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30
詞典
1
分類詞匯
29
共29,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佩服
謹記
穩(wěn)記
慎志
書紳
謹識
銘佩
銘刻
謹志
牢記
銘記
篆銘
切記
刻記
銜佩
《國語辭典》:
佩服
拼音:
pèi fu
敬仰欽服?!独蠚堄斡洝返诹兀骸笇衣勚琳摚緲O佩服;今日之說則更五體投地。」《文明小史》第四九回:「黃撫臺先開口:『老兄久居香港,于中外交涉一切,熟悉得很,兄弟佩服之至?!弧?/div>
分類:
佩帶
銘記
佩服
佩飾
遵循
牢記
衣服
服膺
欽佩
信服
《國語辭典》:
謹記(謹記)
拼音:
jǐn jì
1.牢記。如:「謹記教訓」?!段拿餍∈贰返谌呋兀骸改秸犃耍斢浽谛?。」
2.恭敬慎重地寫下。清。阮?!此膸煳词諘刻嵋颉担骸傅拦舛耆罡V斢洝!?/div>
分類:
牢記
慎重
重地
《漢語大詞典》:
穩(wěn)記(穩(wěn)記)
猶牢記。 謝覺哉
《記住過去創(chuàng)造未來》
:“已解放的人民,他們也穩(wěn)記著過去的仇恨,絕不讓那些壞制度壞分子復(fù)活,重新把枷鎖加在他們的頸上?!?/div>
分類:
牢記
《漢語大詞典》:
慎志
牢記。 清
蒲松齡
《
聊齋志異·丐仙
》
:“從此別矣。有所囑,慎志勿忘:君壽不永,明日速避 西山 中,當可免?!?/div>
分類:
牢記
《國語辭典》:
書紳(書紳)
拼音:
shū shēn
語本《論語。衛(wèi)靈公》:「子張書諸紳?!顾?。邢炳。疏:「紳,大帶也。子張以孔子之言,書之紳帶,意其佩服無忽忘也。」把重要的話或事,寫在衣服的大帶上以示不忘。《文選。江淹。雜體詩。嵇中散》:「寫懷良未遠,感贈以書紳?!?/div>
分類:
牢記
帶上
他人
為書
《漢語大詞典》:
謹識(謹識)
(1).鄭重記敘。 宋
汪藻
《〈蘇魏公集〉原序》
:“今乃盡得其書讀之,可謂幸矣。故謹識其端,而歸其書於 蘇氏 。”
(2).謂牢記于心。 明
范景文
《先母馬宜人行述》
:“爾高王父以清白吏顯於 郯 ,其謹識之?!?br />(3).鄭重封識。 宋 郭彖
《
睽車志
》
卷一:“問怪所從來,令書其后以對,已乃篩灰其下,扃鐍謹識而出?!?/div>
分類:
鄭重
牢記
記敘
《國語辭典》:
銘佩(銘佩)
拼音:
míng pèi
感恩不忘。南朝梁。
江淹
建平王謝玉環(huán)刀等啟
:「垂光既深,銘佩更積,不任下情。」唐。杜甫〈送重表侄王砅評事使南?!翟姡骸钙埢畹浇袢眨判你懪謇?。」
分類:
感念
欽佩
牢記
《國語辭典》:
銘刻(銘刻)
拼音:
míng kè
1.雕、刻鏤。如:「他正在銘刻一尊觀音像?!?br />2.牢記。南朝宋。
何承天
〈
安邊論
〉:「素所服習,銘刻由己。」
分類:
銘刻
金石
牢記
器物
感念
鑄造
鐫刻
刻文
文字
圖案
《漢語大詞典》:
謹志(謹誌)
(1).謂牢記于心;鄭重地記住。
《
荀子·臣道
》
:“是人臣之論也,吉兇賢不肖之極也,必謹志之而慎自為擇取焉,足以稽矣?!?楊倞 注:“志,記也。言必謹記此四臣之安危,而慎自擇取,則足以稽考用臣也?!?元
黃溍
《白云許先生墓志銘》
:“一事一物可為博聞多識之助者,必謹志之?!?清
陳儀
《方太夫人九十壽序》
:“若所聞 黃山 云海之奇,其趨操可睹矣。余聞而謹志之?!?br />(2).慎守其志。 唐
黃滔
《福州雪峰山故真覺大師碑銘并序》
:“自王父而下,皆友僧親佛,清靜謹志。”
碑志結(jié)束用語。謂恭謹記述。 明
章懋
《松坡府君壙志》
:“號慕隕絶,昊天罔極,嗚呼痛哉! 懋 泣血謹誌?!?/div>
分類:
碑志
結(jié)束
慎守
牢記
恭謹
鄭重
記述
重地
地記
記住
《國語辭典》:
牢記(牢記)
拼音:
láo jì
牢牢地記住、切實記住。如:「牢記在心」?!度龂萘x》第一一九回:「后主牢記入席。酒將微醉,昭又問曰:『頗思蜀否?』后主如郤正之言以對?!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呕兀骸搁L兄年力鼎盛,萬不可蹉跎自誤。你須牢記老拙今日之言?!?/div>
分類:
牢牢
牢記
記住
忘掉
《國語辭典》:
銘記(銘記)
拼音:
míng jì
1.銘刻的文字?!段簳>砥?。高祖紀下》:「諸有舊墓,銘記見存,昭然為時人所知者,三公及位從公者去墓三十步,尚書令仆、九列十五步,黃門、五校十步,各不聽墾殖?!?br />2.深深牢記。如:「老師所說的每句話,我都銘記在心?!?/div>
分類:
銘記
牢記
銘文
《漢語大詞典》:
篆銘(篆銘)
(1).用篆字所刻的銘文。
《
梁書·劉之遴傳
》
:“有篆銘云:‘ 秦 容成侯 適 楚 之歲造。’”
(2).銘刻。比喻牢記。 劉亞洲
《秦宮月》
一:“父王之言,臣兒句句篆銘心中?!?/div>
分類:
銘刻
篆字
牢記
銘文
《國語辭典》:
切記(切記)
拼音:
qiè jì
1.切實牢記?!冻蹩膛陌阁@奇》卷三一:「彼見我不與他敵,必不亂攻。切記不可交戰(zhàn)!」
2.清晰記得。《儒林外史》第五四回:「大會鶯脰湖,分韻作詩,我還切記得趙雪齋先生是分的八齊?!?/div>
分類:
清楚
務(wù)必
楚地
地記
牢記
記得
《漢語大詞典》:
刻記
牢牢記住。例如:刻記在心。
刻在器物上的標記
分類:
刻記
牢牢
牢記
器物
記住
標記
《漢語大詞典》:
銜佩(啣佩)
謂銜在口中,佩在身上。引申為牢記,銘感。 三國 魏
曹植
《謝妻改封表》
:“況臣含氣,銜佩弘惠,沒而后已。”佩,一本作“ 珮 ”。 南朝 宋 鮑照
《通世子自解啟》
:“感今惟昔,銜佩無已?!?br />謂永志不忘。極言感念。 林紓
《贈光祿寺卿翰林院庶吉士宗室壽富公行狀》
:“伏乞編入忠義之傳,以光泉壤,以慰忠魂,無任啣佩之至?!?/div>
分類:
在身
身上
感念
牢記
銘感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