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獅子(獅子)  拼音:shī zi
1.動物名。哺乳綱食肉目。體長約七、八尺,頭圓大,尾細長,毛呈黃褐色,牡者有鬣,吼聲洪大,產(chǎn)于非洲和亞洲西部。捕食羚羊、斑馬等大型動物,有獸王之稱。
2.菩薩。《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無福向獅子光中,享天上之逍遙;有分去駒兒隙內(nèi),受人間之勞碌?!?/div>
《漢語大詞典》:獅子補(獅子補)
舊時官服上綴有獅子圖象的徽飾。補,又稱補子,指官服的前胸及后背用金線和彩絲繡成的圖象徽飾,是官品的標志。 明 清 兩代官服文官繡鳥,武官繡獸。“獅子補”為武官二品的標志。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補遺·兵部·武弁僭服:“ 景泰 四年,錦衣指揮同知 畢旺 ,疏援 永樂 舊例,謂環(huán)衛(wèi)近臣,不比他官,概許麟服……至於獅子補,又不特卑秩武人,今健兒荷刀戟者,無不以為常服,偶犯令輒和衣受縛,宛轉(zhuǎn)於鞭撻之下,少頃,即供役如故。孰知一二品采章,辱褻至此?!?span id="tyf475a"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這褂子上釘?shù)目墒仟{子補子,這不是武二品嗎?”
《國語辭典》:獅子吼(獅子吼)  拼音:shī zi hǒu
1.獅子的吼聲。
2.比喻佛說法時發(fā)出很大的聲音,震動世界。《維摩詰經(jīng)。卷一。佛國品》:「獅子吼無畏音也,凡所言說不畏群邪異學,諭獅子吼眾獸下之。」宋。蘇軾聞潮陽吳子野出家詩〉:「當為獅子吼,佛法無南北?!挂沧鳌笌熥雍稹?。
3.比喻悍妻罵人的聲音。宋。蘇軾寄吳德仁兼??陳季常〉詩:「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div>
《漢語大詞典》:師子吼(師子吼)
(1).獅子吼。佛教語。謂佛祖在大眾中講決定之說而無所畏懼,如獅子大吼。《維摩經(jīng)·佛國品》:“演法無畏,猶如師子吼。” 唐 白居易 《三教論衡》:“竊以釋門 義林法師 明大小乘,通內(nèi)外學,靈山嶺岫,苦海津梁,於大眾中能師子吼?!?宋 黃庭堅 《贈王環(huán)中》:“囊中收得劫初鈴,夜靜月明師子吼?!?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四六:“ 龍樹 馬鳴 齊現(xiàn)身,我聞大地師子吼?!?br />(2). 宋 陳慥 自稱 龍丘先生 ,好賓客,然其妻 柳氏 極兇妒, 蘇東坡 因有詩云:“ 龍丘居士 亦可憐,談空説有夜不眠,忽聞 河東 師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笔乱?宋 洪邁 《容齋三筆·陳季常》。后即以“師子吼”比喻悍婦的怒罵聲。參見“ 河東獅吼 ”。
《國語辭典》:河東獅吼(河東獅吼)  拼音:hé dōng shī hǒu
本為宋代陳慥之妻柳氏兇悍善妒,常使其夫懼怕的故事。用以譏嘲妻子兇悍,使丈夫畏懼。語本宋。蘇軾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詩:「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后用以比喻太太兇悍發(fā)威。明。無名氏《四賢記》第一七出:「鷺鷥行狀黃昏后,也曾聞河東獅吼,爹行千休萬休,休將那皮鞭緊抽?!?/div>
《國語辭典》:獅子座(獅子座)  拼音:shī zi zuò
1.星座名。大部分位于北天,黃道星座之一,在室女座與巨蟹座之間。包含亮星軒轅十四。
2.在西洋的占星術(shù)中,被視為主宰七月二十三日至八月二十二日前后的命宮。
3.說法者的座椅。也稱為「猊座」。
《漢語大詞典》:獅子林(獅子林)
(1). 江蘇省 蘇州市 四大名園之一。原為 元 代 天如 禪師講道之所, 清 乾隆 間重修擴建。園內(nèi)布以假山,洞壑幽邃,盤曲迂回,奇峰怪石或如形態(tài)各異的獅子,故名。 清 趙翼 《同蓉溪芷堂游獅子林題壁》詩:“人間乃有 獅子林 ,一畝中藏百里闊?!眳㈤?清 錢泳 《履園叢話·園林·獅子林》。
