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37
典故
1
詞典
9
分類詞匯
21
其它
6
共21,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虛無
虛明
猖狂
漠然
虛靜
至清
守玄
空意
虛遠
凝虛
神虛
清玄
虛恬
沖高
虛簡
《國語辭典》:
虛無(虛無)
拼音:
xū wú
1.太空、天空。唐。
柳宗元
〈
省試觀慶云圖
〉詩:「高標連汗漫,迥望接虛無?!?br />2.道家指道的空靈本體。《淮南子。精神》:「虛無者,道之所居也?!埂稘h書。卷六二。司馬遷傳》:「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div>
分類:
虛無
空無所有
道家
天
空無
盲目
想象
荒誕無稽
家用
清靜
清虛
否定
理想
排斥
本體
包容
萬物
《國語辭典》:
虛無主義(虛無主義)
拼音:
xū wú zhǔ yì
1.哲學上主張否定一切事物的可能性,真理或真知不可得而有,知識上的真?zhèn)?、道德上的善惡,沒有客觀的效驗,也沒有普遍的標準,稱為「虛無主義」。
2.政治上指一種激烈的革命思想。源于十九世紀的俄國,否定一切政治的權威,主張澈底改革社會制度,使各階級歸于平等,個人有絕對的自由,以破壞現(xiàn)有一切政治、社會組織為宗旨。
分類:
德國
唯心主義
哲學家
意志
《國語辭典》:
虛明(虛明)
拼音:
xū míng
1.心。南朝梁。任昉〈
王文憲集序
〉:「非虛明之絕境,不可窮者?!?br />2.空明。宋。
蘇軾
〈
碧落洞
〉詩:「幽龕入窈窕,別戶穿虛明。」
分類:
空明
內心
清澈
清虛
清澈明亮
明亮
純潔
《國語辭典》:
猖狂
拼音:
chāng kuáng
1.狂妄胡為?!肚f子。山木》:「不知義之所適,不知禮之所將,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埂段倪x。揚雄。趙充國頌》:「先零猖狂,侵漢西疆?!?br />2.形容氣勢猛烈。唐。
元稹
〈
有酒
〉一○章之八:「陰火然兮眾族沸渭,颶風作兮晝夜猖狂。」《水滸傳》第六六回:「班毛老子,猖狂燎盡白髭須?!?/div>
分類:
猖狂
狂妄
狂亂
清虛
隨心所欲
氣勢
思想
放肆
勢猛
自守
猛烈
感情
境界
文章
束縛
激蕩
奔放
《國語辭典》:
漠然
拼音:
mò rán
1.寂靜無聲?!肚f子。天道》:「老子漠然不應?!?br />2.不關心、不相關或無知覺?!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六:「眾朋友多來吊唁,就中便有說著會試一事的,燦若漠然不顧?!?/div>
分類:
漠然
寂靜
冷淡
清虛
茫然
寂靜貌
無涯
淡泊
涯際
不關心
所知
知覺
《國語辭典》:
虛靜(虛靜)
拼音:
xū jìng
內心恬淡寂靜。《莊子。天道》:「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埂侗笔?。卷六四。韋孝寬傳》:「晚年虛靜,唯以體道會真為務?!?/div>
分類:
虛靜
清虛
寧靜
恬靜
《漢語大詞典》:
至清
(1).過于清澈;極其清澈。 漢
東方朔
《答客難》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唐
劉長卿
《送鄭說之歙州謁薛侍郎》
詩:“俗變人難理,江傳水至清。”
(2).謂上升到天庭。清,太清,指天庭。
《楚辭·遠游》
:“超無為以至清兮,與泰初而為鄰。” 王逸 注:“登天庭也。”一說,至清,謂“俟時之清”。見 清 王夫之
《
楚辭通釋
》
卷五。
(3).極其清虛的境界。即天庭。
《淮南子·精神訓》
:“契大渾之樸,而立至清之中?!?/div>
分類:
過于
上升
清澈
清虛
天庭
境界
太清
《漢語大詞典》:
守玄
保持清虛玄靜。 三國 魏
