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21,分22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法器
徽纆
憲綱
道揆
事守
繩檢
維綱
制則
方幅
王義
則度
道度
圖法
官紀(jì)
周索
《國語辭典》:法器  拼音:fǎ qì
1.具有修證佛法的根性,能行佛道的人。
2.僧道齋醮所需用具與樂器。如法劍、法盆、法鈴、法鼓與鐃、鈸、魚、罄等。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今日二月十五日開啟,眾僧動法器者,請夫人小拈香。」
《國語辭典》:徽纆  拼音:huī mò
捆綁犯人的繩索。唐。駱賓王〈在獄詠蟬詩。序〉:「仆失路艱虞,遭時徽纆。」
《國語辭典》:憲綱(憲綱)  拼音:xiàn gāng
法律條文?!逗鬂h書。卷四。孝和帝紀(jì)》:「市道小民,但且申明憲綱,勿因科令,加虐羸弱?!埂度龂萘x》第二二回:「操因緣眥睚,被以非罪;榜楚參并,五毒備至;觸情任忒,不顧憲綱。」
《國語辭典》:道揆  拼音:dào kuí
以義理度量事物產(chǎn)生的準(zhǔn)則。《孟子。離婁上》:「上無道揆也,下無法守也?!埂端问?。卷四三七。儒林列傳七。魏了翁》:「宜察時幾而共天命,尊道揆而嚴(yán)法守,集思廣益,汲汲圖之。」
《漢語大詞典》:事守
指應(yīng)當(dāng)遵守的法度。禮記·禮運:“ 杞 之郊也, 禹 也; 宋 之郊也, 契 也:是天子之事守也?!?鄭玄 注:“先祖法度子孫所當(dāng)守。” 孔穎達(dá) 疏:“ 杞 郊 禹 , 宋 郊 契 ,蓋是 夏 殷 天子之事; 杞 宋 是其子孫,當(dāng)所保守,勿使有失?!?/div>
《漢語大詞典》:繩檢(繩檢)
(1).約束。 唐 杜牧 《念昔游》詩之一:“十載飄然繩檢外,罇前自獻(xiàn)自為酬?!?宋 蘇洵 《養(yǎng)才》:“奇杰之士,常好自負(fù),疎雋傲誕,不事繩檢?!?清 褚人穫 《堅瓠三集·千字文題》:“ 明 韓襄毅 巡撫 江西 ,上車觀風(fēng),繩檢頗嚴(yán)?!?br />(2).規(guī)矩;法度。 宋 蘇軾 《謝王內(nèi)翰啟》:“奇文高論,大或出於繩檢;比聲協(xié)句,小亦合於方圓。” 明 唐順之 《萬古齋公傳》:“以繩檢自律,亦以繩檢律人?!?清 吳德旋 《書〈抱樸子〉后》:“故所著書辭,賤祿利,尚高節(jié),匡世謬,貴繩檢,其説美矣?!?清 薛福成 《〈寄龕文存〉序》:“蓋其聲光駿發(fā),非桐城繩檢所能束縛也?!?/div>
《漢語大詞典》:維綱(維綱)
(1).用以系物和提網(wǎng)的繩。亦指維系、保持。儀禮·大射:“司射西面命曰,中離維綱,揚觸梱復(fù),公則釋獲,眾則不與。”管子·禁藏:“法令為維綱,吏為網(wǎng)罟?!?尹知章 注:“維綱所以張也?!?span id="an6jdkj" class="book">《莊子·天運》:“天其運乎?地其處乎?日月其爭於所乎?孰主張是?孰維綱是?孰居無事推而行是?”
