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淡 → 澹淡”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素心人
心地純潔、世情淡泊的人。 晉 陶潛 《移居》詩之一:“聞多素心人,樂與數(shù)晨夕。” 清 李漁 《慎鸞交·贈妓》:“難輕信,只怕榮華能變素心人?!?孫世偉 《次小柳和樸庵見貽韻》:“回首素心人已去,瑤華端不隔詩盟。” 蘇曼殊 《碎簪記》:“吾每日以‘勛爵勛爵,入閣入閣’諸名詞見累,正欲得素心人一談耳。”
《國語辭典》:平淡  拼音:píng dàn
1.平常無奇。南朝梁。鐘嶸《詩品。卷中。晉弘農(nóng)太守郭璞詩》:「憲章潘岳,文體相暉,彪炳可玩。始變中原平淡之體,故稱中興第一?!埂秲号⑿蹅鳌返谝痪呕兀骸柑煜碌穆斆骱脛偃耍蟾哦际强戳耸ベt的庸行學(xué)問,覺得平淡,定要再高一層,轉(zhuǎn)弄到流為怪癖。」
2.比喻人平和淡泊。如:「他為人平淡,謝絕一切交際應(yīng)酬?!埂稌x書。卷六七。列傳。郗鑒》:「彥輔道韻平淡,體識沖粹。」
《國語辭典》:漠然  拼音:mò rán
1.寂靜無聲。《莊子。天道》:「老子漠然不應(yīng)?!?br />2.不關(guān)心、不相關(guān)或無知覺。《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眾朋友多來吊唁,就中便有說著會試一事的,燦若漠然不顧。」
《漢語大詞典》:晚食
(1).晚餐。 南朝 梁 沈約 《述僧中食論》:“故推此晚食,併置中前,自中之后,清虛無事?!?span id="anfbohe" class="book">《南史·齊明帝紀》:“太官進御食,有裹蒸,帝十字畫之,曰:‘可四片破之,餘充晚食?!?br />(2).戰(zhàn)國策·齊策四:“ 斶 ( 顏斶 )愿得歸,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娛?!敝^饑而后食,其味比于食肉。后用為甘于淡泊之典。 宋 王安石 《寄吳氏女子》詩:“膏粱以晚食,安步而車軿?!?宋 朱熹 《公濟惠山蔬四種并以佳篇來貺因次其韻·芹》:“晚食寧論肉,知君薄世榮?!?/div>
《漢語大詞典》:安恬
(1).安然恬靜。 宋 陶谷 清異錄·酒漿:“﹝ 法常 ﹞嘗謂同志云:‘酒天虛無,酒地綿邈,酒國安恬,無君臣貴賤之拘,無財利之圖,無刑罰之避,陶陶焉,蕩蕩焉,其樂可得而量也?!?明 張居正 《答楚按院雷信庵》:“ 楚 民咸獲安恬之利,公之造福於 楚 人,所宜世世而俎豆之者也。” 瞿秋白 《餓鄉(xiāng)紀程》十二:“炸爆洪聲,震天動地,槍林彈雨,硫煙迷悶的新環(huán)境,立刻便震驚了‘東方稚兒’安恬靜寂的‘偽夢’?!?br />(2).淡泊,不追求名利。資治通鑒·唐中宗景龍元年:“ 相王 寬厚謹恭,安恬好讓,故經(jīng) 武 韋 之世,竟免於難?!?宋 梅堯臣 《依韻和不疑寄杜挺之以病雨止冷淘會》:“嗟嗟勿復(fù)問,安恬固無媿?!?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九:“先 文康公 嘗有詩云:‘平生趣操號安恬,退亦怡然進不貪?!?br />(3).滿不在乎,坦然。 宋 葉適 《晉元帝廟記》:“方 王敦 篡勢已成,舉朝不悟,尚安恬自若。”
《漢語大詞典》:虛襟
(1).虛懷,虛心。晉書·姚興載記下:“太子詹事 王周 亦虛襟引士,樹黨東宮。”《魏書·高道悅傳》:“是以置鼓設(shè)謗,爰自曩日;虛襟博聽,義屬今辰?!?span id="cvna6m5" class="book">《隋書·辛德源傳》:“ 齊 尚書僕射 楊遵彥 、殿中尚書 辛術(shù) 皆一時名士,見 德源 ,并虛襟禮敬,因同薦之於 文宣帝 ?!?唐 賀遂亮 《贈韓思彥》詩:“欲交天下士,未面已虛襟?!?br />(2).淡泊的胸懷。 明 顧夢游 《夜投祖堂勗公房》詩:“老僧具客主,入夜披虛襟?!?/div>
《國語辭典》:清淡  拼音:qīng dàn
1.恬淡寡欲。《南史。卷三十一。張裕傳》:「宋明帝每見緒,輒嘆其清淡。」也作「清?!?。
