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群組(群組)  拼音:qún zǔ
1.指由多個或部分工作性質(zhì)相同的人或機器組成的群體。在同一個群體中時,可以彼此的分享對方的資源。
2.電腦作業(yè)環(huán)境中,將一群使用者集結成一個可互相分享資源的群體。
《國語辭典》:披秒  拼音:pī miǎo
度量電腦處理一個基本運算的時間單位。一披秒相當于兆分之一秒。
《國語辭典》:導覽(導覽)  拼音:dǎo lǎn
引導游覽。有人工引領或利用電腦、影片的電子導覽。
《國語辭典》:檔名(檔名)  拼音:dǎng míng
即檔案名稱,用以注明電腦上每一檔案的特別字串。如:「電腦中每個檔案都有檔名,以便于存取或刪除?!?/div>
《國語辭典》:編譯程式(編譯程式)  拼音:biān yì chéng shì
用來將高階語言轉換成電腦能獨立執(zhí)行程式之程式。也稱為編譯器。
《國語辭典》:閘道器(閘道器)  拼音:zhá dào qì
一種特定目的的電腦,目的在連接兩個或更多的網(wǎng)路,完成訊息分封從一個網(wǎng)路到另一個網(wǎng)路的通道繞路。為英語Gateway的意譯。如IP閘道器在它所連的網(wǎng)路中為IP資料通報選擇路徑。從一個閘道器到另一個閘道器,直到分封可以透過實體網(wǎng)路直接到達目的地。
《國語辭典》:印表機(印表機)  拼音:yìn biǎo jī
電腦的一種輸出裝置。也稱為「列表機」、「列印機」、「印字機」。
《國語辭典》:影視卡(影視卡)  拼音:yǐng shì kǎ
一種裝置于電腦中,藉以觀賞影音光碟的介面卡。
《國語辭典》:螢光幕(螢光幕)  拼音:yíng guāng mù
用來顯影的映像管表面,為電視、示波器、電腦的顯示部分。簡稱為「螢幕」。
《國語辭典》:音效卡  拼音:yīn xiào kǎ
一種可將數(shù)位化資料轉化成電子合成音樂效果的電腦介面卡。是電腦產(chǎn)生多媒體效果必備的設備。有名的如聲霸卡(Sound Blaster)。
《國語辭典》:終端機(終端機)  拼音:zhōng duān jī
用來接收使用者輸入的資料,及顯示電腦輸出資料之周邊設備,為電腦系統(tǒng)的一部分。
《國語辭典》:資料庫(資料庫)  拼音:zī liào kù
電腦系統(tǒng)中存取資料的地方。這些資料通常以某種相關性及順序性存放在磁碟、光碟或磁帶等儲存媒體上。由于資料集中管理,電腦的資源便可由使用者共享,而且資料的保密及處理的一致性更容易達成。
《國語辭典》:資訊社(資訊社)  拼音:zī xùn shè
提供討論及學習電腦資訊科技知識的社團。
《國語辭典》:電傳視訊(電傳視訊)  拼音:diàn chuán shì xùn
一種利用電腦透過電話網(wǎng)路接收使用各種視訊的系統(tǒng)。如電話用戶可以連線至電信局,使用該局所提供之即時新聞、氣象、醫(yī)藥等各種資訊。英文簡稱為CVS。
《國語辭典》:大型電腦(大型電腦)  拼音:dà xíng diàn nǎo
體積較一般電腦大的電腦。系統(tǒng)本身擁有較大的記憶體容量,更快的處理速度、多處理機的系統(tǒng),以及完整的網(wǎng)路通訊功能,能處理大量的輸入和輸出。也稱為「大型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