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全璧
比喻完整而無缺損的東西。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三:“余常言,自刻本説郛出,而説郛亡矣,然其中全帙有另鐫行者,后人緣其書目,廣求之,始為全璧,未可為此刻誤也?!?魯迅 《熱風(fēng)·兒歌的‘反動(dòng)’》:“然拜讀原詩,亦存小失,倘能改第二句為‘兩半個(gè)都那里去了’,即成全璧矣。”
《國(guó)語辭典》:銜璧(銜璧)  拼音:xián bì
古代兵敗降敵,自縛雙手,口中銜璧,作為降禮?!蹲髠鳌Y夜辍罚骸冈S男面縛銜璧,大夫衰绖,士輿櫬?!骨?。陸世廉《西臺(tái)記》第一出:「賊臣誤國(guó),遂有銜璧之事?!?/div>
《韻府拾遺 陌韻》:奎璧
郝經(jīng)泰山賦:續(xù)太皞之統(tǒng),萃奎璧之真。
《國(guó)語辭典》:連城璧(連城璧)  拼音:lián chéng bì
相傳秦昭王欲以十五座城與趙國(guó)交換和氏璧,故稱和氏璧為「連城璧」。見《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后比喻價(jià)值極高的物品。晉。張載〈擬四愁〉詩:「佳人遺我云中翮,何以贈(zèng)之連城璧?」
《國(guó)語辭典》:完璧  拼音:wán bì
完美的玉石。比喻完美無缺。清。趙翼《甌北詩話。卷二。杜少陵詩》:「入湖南后,除岳陽樓一首外,并少完璧?!?/div>
《國(guó)語辭典》:完璧歸趙(完璧歸趙)  拼音:wán bì guī zhào
藺相如奉使秦國(guó),交涉以和氏璧換取秦城時(shí),識(shí)破秦國(guó)訛詐,巧妙的使璧安然回到趙國(guó)。典出《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后比喻物歸原主。明。汪廷訥《種玉記》第一五出:「再休思重會(huì)蘭房,那虜騎如云不可當(dāng)。便得個(gè)完璧歸趙也。」也作「歸趙」、「原璧歸趙」。
《漢語大詞典》:聯(lián)璧(聯(lián)璧)
并列的美玉。喻兩者可相媲美。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廣絕交論》:“日月聯(lián)璧,贊亶亶之弘致?!?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shí)序:“ 岳 湛 曜聯(lián)璧之華, 機(jī) 云 標(biāo)二俊之采。”周書·韋孝寬傳:“以功除 浙陽 郡守。時(shí) 獨(dú)孤信 為 新野 郡守,司 荊州 ,與 孝寬 情好款密,政術(shù)俱美,荊部吏人號(hào)為聯(lián)璧?!?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四》:“伸其幅,聯(lián)璧之輝,先覺 天民 其元。”參見“ 連璧 ”。
《國(guó)語辭典》:連璧(連璧)  拼音:lián bì
1.兩玉并聯(lián)?!肚f子。列御寇》:「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埂独m(xù)漢書志。第二九。輿服志上》:「大行載車,其飾如金根車,加施組連璧交絡(luò)四角?!?br />2.形容兩件同樣美好的事物或兩位才華并美的人。《晉書。卷五五。夏侯湛傳》:「湛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構(gòu)新詞,而美容觀,與潘岳友善,每行止同輿接茵,京都謂之『連璧』?!?/div>
《漢語大詞典》:璧合
兩璧相合。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才結(jié)合在一起。晉書·陸云傳論:“千條析理,則電坼霜開;一緒連文,則珠流璧合?!?廖仲愷 《千秋歲》詞:“璧合成雙美, 阿嬌 歸學(xué)士?!眳⒁姟?珠連璧合 ”。
《漢語大詞典》:珠連璧合(珠連璧合)
(1).指日月、五星同時(shí)出現(xiàn)于天的一方。語本漢書·律歷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謂 太初 上元甲子夜半朔旦冬至?xí)r,七曜皆會(huì)聚斗、牽牛分度,夜盡如合璧連珠也。”
(2).泛指日月五星普照天下。
《漢語大詞典》:璧玉
(1).上等美玉。墨子·節(jié)葬下:“革闠三操,璧玉即具?!?漢 陸賈 新語·本行:“璧玉珠璣不御於上,則翫好之物棄於下?!?元 王沂 《送天師還山》詩:“椒蘭紛馥郁,璧玉爛華光。”
(2).喻人的品格高潔。 清 孫枝蔚 《潘安仁》詩:“閒居??戏畲扔H,不負(fù)風(fēng)流璧玉身?!?/div>
《漢語大詞典》:半璧
(1).即璜。半圓形的玉器。 漢 班固 《白虎通·文質(zhì)》:“璜者半璧,位在北方。”
(2).指弦月。 北周 庾信 《望月》詩:“蓂新半璧上,桂滿獨(dú)輪斜?!?/div>
