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366,分92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濟活
給濟
日濟
不濟事
濟成
經(jīng)濟學
濟蹌
固濟
夕濟
濟文
濟農(nóng)
濟岱
半濟
登濟
濟身
《漢語大詞典》:濟活(濟活)
救活。東觀漢記·趙熹傳:“ 建武 二十六年,上延集內(nèi)戚,宴會諸夫人,各前言為 趙熹 所濟活,上甚嘉之。”南史·魯悉達傳:“時兵荒,都下及 上川 餓死者十八九,有得存者,皆攜老幼以歸焉, 悉達 所濟活者甚眾?!?唐 司空圖 《丁巳重陽》詩:“亂來已失耕桑計,病后休論濟活心。”
分類:救活
《漢語大詞典》:給濟(給濟)
供給接濟。三國志·吳志·全琮傳:“是以中州士人避亂而南,依 琮 居者以百數(shù), 琮 傾家給濟,與共有無,遂顯名遠近。”
分類:供給接濟
《駢字類編》:日濟(日濟)
嵇康養(yǎng)生篇:守之以一,養(yǎng)之以和。和理日濟,同于大順。
《國語辭典》:不濟事(不濟事)  拼音:bù jì shì
1.不中用;不頂事?!段饔斡洝返谖迦兀骸改瞧抛拥溃骸壕陀兴幰膊粷?。』」《老殘游記》第一六回:「封侯不濟事,要有錢才能辦事呀!」
2.重病無救?!秲号⑿蹅鳌返谌兀骸改憧旒胰チT!你們老奶奶子不濟事兒咧!」
3.成不了事。《北齊書。卷二一。列傳。高乾》:「高都督純將漢兒,恐不濟事?!埂端疂G傳》第一一回:「眼見得又不濟事。不如趁早,天色未晚,取了行李,只得往別處去尋個所在?!?/div>
《漢語大詞典》:濟成(濟成)
相助促成。后漢書·盧植傳:“及車騎將軍 皇甫嵩 討平 黃巾 ,盛稱 植 行師方略, 嵩 皆資用規(guī)謀,濟成其功?!?/div>
分類:相助促成
《國語辭典》:經(jīng)濟學(經(jīng)濟學)  拼音:jīng jì xué
一門對產(chǎn)品和服務的生產(chǎn)、分配以及消費進行研究的社會科學。但一般亦有以宏觀觀點探討有關經(jīng)濟成長、循環(huán)、就業(yè)、貿(mào)易方面等問題。
《漢語大詞典》:濟蹌(濟蹌)
儀容敬慎貌。濟,通“ 齊 ”。語出《詩·小雅·楚茨》:“濟濟蹌蹌,絜爾牛羊?!?清 王韜 《淞濱瑣話·田荔裳》:“賓客濟蹌,冠裳畢集。向時納女,遠不能及?!?/div>
分類:儀容敬慎
《漢語大詞典》:固濟(固濟)
粘結。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三·五色石脂:“此物性粘,固濟爐鼎甚良?!?/div>
分類:粘結
《駢字類編》:夕濟(夕濟)
唐 盧照鄰 奉使益州至長安發(fā)鐘陽驛 夕濟幾潺湲,晨登每惆悵。
《韻府拾遺 文韻》:濟文(濟文)
蜀志郤正傳:齊隸拊髀以濟文。注:謂孟嘗君,田文下坐客能作雞鳴,以濟其厄也。
《漢語大詞典》:濟農(nóng)(濟農(nóng))
漢語“親王”的蒙古語譯音。也寫作吉囊、吉能。意為“副王”或“副汗”。 明 代 蒙古 貴族首領稱號之一。一般由汗王的兄弟或兒子充任。 明 宣德 八年(公元1433年) 脫脫不花 被立為 岱總汗 后,以其弟 阿噶巴爾濟 為濟農(nóng)輔政。至 清 代,凡任 伊克昭盟 盟長者均有此稱,其它 蒙古 各部貴族則不再使用這一稱號。《清會典事例·理藩院·封爵》:“ 天聰 七年,長子 巴達禮 授濟農(nóng)襲 圖什業(yè)圖汗 。”
《駢字類編》:濟岱(濟岱)
王粲贈蔡子篤詩見江行下。
《駢字類編》:半濟(半濟)
魏志郭淮傳:備欲渡漢水來攻,諸將議欲依水為陣以拒之,淮曰:此示弱而不足以挫敵,非算也。不如遠水為陣,引而致之,半濟而后擊,備可致也。北史魏昭成帝紀:二十一年,閼頭部人多叛,懼而東走渡河,半濟而冰陷。唐書郭晞傳:子儀遣晞率徒兵五千、騎五百襲虜晞以兵寡不進,須暮,賊半濟,乃擊,斬首五千級。五代史范延光傳:延光反,高祖以楊光遠為招討使引兵自滑州渡胡梁攻之,誘銳等渡河,半濟而擊之,兵多溺死。
《漢語大詞典》:登濟(登濟)
登上,渡過。 晉 郭璞 《〈山海經(jīng)〉序》:“ 穆王 駕八駿之乘,右服盜驪,左驂騄耳, 造父 為御, 犇戎 為右,萬里長騖,以周歷四荒,名山大川,靡不登濟?!?/div>
分類:渡過
《漢語大詞典》:濟身(濟身)
謂使有益于自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諧隱:“大者興治濟身,其次弼違曉惑?!?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雜藝:“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先王所以觀德?lián)褓t,亦濟身之急務也?!?/div>
分類:有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