嵇康
《卜疑》
:“寧如 老聃 之清浄微妙,守玄抱一乎?” 三國 魏
卞蘭
《座右銘》
:“不為福先,不與禍鄰,守玄執(zhí)素,無亂大倫。”
分類:
保持
清虛
《漢語大詞典》:
空意
清虛的心境。 南朝 宋 鮑照
《觀漏賦》
:“恆證古而秉心,抱空意其如玉?!?/div>
分類:
清虛
心境
《漢語大詞典》:
虛遠(虛遠)
(1).清虛超逸。
《
南史·袁粲傳
》
:“ 粲 負才尚氣,愛好虛遠,雖位任隆重,不以事務經懷。”
《
南史·文學傳·劉緩
》
:“ 縚 弟 緩 字 含度 ,為 湘東王 中録事。性虛遠,有氣調,風流迭宕,名高一府?!?br />(2).博大高遠。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
:“公道識虛遠,表里融通,淵然萬頃,直上千仞?!?br />(3).玄虛而不切實際。 明
宋濂
《六經論》
:“ 秦 漢 以來,心學不傳,往往馳騖於外,不知六經實本於吾之一心,所以高者涉於虛遠而不返,卑者安於淺陋而不辭?!?/div>
分類:
玄虛
清虛
博大
大高
超逸
高遠
不切實際
《漢語大詞典》:
凝虛
道家謂清虛無慮的得道境界。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學賦》
:“遂乃凝虛斂一,守仙閉方,智寂術盡,魄兀心亡?!?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魏書·尉元傳》:“夫大道凝虛,至德沖挹,故后王法玄猷以御世,圣人崇謙光而降美。”
分類:
道家
清虛
虛無
無慮
得道
道境
境界
《漢語大詞典》:
神虛
(1).謂心神清虛。 三國 魏
嵇康
《釋私論》
:“夫氣靜神虛者,心不存乎矜尚;體亮心達者,情不繫於所欲?!?唐
王勃
《九成宮東臺山池賦》
:“指山楹而思逸,懷水鏡而神虛?!?唐
宋之問
《秋蓮賦》
:“仰仙游而德澤,縱玄覽而神虛。”
(2).精神虛弱。
《
白雪遺音·嶺兒調·日落黃昏
》
:“四更里明月照紗窗,噓的奴神虛膽怯,勾引起無影的想思。”
《野叟曝言》
第十六回:“ 又李 外感內傷病已俱去,只是神虛力弱,氣乏心嘈?!?/div>
分類:
精神
心神
神清
虛弱
清虛
《漢語大詞典》:
清玄
(1).清虛玄妙。 漢
王粲
《七釋》
:“潛虛丈人,違世遁世,恬淡清玄,渾沌湻樸。”
《藝文類聚》
卷五八引 晉
傅玄
《硯賦》
:“含沖德之清玄。”
(2).清新精妙。
《
后漢書·祭祀志上
》
“天地共犢,餘牲尚約” 劉昭 注引
《
三輔黃圖
》
:“牲欲繭栗,味尚清玄?!?鄭振鐸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
第十一章一:“如珠的好句,都是未之前見的。此種韶秀清玄的風格,也是未之前見的?!?br />(3).指天,天空。 唐
劉禹錫
《有獺吟》
:“有獺得嘉魚,自謂天見憐。先祭不敢食,捧鱗望清玄?!?/div>
分類:
清新
清虛
天
精妙
玄妙
《漢語大詞典》:
虛恬
清虛恬淡。 晉
張華
《答何劭》
詩之二:“自予及有識,志不在功名;虛恬竊所好,文學少所經。” 晉
庾闡
《衡山》
詩:“寂坐挹虛恬,運目情四豁?!?/div>
分類:
清虛
恬淡
《漢語大詞典》:
沖高(沖高)
亦作“沖高”。 清虛高尚。
《
后漢書·荀彧傳
》
:“況君奇謨拔出,興亡所係,可專有之邪?雖慕 魯連 沖高之跡,將為圣人達節(jié)之義乎!”
分類:
清虛
高尚
《漢語大詞典》:
虛簡(虛簡)
淡泊寡欲;清虛簡約。
《
晉書·周馥傳
》
:“ 馥 有二子: 密 矯 。 密 字 泰玄 ,性虛簡,時人稱為清士?!?span id="tre16fx" class="book">《
晉書·范寧傳
》:“道尚虛簡,政貴平靜?!?/div>
分類:
淡泊
寡欲
清虛
簡約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