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5
詞典
1
分類詞匯
14
分類詞匯
火浴
焚骨
化煉
舍利
茶毗
阇維
身塔
佛舍利
烏魚
執(zhí)薪
骨灰塔
骨灰壇
骨壇
潵骨池
《漢語大詞典》:
火浴
火化。 清
黃宗羲
《清化唯岑嶾禪師塔銘》
:“且從容約誓,火浴之后,揚(yáng)灰湖水?!眳⒁姟?火化 ”。
分類:
火化
《國語辭典》:
火化
拼音:
huǒ huà
1.以火煮物,變生為熟。《禮記。禮運(yùn)》:「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shí),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
2.火葬。宋。洪邁《容齋續(xù)筆。卷一三。民俗火葬》:「自釋氏火化之說起,于是死而焚尸者所在皆然。」
分類:
火化
焚燒
冶煉
火葬
丁部
《漢語大詞典》:
焚骨
指火化。 宋
張耒
《奉先寺》
詩:“秩卑焚骨不作塚,青石浮屠當(dāng)丘壠?!?明
高啟
《魏夫人宋氏墓志銘》
:“江多蛟龍,性惡尸,以柩渡,虞有變,宜焚骨歸也?!?/div>
分類:
火化
《漢語大詞典》:
化煉(化煉)
火化。 清 黃六鴻
《?;萑珪そ甜B(yǎng)·立義塜》
:“向有樂善官紳,軫念骸骨拋棄,命僧收檢化煉?!?/div>
分類:
火化
《國語辭典》:
舍利
拼音:
shè lì
佛教修行者遺體焚化之后,所結(jié)成的珠狀或塊狀的顆粒。其色有三種,骨為白舍利,發(fā)為黑舍利,肉為赤舍利。為梵語?arīra的音譯。它象徵修行者在戒、定、慧的成就。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一。迦畢試國》:「曷邏怙羅恐王珍貴舍利,追悔前恩,疾往伽藍(lán),登窣堵波,至誠所感,其石覆缽自開,安置舍利,已而疾出,尚拘衣襟?!埂段饔斡洝返诎嘶兀骸阜派崂猓瑵M空有白虹四十二道,南北通連?!挂卜Q為「舍利子」。
分類:
舍利
梵語
契丹
意譯
管軍
頭目
釋迦牟尼
遺體
火化
堅(jiān)硬
狀物
《國語辭典》:
茶毗
拼音:
chá pí
梵語jh?。穑椋簦岬囊糇g。意為焚燒、火葬。原為印度葬法之一。在中國專指出家人圓寂后的火葬。茶、荼二字音、形皆近似,故「茶毗」也作「荼毗」。
分類:
佛教語
梵語
語音
音譯
焚燒
僧
尸體
火化
《漢語大詞典》:
阇維(闍維)
梵語。指人死后火化。 晉 法顯
《
佛國記
》
:“火然之時(shí),人人敬心,各脫上服及羽儀傘蓋,遙擲火中,以助闍維?!?span id="9kjnsbv" class="book">《
景德傳燈錄·釋迦牟尼
》:“請尊三昧火,闍維金色身?!?明
宋濂
《凈慈禪寺第七十六代住持無旨禪師授公碑銘》
:“龕留七日,顏貌不變。用闍維法從事,齒牙貫珠不壞。”
分類:
梵語
火化
《漢語大詞典》:
身塔
僧塔。為僧人埋骨之所。有真身塔(肉身塔)、灰身塔(火化后以灰身立塔安葬)和舍利塔(僅取高僧火化后的舍利立塔供養(yǎng))之別。 唐
王維
《大唐大安國寺故大德凈覺禪師碑銘序》
:“身塔不出 虎溪 ,淚碑有同 羊峴 。” 唐
元稹
《僧如展及韋載同游碧澗寺后展公長逝徒以四韻為識》
:“重吟前日‘他生’句,豈料踰旬便隔生!會擬一來身塔下,無因共繞寺廊行?!?/div>
分類:
僧
真身
身塔
肉身
火化
安葬
舍利
高僧
供養(yǎng)
《國語辭典》:
佛舍利
拼音:
fó shè lì
釋迦牟尼佛火化后,一粒粒的靈骨?!段簳?。卷一一四。釋老志》:「于后百年,有王阿育,以神力分佛舍利,役諸鬼神,造八萬四千塔,布于世界皆同日而就。」
分類:
佛舍利
釋迦牟尼
遺體
火化
狀物
《國語辭典》:
烏魚(烏魚)
拼音:
wū yú
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條鰭亞綱鯔形目。體形圓長,頭背略扁平,眼皮厚,體長三十至八十公分,多生于咸淡水交界的河口,亦可由人養(yǎng)殖。每年冬季洄游至臺灣南部西岸產(chǎn)卵,臺灣特產(chǎn)烏魚子即為此魚的卵巢。也稱為「烏頭」、「烏鱧」。
分類:
魚名
白魚
魚躍
火化
《漢語大詞典》:
執(zhí)薪(執(zhí)薪)
謂舉行火化。 明
陶宗儀
《
輟耕錄·與妓下火文
》
:“妾死在旦夕,卿須自執(zhí)薪?!?/div>
分類:
行火
火化
《國語辭典》:
骨灰塔
拼音:
gǔ huī tǎ
存放死人火化后骨灰的靈塔。
分類:
存放
死人
人火
火化
骨灰
《國語辭典》:
骨灰壇(骨灰壇)
拼音:
gǔ huī tán
存放死人火化后骨灰的壇子。
分類:
存放
死人
人火
火化
骨灰
壇子
《國語辭典》:
骨壇(骨壇)
拼音:
gǔ tán
將尸體火化后,用以裝盛骨灰遺骸的容器。
分類:
尸體
火化
骨灰
遺骸
容器
《漢語大詞典》:
潵骨池
舊時(shí)火化場里供撒骨灰的池子。
《水滸傳》
第二六回:“﹝ 何九叔 ﹞把火挾去揀兩塊骨頭,損去側(cè)邊,拿去潵骨池內(nèi)只一浸,看那骨頭酥黑?!?/div>
分類:
火化
骨灰
池子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