(2).綱紀(jì);法度。 漢 桓寬 鹽鐵論·刺復(fù):“夫維綱不張,禮義不行,公卿之憂也。”《后漢書·皇甫規(guī)傳》:“攝政之初,拔用忠貞,其餘維綱,多所改正。” 唐 韓愈 《董府君墓志銘》:“太師之平 汴州 ,年考益高,挈持維綱,鋤削荒纇,納之大和而已?!?章炳麟 《討滿洲檄》:“幕府總攝維綱,輯和宗族?!?/div>
《漢語大詞典》:制則(制則)
(1).法度。南史·王儉傳:“時朝儀草創(chuàng),衣服制則,未有定準(zhǔn)?!?br />(2).制定法度。 章炳麟 《與簡竹居書》:“中 唐 以來,禮崩樂壞,狂狡有作,自己制則而事不稽古?!?/div>
分類:法度定法
《國語辭典》:方幅  拼音:fāng fú
1.規(guī)矩法度?!侗笔?。卷七六。樊子蓋傳》:「今以二孫委公與衛(wèi)文升耳,宜選貞良宿德有方幅者教習(xí)之?!?br />2.公然?!端螘?。卷八三。吳喜傳》:「不欲方幅露其罪惡,明當(dāng)嚴(yán)詔切之,全自為其所。」
《漢語大詞典》:王義(王義)
指先王所立的法度。書·洪范:“無偏無陂,遵王之義?!?孫星衍 疏引 高誘 曰:“義,法也。” 漢 皇甫規(guī) 《女師箴》:“家有王義,室有嚴(yán)君,各有定位,陰陽是分?!?晉 杜預(yù) 《〈春秋經(jīng)傳集解〉序》:“采 周 之舊,以會成王義,垂法將來?!?/div>
《國語辭典》:則度(則度)  拼音:zé dù
法度?!端问?。卷三八三。虞允文傳》:「允文姿雄偉,長六尺四寸,慷慨磊落有大志,而言動有則度。」
分類:法度
《漢語大詞典》:道度
(1).經(jīng)過。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越地傳:“﹝ 秦始皇 ﹞東游之 會稽 ,道度 牛渚 ,奏 東安 。 東安 今 富春 、 丹陽 、 溧陽 、 鄣故 、 餘杭軻亭 南,東奏 槿頭 ,道度 諸暨 大越 ?!?br />(2).規(guī)律;規(guī)矩。 晉 葛洪 抱樸子·臣節(jié):“舉足則蹈道度,抗手則奉繩墨?!?晉 葛洪 抱樸子·行品:“步七曜之盈縮,推興亡之道度者,術(shù)人也。赴白刃而忘生,格兕虎於林谷者,勇人也。”
(3).指法度。 唐 張說 《為留守奏慶山醴泉表》:“《潛潭巴》曰:‘君臣和德,道度協(xié)中,則醴泉出?!?/div>
《漢語大詞典》:圖法(圖法)
(1).圖錄和法典。呂氏春秋·先識:“ 夏 太史令 終古 ,出其圖法,執(zhí)而泣之。” 章炳麟 《秦政記》:“要以著之圖法者,慶賞不遺匹夫,誅罰不避肺府,斯為直耳?!?br />(2).猶法度。 宋 曾鞏 《母薛氏追封漢國太夫人制》:“言為壼彝,動應(yīng)圖法,能教其子?!?/div>
分類:法度法典
《國語辭典》:官紀(jì)(官紀(jì))  拼音:guān jì
官吏的紀(jì)律?!缎绿茣>硪涣?。杜佑傳》:「神龍中,官紀(jì)蕩然,有司大集選者,既無闕員,則置員外官二千人?!挂卜Q為「官方」。
分類:任官法度
《漢語大詞典》:周索
(1). 周 代的法度。左傳·定公四年:“ 聃季 授土, 陶叔 授民……皆啟以 商 政,疆以 周 索?!?杜預(yù) 注:“疆理土地以 周 法。索,法也?!?唐 白居易 《禮部試策·第一道》:“若驅(qū)彼齊人,強以周索,牲盛布帛,必由己出;無乃物力有限,地宜不然?!?br />(2).泛指 中國 的法度。 清 趙翼 《于闐玉歌》:“豈知今日入版圖, 周 索新恢過 身毒 ?!?/div>
分類:中國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