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yǔ)大詞典》:佩珠(珮珠)
(1).用為佩飾的珍珠。 唐 李賀 《感諷》詩(shī)之五:“腰衱珮珠斷,灰蝶生陰松?!?br />(2).比喻聲音婉轉(zhuǎn)圓潤(rùn)。 清 黃鷟來 《夜集棣園聽高月文校書彈琵琶》詩(shī):“柳邊嚦嚦春鶯語(yǔ), 漢水 清波拂珮珠?!?/div>
《國(guó)語(yǔ)辭典》:珠蚌  拼音:zhū bàng
產(chǎn)珍珠的蚌?!段倪x。曹植。七啟》:「弄珠蚌,戲鮫人。」
《國(guó)語(yǔ)辭典》:珠母  拼音:zhū mǔ
動(dòng)物名。軟體動(dòng)物門斧足綱。殼似四角形,外面粗糙,內(nèi)面真珠層甚厚,產(chǎn)珠極美。也稱為「真珠貝」、「珠貝」。
分類:肉干珍珠
《漢語(yǔ)大詞典》:擲米(擲米)
傳說仙女 麻姑 擲米于地,皆成珍珠。仙人 王方平 笑謂: 麻姑 少年,我老了,不喜歡再弄這種調(diào)皮的玩意。事見 晉 葛洪 《神仙傳·麻姑》。 清 錢謙益 《仙壇唱和詩(shī)》之二:“ 麻姑 狡獪真年少,擲米區(qū)區(qū)作鬼工?!?/div>
《漢語(yǔ)大詞典》:珠吐
謂珍珠發(fā)出光芒。 唐 柳宗元 《披沙揀金賦》:“皎如珠吐,疑剖蚌之乍分;粲若星繁,似流云之初卷?!?唐 白行簡(jiǎn) 《五色露賦》:“青熒玉綴,燦爛珠吐?!?/div>
《漢語(yǔ)大詞典》:迸珠
散落珍珠。多形容水滴飛濺貌。 元 鄭元祐 《云山高隱圖》詩(shī):“巖頭千仞瀉飛瀑,迸珠濺雪交橫飛?!?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游廬山日記:“橋懸兩巖石上,俯瞰深峽中,迸珠戛玉。”
《漢語(yǔ)大詞典》:珠彩
(1).珍珠的光彩。 南朝 宋 湯惠休 《楚明妃曲》:“金閨流耀,玉牖含英;香芬幽藹,珠彩珍榮?!?span id="8gcy6iq" class="book">《花月痕》第十回:“ 采秋 正對(duì)著明窗,更顯得花光側(cè)聚,珠彩橫生?!?br />(2).泛指燦爛的光彩。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珠彩乍連星錯(cuò)落,桂花曾對(duì)月嬋娟?!?宋 楊億 《螢》:“燈光透疏隙,珠彩射清潯。”
《漢語(yǔ)大詞典》:一斛珠
(1).十斗珍珠。古時(shí)一斛為十斗,極言其多。三國(guó)志·蜀志·宗預(yù)傳:“ 預(yù) 復(fù)東聘 吳 , 孫權(quán) 捉 預(yù) 手涕泣而別……遺 預(yù) 大珠一斛?!?元 趙孟俯 《海子上即事與李子構(gòu)同賦重用韻》:“ 姬姜 自愛千金貌,游俠輕量一斛珠?!?清 吳偉業(yè) 《園園曲》:“一斛明珠萬斛愁,關(guān)山漂泊腰支細(xì)?!?br />(2).曲名。據(jù) 宋 人傳奇小說《梅妃傳》, 唐 玄宗 在花萼樓,適外使至,遂命封所獻(xiàn)珍珠一斛密賜 江妃 ,并命樂府官用新聲譜曲,名“一斛珠”。宋史·樂志十七有《一斛夜明珠》,屬中呂調(diào),為隊(duì)舞大曲。 宋 人入詞調(diào), 晏殊 易名為《醉落魄》, 張先 改為《醉東風(fēng)》, 黃庭堅(jiān) 改為《醉落拓》,雙調(diào),五十七字。參閱《詞譜》卷十二。
《漢語(yǔ)大詞典》:南珠
即 合浦 珍珠,是世界有名的珍珠。《中國(guó)民間故事選·合浦珠還》:“ 廣東 合浦縣 南面……有一座四四方方的 白龍城 ,又叫做 珍珠城 。原來這沿海一帶,盛產(chǎn)聞名天下的南珠,這座 珍珠城 便是專供朝廷派來監(jiān)采珍珠的太監(jiān)居住的地方。”
《漢語(yǔ)大詞典》:珠珞
珍珠串成的瓔珞。 元 宋本 《大都雜詩(shī)》之三:“寶幢珠珞瞿曇寺,豪竹哀絲玳瑁筵。”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緣:“只見兩個(gè)丫鬟,伏侍一位小娘子,輕移蓮步而出,珠珞重遮,不露嬌面?!?清 汪懋麟 《秦淮燈船歌》:“一人按拍秉樂句,裂帛時(shí)聞墜秋蘀;一人小擊云鑼清,髣髴 湘娥 曳珠珞?!?/div>
《漢語(yǔ)大詞典》:珠粉
珍珠粉。 唐 鮑溶 《舊鏡》詩(shī):“珠粉不結(jié)花,玉璫寧輝耳。” 清 黃鷟來 《古鏡歌》:“函香應(yīng)將玉水洗,襲錦還思珠粉拭?!?/div>
