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9詞典 1分類詞匯 18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泛 → 汎泛”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教民
(1).教育人民。論語·子路:“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2). 清 末泛稱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的 中國 人。 魯迅 《熱風(fēng)·隨感錄三十九》:“又一轉(zhuǎn)眼,便連他的影子,也同拳民時代的教民一般,竟犯了與眾共棄的大罪了?!?徐特立 《紀(jì)念“五四”對青年的希望》:“那時候,不僅外國人在 中國 犯了法可以不受 中國 法律的制裁,就連教民也仗著帝國主義的勢力為非作歹,法律不敢過問?!?/div>
《國語辭典》:西羌  拼音:xī qiāng
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居住在今四川、甘肅等地方。
《漢語大詞典》:連率(連率)
(1).連帥。古代十國諸侯之長。 唐 柳宗元 《梓人傳》:“外薄四海,有方伯連率?!?宋 王安石 《周秦本末論》:“制方伯、連率之職?!?br />(2). 新 朝官職名,相當(dāng)于太守。漢書·王莽傳中:“ 莽 以《周官》、《王制》之文,置卒正、連率、大尹,職如太守。”后漢書·馬援傳:“及 莽 敗, 援 兄 員 時為 增山 連率?!?李賢 注:“連率亦太守也。”后亦泛稱地方長官。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國宿國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公之桑梓,本於此地,再為連率,頻仍衣錦?!?br />(3).統(tǒng)帥;盟主。《梁書·元帝紀(jì)》:“粵以不佞,謬董連率,遠(yuǎn)惟國艱,不遑寧處?!?span id="ezs0ilg" class="book">《舊唐書·劉仁軌傳》:“臣蒙陛下曲重天奬,棄瑕録用,授之刺舉,又加連率?!?/div>
《漢語大詞典》:梵僧
古時泛稱域外來 華 的僧侶。法苑珠林卷五一:“夜中,有人見梵僧百餘,繞塔行道。”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八:“吾嘗夢梵僧告予曰:‘世且亂, 定光佛 再出世,子有難,能日誦千聲,可以免矣?!?span id="ib1byl3" class="book">《元史·世祖紀(jì)一》:“以梵僧 八合思八 為帝師,授以玉印,統(tǒng)釋教?!?明 王鏊 震澤長語·音律:“今梵僧咒雨則雨應(yīng),咒龍則龍見。華僧雖學(xué)其聲,而無驗(yàn)者?!?/div>
《漢語大詞典》:揚(yáng)越(揚(yáng)越)
亦稱“ 揚(yáng)粵 ”。 我國古族名。 百越 的一支。 戰(zhàn)國 至 魏晉 時為對 越 人的泛稱。其居地說法不一:一說因曾廣泛散布于古 揚(yáng)州 而得名,故亦以稱其居地;一說居 嶺 南;一說居 江 漢 一帶地區(qū)。 西周 末 周夷王 時, 楚 君 熊渠 曾興兵伐 庸 , 揚(yáng)越 ,至于 鄂 , 揚(yáng)越 之北疆 漢水 地區(qū)被兼并,后為 楚 所并, 楚 王 熊渠 封其子為 越章王 ,其封國當(dāng)即 揚(yáng)越 之故地。漢書·晁錯傳:“南攻 揚(yáng)粵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 揚(yáng)州 之 南越 也?!?/div>
《漢語大詞典》:毫相
佛教語。指如來三十二相之一的白毫相。佛藏經(jīng)·了戒品:“ 舍利弗 如來滅后,白毫相中百千億分,其中一分,供養(yǎng)舍利及諸弟子。 舍利弗 ,設(shè)使一切世間人皆共出家隨順法行,於白毫相百千億分不盡其一。”后亦泛稱佛相。 唐 韋皋 《再修成都府大圣慈寺金銅普賢菩薩記》:“儀合天表,制侔神工,蓮開慈顏,月滿毫相?!?宋 范成大 《下巖》詩:“不用苦求毫相現(xiàn),祇教長掛水簾看?!?清 趙翼 《舟泊圮光看盂蘭會放湖燈》詩:“盂蘭盆借佛毫相,放大光明豁沉冥?!?/div>
《國語辭典》:蠻子(蠻子)  拼音:mán zi
1.舊時北方人對南方人的賤稱。元。馬致遠(yuǎn)《青衫淚》第三折:「老虔婆和那蠻子設(shè)計(jì),送到相公一封書,說相公病危死了?!乖?。楊顯之《酷寒亭》第三折:「他屋里一個頭領(lǐng),罵我蠻子前,蠻子后?!?br />2.奴婢?!斗Q謂錄。卷三二。賤稱》:「郎仁寶七脩類稿云:『南子相貌鄙薄輕浮,皆類乎廝役,故稱奴婢為蠻子。』據(jù)此,則蠻子亦賤稱也。」
《漢語大詞典》:蠻氏(蠻氏)
(1).古國名。在今 河南省 臨汝縣 西南, 汝陽縣 東南。左傳·成公六年:“ 晉 伯宗 、 夏陽説 、 衛(wèi) 孫良夫 、 寧相 、 鄭 人、 伊雒之戎 、 陸渾 、 蠻氏 侵 宋 ,以其辭會也?!?span id="uqsm8qs" class="book">《呂氏春秋·精諭》:“ 晉 果使祭事先,因令 楊子 將卒十二萬而隨之,涉於 棘津 ,襲 聊阮 、 梁 、 蠻氏 ,滅三國焉?!?br />(2).古代寓言中的小國名。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 觸氏 ,國於蝸之右角者曰 蠻氏 ?!眳⒁姟?蠻觸 ”。
《國語辭典》:朝代  拼音:cháo dài
一姓帝王統(tǒng)治的時代?!都t樓夢》第一回:「其中家庭閨閣瑣事以及閒情詩詞倒還全備,或可適趣解悶,然朝代年紀(jì)地輿邦國,卻反失落無考?!?/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