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洞達(洞達)  拼音:dòng dá
通曉、明白。漢。王充《論衡。知實》:「孔子見竅睹微,思慮洞達,材智兼倍,強力不倦,超踰倫等!」
《分類字錦》:條暢洞達(條暢洞達)
王褒洞簫賦:條暢洞達,中節(jié)操兮;終詩卒曲,尚馀音兮。
《分類字錦》:街衢洞達(街衢洞達)
班固 西都賦 街衢洞達,閭閻且千。
分類:道路
《國語辭典》:通達(通達)  拼音:tōng dá
1.明白事理。《禮記。學記》:「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固?。韓愈柳子厚墓志銘〉:「子厚少精敏,無不通達?!?br />2.通暢無阻。如:「住在這里,可通達四方,交通極為便利?!?/div>
《漢語大詞典》:識達(識達)
(1).有識見,能洞達事理。三國志·魏志·鄧哀王沖傳:“ 沖 仁愛識達,皆此類也。凡應罪戮,而為 沖 微所辨理,賴以濟宥者,前后數(shù)十?!?span id="jzpftnf" class="book">《晉書·李雄載記》:“每周旋鄉(xiāng)里,識達之士皆器重之?!?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上:“ 杜如晦 聰明識達,王佐才也?!?br />(2).識鑒并洞達。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治家:“如有聰明才智,識達古今,正當輔佐君子,助其不足?!?明 李時勉 《〈東里續(xù)集〉序》:“先生博學而育智,端敏而寬厚,識達事體,不矜己傲物?!?/div>
《漢語大詞典》:禪悟(禪悟)
謂洞達禪理。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六:“﹝ 廬江 孫 嘯壑 ﹞《夜吟》云:‘有燈相對好吟詩,準擬今宵睡更遲;不道興長油已沒,從今打點未乾時。’余愛其末句,頗近禪悟,故録之。” 清 鈕琇 觚賸續(xù)編·妙霓:“迨乎塵勞欲息,禪悟已深,預示冥期,遂游浄域?!?徐自華 《巢南來書問何久不作詩口占答之》:“詩心近覺能禪悟,傲骨拼教與俗違?!?/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