《分類字錦》:投璧
左傳: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負(fù)羈紲從君巡于天下,臣之罪甚多矣。臣猶知之,而況君乎?請(qǐng)由此亡。公子曰: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其璧于河。
分類:甥舅
《駢字類編》:玉璧
漢書溝洫志:上既封禪,巡祭山川。其明年,乾封少雨,上乃使汲仁、郭昌發(fā)卒數(shù)萬人,塞瓠子決河。于是上以用事萬里沙,則還自臨決河,湛白馬玉璧,令群臣從官,自將軍以下,皆負(fù)薪寘決河。 后漢書劉盆子傳:赤眉忽遇大軍,驚震不知所為,樊崇乃將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馀人肉袒降,上所得傳國(guó)璽綬,更始七尺寶劍及玉璧各一劍。又鐘離意傳注:意為魯相,修夫子車,身入廟,拭機(jī)席履。男子張伯除堂下草,土中得玉璧七枚,伯懷其一。魏志夫馀傳:馀庫有玉、璧、圭、瓚數(shù)代之物,傳世以為寶,耆老言,先代之所賜也。宋書符瑞志:宋孝武帝大明元年五月戊寅,江乘縣民朱伯地中得玉璧,徑五寸八分,以獻(xiàn)。 西京雜記:天子筆管,以錯(cuò)寶為跗,毛皆以秋兔之毫。官師扈為之,以雜寶為匣,廁之玉璧翠羽,皆直百金。 急就篇:璧碧珠璣玫瑰甕。注:璧,玉璧也。肉倍好謂之璧。肉謂外邊之質(zhì),好謂孔。言質(zhì)大而孔小,居一倍也。 廣古今五行記:晉安帝時(shí),冀州釋法義,以義熙十三年,于嵩廟石壇下得玉璧三十二枚。 杜氏通典:東晉咸寧二年,納皇后,納徵用玉璧一枚。記纂淵海:寶慶府放鶴坡,梁崔穆于此羅得二鶴放之,得玉璧。 物理論:士非玉璧,談?wù)邽閮r(jià)。蕭王逸九思:指正義兮為曲疵,玉璧兮為石。江淹為 上銅鐘芝草眾瑞表:元石鴻鐘,遠(yuǎn)炳晉室。玉璧彝器,近耀皇宗。梁簡(jiǎn)文帝七勵(lì):金枝照曜,璧玉玲瓏。鄧耽郊祀賦:玉璧既萃,于萬斯年。 侯喜漣漪濯明月 賦:輕飆暫拂,水鏡動(dòng)于秦臺(tái);纖埃不飛,玉璧吐于荊璞。
分類:玉璧
《分類字錦》:加璧
禮記:束帛加璧,往德也。
分類:
《漢語大詞典》:璧馬(璧馬)
(1).璧玉和良馬。語本左傳·襄公十九年:“﹝ 襄公 ﹞賄 荀偃 束錦,加璧、乘馬,先 吳 壽夢(mèng) 之鼎?!?杜預(yù) 注:“古之獻(xiàn)物,必有以先,今以璧馬為鼎之先?!?span id="us6cw0i" class="book">《戰(zhàn)國(guó)策·魏策三》:“客謂 齊王 曰:‘ 淳于髠 言不伐 魏 者,受 魏 之璧馬也?!?蕭蛻 《徐園追祭宋遯初先生》詩:“巨憝竊國(guó)柄,羣材璧馬釣?!?br />(2).傳說中指一匹神異的白馬。
《漢語大詞典》:沈璧
(1).謂沉璧于 河 。古代盟誓或祭祀時(shí)所舉行的一種儀式。國(guó)語·晉語四:“公子曰:‘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 河 水?!凌狄再|(zhì)。” 南朝 宋 鮑照 《石帆銘》:“覘氣涉潮,投祭沉璧。”宋書·符瑞志:“ 武王 歿, 成王 少, 周公旦 攝政七年,制禮作樂,神鳥鳳皇見,蓂莢生,乃與 成王 觀於 河 洛 ,沉璧。”
(2).指映在水中的月影。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長(zhǎng)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清 厲鶚 《清江引·三潭印月》曲:“浮珠白一丸,沉璧寒千丈?!?/div>
《國(guó)語辭典》:和氏璧  拼音:hé shì bì
春秋時(shí)楚人卞和自楚國(guó)山中得一玉璞,獻(xiàn)給楚厲王,經(jīng)玉工鑒定其為普通的石頭,厲王以卞和撒謊欺騙,乃刖其左腳。后武王即位,卞和再獻(xiàn),仍視為石頭,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荊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終得一塊寶玉,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也稱為「和璧」。
《國(guó)語辭典》:完璧歸趙(完璧歸趙)  拼音:wán bì guī zhào
藺相如奉使秦國(guó),交涉以和氏璧換取秦城時(shí),識(shí)破秦國(guó)訛詐,巧妙的使璧安然回到趙國(guó)。典出《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后比喻物歸原主。明。汪廷訥《種玉記》第一五出:「再休思重會(huì)蘭房,那虜騎如云不可當(dāng)。便得個(gè)完璧歸趙也。」也作「歸趙」、「原璧歸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