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96詞典 1分類詞匯 395
共395,分27頁顯示  上一頁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竹笊籬
竹杷
召盤
抓籬
砧臼
澡盤
爪籬
找籬
微波爐
骰子選格
頭套
胃鏡
握鉛抱槧
拓子
絲柎
《漢語大詞典》:竹笊籬(竹笊籬)
用竹篾編成的杓形用具,能漏水,用來在湯里撈東西。 檀林 《燕子呂三》第十四章:“前面有三間瓦房,門口高挑著一個竹笊籬?!?/div>
《漢語大詞典》:竹杷
竹制農(nóng)具名。耙疏用具。 明 徐光啟 農(nóng)政全書卷二二:“竹杷,場圃樵野間用之。”
《漢語大詞典》:召盤(召盤)
舊時工商業(yè)主因虧損或其他原因,把自己商店、企業(yè)的貨物、設(shè)備、用具、房屋、地基等全部財產(chǎn),作價招人承購,盤店出讓。《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三七回:“只管到市上去看看,或者有個空房子,或者有店家召盤的,都可以。”《五四愛國運(yùn)動資料·上海罷市實(shí)錄·罷市之軼聞》:“ 福建路 一帶商家,昨日忽一律貼出‘召盤’字樣,并皆書出價值,有十萬、五萬不等?!?/div>
《漢語大詞典》:抓籬(抓籬)
即笊籬。用竹蔑、柳條、鐵絲之類編成的一種杓形用具,能漏水,用來在水中撈東西。亦用以喻漏洞。《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正是冬天買夏衣,那得閒錢補(bǔ)抓籬。”
《漢語大詞典》:砧臼
亦作“碪臼”。 砧板和石臼。泛指搗碎用具。 宋 王讜 唐語林·補(bǔ)遺二:“﹝ 皇甫湜 ﹞嘗為蜂螫手指,因大躁,忿命奴僕及里中小兒箕歛蜂窠,以厚價購之。頃之,聚于庭,則命以碪臼絞取其汁,以涂新痛?!?/div>
《國語辭典》:澡盤(澡盤)  拼音:zǎo pán
洗澡用的器皿。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紕漏》:「婢擎金澡盤盛水,琉璃碗盛澡豆?!?/div>
分類:盥洗用具
《漢語大詞典》:爪籬(爪籬)
生活用具。金屬絲或細(xì)篾條等編成,有柄,用以撈取水中物。新唐書·逆臣傳上·安祿山:“帟幕率緹繡,金銀為篣筐、爪籬。”
《漢語大詞典》:找籬(找籬)
即笊籬。用竹篾、柳條、金屬絲等編成能漏水的杓形用具。 明 沈榜 《宛署雜記·經(jīng)費(fèi)上》:“找籬三把,價一分五釐?!眳⒁姟?笊籬 ”。
《國語辭典》:笊籬(笊籬)  拼音:zhào li
在水里撈東西的器具。具長柄,能漏水,形似蜘蛛網(wǎng)。多以竹篾、柳條或金屬線編制而成?!段饔斡洝返谌呕兀骸覆蝗唬退湍銈€『皮笊籬──一撈個罄盡。』」《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八兄笑著,自探囊中取出一個純銀笊籬來,煽起炭火做煎餅自啖?!?/div>
《國語辭典》:微波爐(微波爐)  拼音:wéi bō lú
一種烹飪用具。利用微波使食物中的水分子轉(zhuǎn)動、振動而發(fā)熱,因而使食物增溫、變熟。其特點(diǎn)是加熱時間短,不起油煙,食物受熱均勻。
《漢語大詞典》:骰子選格(骰子選格)
猶升官圖之類的古代博戲用具。以擲骰子的點(diǎn)數(shù)多少,預(yù)卜官位的高低。 唐 房千里 《骰子選格序》:“ 開成 三年春,予自海上北徙,舟行次 洞庭 之陽,有風(fēng)甚急。繫船野蒲下三日,遇二三子號進(jìn)士者,以六骰雙雙為戲,更投局上,以數(shù)多少為進(jìn)身職官之差數(shù),豐貴而約賤。卒局,座客有為尉掾而止者,有貴為相臣將臣者,有連得美名而后不振者,有始甚微而欻升於上位者。大凡得失,酷似前所謂不繫賢不肖,但卜其偶不偶耳?!币嗍》Q“ 骰子格 ”。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骰子格,本備檢用,故亦以葉子寫之,因以為名爾。”參見“ 葉子格 ”。
《國語辭典》:葉子格(葉子格)  拼音:yè zǐ gé
一種賭博用的紙牌,類似升官圖,明代以前所稱葉子戲皆指此而言。明。方以智《通雅。卷三五。器用。戲具》:「葉子格曰鶴格,猶今之紙牌也?!挂卜Q為「斗牌」、「葉子戲」。
《國語辭典》:頭套(頭套)  拼音:tóu tào
一種演員表演時的化妝用具,套在頭上,按劇情的需要而有不同的款式。
《國語辭典》:胃鏡(胃鏡)  拼音:wèi jìng
一種醫(yī)學(xué)用具。用來檢查胃的內(nèi)部情況。如:「醫(yī)生說他還要經(jīng)過胃鏡檢查,才能確切診斷出病情。」
《漢語大詞典》:握鉛抱槧(握鉛抱槧)
語本西京雜記卷三:“ 揚(yáng)子云 好事,常懷鉛提槧,從諸計吏,訪殊方絶域四方之語?!便U,鉛粉;槧,木簡。皆書寫用具。后遂以“握鉛抱槧”為勤于寫作、校勘的典故。 清 馮桂芬 《蘇州試院記》:“ 同治 初元……勘定 蘇州 ,復(fù)次第削平 常 、 鎮(zhèn) 、 湖 、 嘉 諸郡縣,千里敉安,握鉛抱槧之士散之四方者,至是咸歸里?!币嗍∽鳌?握槧 ”、“ 握鉛 ”。 清 曾國藩 《孫芝房侍講〈芻論〉序》:“以世之多故,握槧之不可以茍,未及事事,而齒髮固已衰矣。” 況周頤 《蕙風(fēng)詞話續(xù)編》卷一:“它日殘喘稍蘇,校刻先人遺書畢,當(dāng)再鼓握鉛之氣?!?/div>
《國語辭典》:拓子(搨子)  拼音:tà zi
隨便涂抹。《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上等金面精巧的,先將禮物,求了名人詩畫,免不得是沈石田、文衡山、祝枝山拓子幾筆,便直上兩數(shù)銀子?!?/div>
《漢語大詞典》:絲柎(絲柎)
即絲籰。繅絲用具。參見“ 絲籰 ”。
分類:繅絲用具
《漢語大詞典》:絲篗(絲籰)
復(fù)搖和絡(luò)絲過程中卷繞生絲用的框架。通常用木、竹制成。 明 徐光啟 農(nóng)政全書卷三四:“絲籰,絡(luò)絲具也。《方言》曰:‘援, 兗 、 豫 、 河 、 濟(jì) 之間又謂之轅。’説文曰:‘籰,收絲者也?!褡謴闹瘢謴嫩?,竹器從人持之矍矍然,此籰之義也,然必竅貫以軸,乃適於用,為理絲之先具也?!?/div>
分類:生絲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