分類:珍珠
《漢語(yǔ)大詞典》:珠市
(1).買賣珍珠的集市。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 合浦 有珠市?!?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yǔ)·地語(yǔ)·四市:“東 粵 有四市:……一曰珠市,在 廉州 城西 賣魚橋 畔?!卑?廉州 ,即 合浦 。
(2).舊時(shí) 金陵 城中煙花之地。 清 余懷 《〈板橋雜記〉序》:“ 金陵 古稱佳麗之地……迨至百年之久,而古蹟寢湮,存者惟 南市 、 珠市 及舊院而已。 南市 者卑屑所居, 珠市 者間有殊色?!?清 余懷 板橋雜記·品麗附珠市名妓:“ 珠市 在內(nèi)橋傍,曲巷逶迤,屋宇湫隘,然其中有麗人?!?/div>
《漢語(yǔ)大詞典》:珠蠙
(1).即蚌珠,珍珠。蠙,蚌的別名。 宋 葉適 《毛希之隱居廬山臥龍瀑》詩(shī):“龍分自眠地,蕙帳饒珠蠙?!?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八:“ 劉相 《魯都賦》云:‘纖纖絲履,粲爛鮮新,表以文綦,綴以珠蠙?!?br />(2).比喻美好的文辭。 明 楊慎 《祭敘庵弟文》:“劇談飛屑,倡和珠蠙。”
《漢語(yǔ)大詞典》:離珠(離珠)
(1).人名。即 離朱 。《文選·嵇康〈琴賦〉》“乃使 離子 督墨” 唐 李善 注:“《淮南子》曰:‘ 離朱 之明,察鍼末於百步之外?!?span id="e6ukgoy" class="book">《慎子》為‘離珠’?!眳⒁姟?離朱 ”。
(2).珍珠之一種。周書·異域傳下·波斯:“又出白象、師子、大鳥卵、珍珠、離珠……雌黃等物?!?宋 王應(yīng)麟 困學(xué)紀(jì)聞·諸子:“天又為生離珠,一人三頭,遞起以飼瑯玕?!?明 楊慎 《鳳賦》:“琦玗瑯玕以為實(shí)。瑯玕之腴,是曰離珠?!?br />(3).星名。《星經(jīng)》卷下:“離珠五星,在女北,主藏府,以御后宮,移則亂,西入女一度,去北辰九十四度也?!?/div>
《漢語(yǔ)大詞典》:離朱(離朱)
(1).即 離婁 。莊子·駢拇:“是故駢於明者,亂五色,淫文章,青黃黼黻之煌煌非乎?而 離朱 是已。” 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曰:“ 離朱 , 黃帝 時(shí)人,百步見秋毫之末。一云見千里鍼鋒。孟子作 離婁 ?!?晉 陸機(jī) 《演連珠》之三三:“臣聞飛轡西頓,則 離朱 與矇瞍收察;懸景東秀,則夜光與珷玞匿耀?!?唐 李白 《上安州李長(zhǎng)史書》:“乏 離朱 之明,昧 王戎 之視?!?明 王衡 《郁輪袍》第七折:“如今末刼澆薄,世上人只為功名一事,顛倒倒顛的瞎眼人,強(qiáng)做 離朱 。”參見“ 離婁 ”。
(2).傳說中的神禽。山海經(jīng)·海外南經(jīng):“ 狄山 , 帝堯 葬于陽(yáng), 帝嚳 葬于陰。爰有熊、羆、文虎、蜼、豹、離朱、視肉。” 袁珂 校注:“ 郭璞 云:‘﹝離朱﹞木名也,見莊子。今圖作赤烏。’案:‘離朱在熊、羆、文虎、蜼、豹之間,自應(yīng)是動(dòng)物名。 郭 云木名,誤也。此動(dòng)物維何?竊以為即日中踆烏(三足烏)…… 郭 注云今圖作赤烏者,蓋離朱之古圖象也。是乃日中神禽即所謂踆烏、陽(yáng)烏或金烏者?!?/div>
分類:神禽
《漢語(yǔ)大詞典》:香珠
(1).以香泥或香木制成的珠子。彩絲貫串,有夏日佩帶可避暑穢之說。通常每串十八枚,故又稱十八子。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香:“香珠出 交趾 ,以泥香捏成小巴豆?fàn)?,琉璃珠間之,綵絲貫之,作道人數(shù)珠,入省地賣,南中婦人好帶之?!?span id="a8wuk88" class="book">《紅樓夢(mèng)》第七八回:“ 王夫人 一看時(shí),只見扇子三把,扇墜三個(gè),筆墨共六匣,香珠三串,玉絳環(huán)三個(gè)?!?br />(2).精美的珍珠。 唐 溫庭筠 《夜宴謠》:“亭亭蠟淚香珠殘,暗露曉風(fēng)羅幕寒?!?/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