2.安靜、清靜。《紅樓夢》第四十二回:「太夫人并無別癥,不過偶感一點風(fēng)涼,究竟不用吃藥,不過略清淡些,暖著一點兒就好了?!?br />3.淡雅、不濃艷。宋。石延年〈春陰〉詩:「柳色低迷先作暗,水光清淡卻生寒?!?br />4.食物菜肴等含油脂不多。《紅樓夢》第五十四回:「我吃些清淡的罷。」《文明小史》第八回:「我正苦在城里的時候,被肥魚大肉吃膩了肚腸,卻來借此清淡幾時也好?!?br />5.不景氣、營業(yè)數(shù)額少。如:「生意清淡」。《文明小史》第三十四回:「再說毓生在濟寧州開了這個書鋪,總覺生意清淡?!?br />6.貧瘠、不富足?!度辶滞馐贰返诎嘶兀骸竿ㄕ臼莻€清淡衙門,家兄在那里浮沉著,絕不曾有甚么建白,卻是事也不多?!挂沧鳌盖邋!?。
《國語辭典》:恬?! ?span id="ph6ewoq" class='label'>拼音:tián dàn
心境安然淡泊,不慕名利。漢。王充《論衡。自紀》:「充性恬澹,不貪富貴,為上所知,拔擢越次?!挂沧鳌柑竦?。
分類:清靜淡泊
《漢語大詞典》:遺安(遺安)
后漢書·逸民傳·龐公:“﹝ 龐公 ﹞因釋耕於壟上,而妻子耘於前。 表 指而問曰:‘先生苦居畎畝而不肯官祿,后世何以遺子孫乎?’ 龐公 曰:‘世人皆遺之以危,今獨遺之以安;雖所遺不同,未為無所遺也?!焙笏煲杂枳訉O以德,使其淡泊自守,安寧無事為“遺安”。 宋 姜夔 《以長歌意無極好為老夫聽為韻奉別沔鄂親友》詩之三:“無庸垂罄嗟,遺安 鹿門 意?!?元 成廷圭 《寄靜逸處士顧仲庸》詩:“ 楊子 暮年空識字, 龐公 早歲已遺安?!?span id="l0zr2nf" class="book">《歧路燈》第一回:“萬事無如愛子真,遺安煞是費精神?!?/div>
《漢語大詞典》:簡淡(簡淡)
簡樸淡泊。南史·謝弘微傳:“ 弘微 與 瑯邪 王惠 、 王球 并以簡淡稱?!?宋 陸游 《幽興》詩:“身閑詩簡淡,心靜夢和平?!?span id="q67j7qn" class="book">《明史·都勝傳》:“歷任五十七年,所處皆膏腴地,而自奉簡淡,日食止豆腐,時因以為號?!?/div>
分類:簡樸淡泊
《漢語大詞典》:枯淡
(1).指樸素淡泊的生活。 宋 黃庭堅 《謝榮緒割獐見貽》詩之二:“二十餘年枯淡過,病來筯下劇甘肥。”宋史·儒林傳六·鄭樵:“平生甘枯淡,樂施與。”《醒世恒言·佛印師四調(diào)琴娘》:“他今在空門枯淡,必有恨我之意?!?郁達夫 《和劉大杰〈秋興〉》:“舊夢豪華已化煙,漸趨枯淡入中年?!?br />(2).質(zhì)樸平淡。多指詩文風(fēng)格。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五柳先生下》:“予觀古今詩人,惟 韋蘇州 得其清閑,尚不得其枯淡?!?清 黃宗羲 《〈呂勝千詩集〉題辭》:“古者才人逸士,或寄傲於山川,或移情於花鳥。向使逐物而流,中藏汨然,其詩必中邊枯淡?!?林紓 《國朝文序》:“經(jīng)生之文樸,往往流入於枯淡;史家之文,則又隳突恣肆,無復(fù)規(guī)檢:二者均不足以明道?!?/div>
《國語辭典》:朝隱(朝隱)  拼音:cháo yǐn
身在朝廷而恬靜淡薄,有如隱退?!段倪x。夏侯湛。東方朔畫贊》:「染跡朝隱,和而不同?!埂逗鬂h書。卷五九。張衡傳》:「庶前訓(xùn)之可鉆,聊朝隱乎柱史?!?/div>
《國語辭典》:沖淡(沖淡)  拼音:chōng dàn
1.謙虛淡泊。《晉書。卷九一。儒林傳。杜夷傳》:「夷清虛沖淡,與俗異軌。」《儒林外史》第三六回:「他襟懷沖淡,上而伯夷、柳下惠,下而陶靖節(jié)一流人物?!挂沧鳌笡_澹」。
2.把事情的嚴重性刻意淡化。
《漢語大詞典》:苦淡
(1).謂生計貧困清苦。 宋 范仲淹 《與朱氏書》:“雖清貧,但身安為重,家間苦淡,士之常也,省去冗口可矣?!?br />(2).指情性淡泊。 明 唐順之 《〈聲承集〉序》:“ 漸齋子 以其真率苦淡之節(jié),而使海內(nèi)高士爭慕與之游。”
《漢語大詞典》:恬曠(恬曠)
淡泊曠達。 晉 張華 《答何劭》詩之一:“恬曠苦不足,煩促每有餘?!?唐 白居易 《昭國閑居》詩:“平生尚恬曠,老大宜安適?!?宋 曾鞏 《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節(jié)推》詩:“子遺萬事遂恬曠,我繫一官常侷促?!?清 鈕琇 觚賸續(xù)編·月涵:“ 吳興 董説 字 若雨 ,華閥懿孫,才情恬曠?!?/div>
分類:淡泊曠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