(2).古寺名。在 安徽省 黃山 獅子峰 。今寺毀而名其地,風景殊絕。 葉圣陶 《黃山三天》:“住 獅子林 便于游 黃山 的北部和西部,住 文殊院 便于游中部,主要是 天都峰 和 蓮花峰 。”
《漢語大詞典》:獅子花(獅子花)
駿馬名。又名九花虬。 唐 杜甫 《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歌》:“昔日 太宗 拳毛騧,近時 郭 家獅子花?!?明 何景明 《畫馬行》:“細看不是白鼻騧,恐是當朝獅子花。”參見“ 九花虬 ”。
《漢語大詞典》:九花虬
馬名。 唐 蘇鶚 《杜陽雜篇》卷上:“上( 唐代宗 )因命御馬九花虬并紫玉鞭轡,以賜 郭子儀 。九花虬即 范陽 節(jié)度 李德山 所貢。額高九寸,毛拳如麟,頭頸鬃鬣,真虬龍也。每一嘶,則群馬聳耳,以身被九花文、故號為九花虬。”
分類:馬名
《漢語大詞典》:獅子床(獅子牀)
佛菩薩的床坐。《維摩經(jīng)·香積佛品》:“ 維摩詰 即化為九萬獅子牀,嚴好如前,諸菩薩皆坐訖。”亦泛指說法聽法時的席位。 宋 陸游 《周元吉蟠室詩》:“能容人天眾,雜沓來燒香。三萬二千人,各據(jù)獅子牀。”
《國語辭典》:石獅子(石獅子)  拼音:shí shī zi
石雕的獅子。常置于宮殿、衙署、陵墓及橋梁等建筑物前。《紅樓夢》第六回:「至榮府大門石獅子前,只見簇簇的轎馬,劉姥姥便不敢過去?!?/div>
《國語辭典》:獅子山(獅子山)  拼音:shī zǐ shān
Sierra Leone
國名。位于非洲西部。參見「獅子山共和國」條。
《國語辭典》:獅子口(獅子口)  拼音:shī zi kǒu
古時在監(jiān)獄門口,塑一猛獸頭,名為狴犴,形狀似獅子,所以俗稱獄門為「獅子口」?!端疂G傳》第四九回:「當日樂和拿著水火棍,正立在牢門里獅子口邊,只聽得拽鈴子響?!?/div>
《國語辭典》:獅子頭(獅子頭)  拼音:shī zi tóu
一道有名的揚州菜。做法是把肥瘦適中的豬肉切為細末,配以佐料,制成大的肉丸子,油炸、燜燒或蒸煮。如紅燒獅子頭、砂鍋獅子頭。
《漢語大詞典》:獅子舞(獅子舞)
我國民間舞蹈形式之一。通常由兩人合作扮成獅子的樣子,另一人持彩球,逗引獅子舞蹈。在表演上有“文獅”、“武獅”兩種:“文獅”主要刻劃獅子溫馴的神態(tài),有搔癢、舔毛、打滾、抖毛等動作;“武獅”表現(xiàn)獅子勇猛的性格,有跳躍、跌撲、登高、騰轉(zhuǎn)、踩球等動作。二者動作技藝性都很高,深受人民喜愛。參見“ 獅子滾繡球 ”。
《漢語大詞典》:獅子滾繡球(獅子滾繡球)
亦作“獅子滾繡毬”。一種民間舞蹈。通常是兩人合扮獅子,一人扮武士;武士手持彩球,逗弄獅子。 孫錦標 《通俗常言疏證·仙佛》:“《江西大志》:﹝ 明 ﹞ 嘉靖 時,燒造瓷器,所畫有搶龍珠、獅子滾繡毬、八仙過海等名?!?朱劍 《青石堡》引子:“另外,還有舞龍燈,挑花擔,獅子滾繡球;那場景,那氣派,真不亞于城里的大戲院?!?冰心 《我的學生》:“以后的三年里,她如同獅子滾繡球一般,無一時不活動,無一時不是使出渾身解數(shù)的在活動。”
《漢語大詞典》:獅子驄(獅子驄)
駿馬名。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五:“ 隋文皇帝 時, 大宛國 獻千里馬,騣曳地,號曰‘獅子驄’……朝發(fā) 西京 ,暮至東 洛 ?!?/div>
《分類字錦》:苑中獅子(苑中獅子)
倦游雜錄:石參政中立性滑稽。天禧中為員外郎帖職。時西域獻獅子。畜于御苑。日給羊肉十五觔。嘗率同列往觀?;驀@曰。彼獸也。給肉乃爾。吾輩忝預郎曹。日不過數(shù)觔人翻不如獸乎。石曰。君何不知分耶。彼乃苑中獅子。吾曹員外郎耳。安可比耶。
分類:師子
《漢語大詞典》:五方獅子舞(五方獅子舞)
唐 代的一種舞樂。通典·樂六:“太平樂,亦謂之五方獅子舞。獅子摯獸,出於西南夷、 天竺 師子 等國,綴毛為衣,象其俛仰馴狎之容,二人持繩拂為習弄之狀,五師子各依其方色,百四十人,歌太平樂,舞抃以從之,服飾皆作崑崙象?!眳㈤?span id="gujjj2g" class="book">《新唐書·禮樂志十一》。
分類:舞樂
《國語辭典》:雪獅子向火(雪獅子向火)  拼音:xuě shī zi xiàng huǒ
(歇后語)酥了半邊。雪做的獅子遇火即融。比喻人癱軟無力,不能自持?!端疂G傳》第一○一回:「王慶看到好處,不覺心頭撞鹿,骨軟筋麻,好便似雪獅子向火,霎時間酥了半邊?!?/div>
分類:癱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