月養(yǎng)病,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秀水人,字休征,號沖泉。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授行人,歷南京戶科給事中,知無不言,不阿權幸,劾南京內(nèi)官邢保,尤受人稱道。會高拱掌吏部,憾其劾己,貶為九江知府。官終山東副使。
槜李詩系·卷十三
應治字體徵,號沖泉,秀水人。嘉靖壬戌進士,任行人,擢南戶科給事。疏請正宮闈,劾遣巨珰邢保,革南司禮監(jiān)神帛,及論輔臣冒恩偽濫,皆人所不敢言。巳復抗章論新鄭,出為九江守,升臨清副使,卒官。著有奏疏及玄陽堂稿。
維基
張應治(1534年—?),字體徵,號沖泉,浙江嘉興府秀水縣民籍,嘉興縣人。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二十四名舉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聯(lián)捷壬戌科三甲第一百七十九名進士。張應治擔任行人,任職京師,抗疏論事多切時弊。隆慶元年(1567年)二月選授南京戶科給事中,知無不言,不阿權幸,彈劾南京內(nèi)官邢保,受人稱道。高拱掌吏部,張應治為高拱所惡,出為九江知府。萬歷二年(1574年)正月升官山東臨清兵備副使。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十三
俸,字廉甫,號會泉,周之子,嘉靖壬戌進士,授武庫主事。??茉槐咎海}廣司馬劉燾督兵,俸參其軍,凱旋,進郎中,轉武選會以馬市議忤江陵意,出守永州,歷升江西參政。
維基
王俸(1534年—1588年),字廉甫,號會泉,浙江嘉興府嘉善縣民籍,浙江秀水縣人。嘉靖壬戌進士,萬歷間累官湖廣參政。浙江鄉(xiāng)試第八十一名舉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壬戌科會試第二百二十一名,二甲六十五名進士。授兵部主事,晉員外郎、職方郎中。又以才選贊畫,從劉燾征??茉槐?,建功。會議開馬市,忤高拱、張居正,出為永州府知府,隨即辭官乞歸,家居十馀年。后來,高、張二人先后身敗,王俸起為江西廬州府知府,升山東副使,萬歷十五年(1587年)二月升湖廣右參政,因病未赴任,卒于家。
王漸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王漸,字斯進,號岸泉,山東萊州府濰縣人,軍籍。山東鄉(xiāng)試第六十六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二百零七名進士。兵部觀政,授河南確山縣知縣,以廉稱,三十六年八月考選,授山西道試監(jiān)察御史,三十七年二月實授,后改浙江道御史,隆慶初巡按山西,有直聲,所至興廉抑貪,墨吏望風解綬。二年四月升陜西副使,三年十二月巡按陜西御史王君賞以賊首何勉馀黨復流劫通江,劾奏王漸不稱職,令奪俸,戴罪剿賊。四年十月考察以不謹免職。晚年里居,慎交游,不茍一介,鄉(xiāng)人重之,祀鄉(xiāng)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34—1606 【介紹】: 明河南汝陽人,字良弼,號汝泉。嘉靖三十五年進士。為戶部主事,出監(jiān)臨清倉,治遼東餉,皆勵清操。累遷右僉都御史,巡撫湖廣,奏行救荒四事。時張居正綜核吏治,賢治績?yōu)檠矒嶂?。終南京吏部尚書。
維基
趙賢(1534年—1606年),字良弼,號汝泉,河南汝寧府汝陽縣人。嘉靖丙辰進士,萬歷年間官至南京吏部尚書。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乙卯科河南鄉(xiāng)試第二名舉人,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會試第三十七名,二甲第二十七名進士。工部觀政,授戶部主事,歷升員外郎、郎中,四十二年出為順德府知府,四十四年復除湖廣荊州府。隆慶二年(1568年)升湖廣參政,仍管府事,三年十月父親去世丁憂,十二月致仕。六年正月復除原職,四月升浙江按察使,七月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湖廣兼理軍務,萬歷三年(1575年)五月升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協(xié)理院事,五年九月升右副都御史、山東巡撫,八年升吏部右侍郎,九月升左侍郎,十年五月升南京吏部尚書,十一年四月以病乞休。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十月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35—1614 【介紹】: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汝默,號瑤泉,晚號休林居士。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授修撰。歷左庶子,掌翰林院事。以文字受知于張居正,為人溫和不立異。萬歷六年以吏部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入預機務。張居正卒,張四維為首輔。十一年,四維以丁憂歸,時行為首輔,務為寬大,罷張居正所行考成法。李三才等以論及時行事貶官,后乃稍擢其官,世因此稱之。然每承帝意,不能大有建立。人稱太平宰相。屢請神宗立太子,而于眾官指斥鄭貴妃,則嫌其“激擾”。因為言官所攻,求罷而歸。加至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卒謚文定。文藻婉麗,朝中無人能及。有《賜閑堂集》。
槜李詩系·卷四十
字瑤泉蘇州人官宰相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汝默,吳縣人。嘉靖壬戌賜進士第一,累官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謚文定有賜閒堂集
維基
申時行(1535年9月12日—1614年),字汝默,號瑤泉,晚號休休居士,直隸吳縣民籍,長洲縣(今屬蘇州市)人。嘉靖四十一年狀元及第,累官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為內(nèi)閣首輔。卒贈太師,謚文定。申時行生于明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年),其父申士章為一富商。祖父申乾將其自小過繼徐姓舅家,故幼時姓徐。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應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名舉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聯(lián)捷壬戌科會試第二十八名,廷試拔為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回歸本宗申姓。后受張居正提拔,曾任禮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萬歷十一年(1583年),張四維父喪丁憂三年,申時行代理內(nèi)閣首輔。萬歷十三年(1585年),張四維居喪將要期滿時病逝,申時行正式出任首輔。為政以維持局面、調(diào)和皇帝和御史等諫官之間矛盾為主要基調(diào);雖拯救不少觸怒皇帝者的性命,也因此被視為“首鼠兩端”。萬歷十九年(1591年),于擇立儲問題上在明神宗和言官之間試圖調(diào)和爭論,被言官參劾,辭官回蘇州閒居。晚號休休居士。卒于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贈太師,謚文定,賜葬吳山之陽。申時行于首輔任上開創(chuàng)“章奏留中”及“經(jīng)筵取消,改為進呈講義”;其本意雖為拯救雒于仁并讓不聽大臣講學的明神宗至少可以自己看點文字,這兩個慣例的養(yǎng)成都多少促成了萬歷怠政,并徹底切斷皇帝與大臣們交流的渠道。

人物簡介

維基
韓國楨(1535年—1589年),字柱甫,號洙泉,直隸蘇州府吳縣人,長洲縣民籍。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應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五名,萬歷二年(1574年)甲戌科會試第十名,登三甲第六十六名進士。萬歷八年(1580年)六月選授福建道試監(jiān)察御史,十一年正月與給事中馮露彈劾總督三邊兵部左侍郎高文薦,文薦革任閑住。十二年巡按江西,彈劾臨江府知府錢若賡杖斃二百余人,逮其下獄。十五年巡按直隸,十六年四月升大理寺右寺丞,轉左寺丞,十七年六月升右少卿,同年卒,享年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