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1詞典 6分類詞匯 25
《國語辭典》:摩擦電(摩擦電)  拼音:mó cā diàn
兩物體之間互相摩擦,會造成電荷移轉(zhuǎn),因而帶電。若其中之一帶正電,則另一物體帶等量的負電。
《國語辭典》:微中子  拼音:wéi zhōng zǐ
一種輕粒子。電荷為零,質(zhì)量幾乎為零,穩(wěn)定。分為電子微中子、緲子微中子兩種。
《國語辭典》:起電機(起電機)  拼音:qǐ diàn jī
泛稱任何利用摩擦力或靜電感應,來產(chǎn)生電荷的機器。也稱為「靜電起電機」。
《國語辭典》:化學元素(化學元素)  拼音:huà xué yuán sù
由同一原子序的原子所代表的物質(zhì)種別之名稱。一般也將元素一詞當作構(gòu)成物質(zhì)的基本原料,即用一般化學方法不能再分解的物質(zhì)。到西元二○一四年為止,已發(fā)現(xiàn)的化學元素共一一四種。簡稱為「元素」。
《國語辭典》:帶電(帶電)  拼音:dài diàn
指導體上具有電位,或物體由于電荷量的不平衡變化而吸引其他物質(zhì)的現(xiàn)象。
分類:帶電電荷
《漢語大詞典》:電荷守恒定律
自然科學中的基本定律之一。電荷既不能創(chuàng)造,也不會被消滅,它只能從一個物體轉(zhuǎn)移到另一個物體(如摩擦起電),或從物體的一部分轉(zhuǎn)移到另一部分(如靜電感應)。在任何物理過程中,電荷的代數(shù)和是恒定不變的。
《國語辭典》:電容(電容)  拼音:diàn róng
指電容器儲存電荷的能力,為電荷與電位差的比值。單位為法拉。
《國語辭典》:電量(電量)  拼音:diàn liàng
指物體所具電荷的量。系電流強度(單位為安培)與電流流動時間(單位為秒)的乘積,單位為庫侖。
《漢語大詞典》:電磁振蕩
電路中的電流和電荷及與它們相聯(lián)系的磁場和電場作周期性變化的現(xiàn)象。在電磁振蕩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大小和方向有周期性變化的電流,稱為“振蕩電流”。電磁振蕩中若無能量損失,則振蕩電流的振幅保持不變,這種振蕩稱為“無阻尼振蕩”或“等幅振蕩”。事實上,由于任何電路都存在電阻以及部分能量要輻射到周圍空間中去,所以振蕩電流的振幅將逐漸減小直到停止,這種振蕩稱為“阻尼振蕩”或“減幅振蕩”。
《國語辭典》:電場(電場)  拼音:diàn cháng
指電力的作用范圍或強度。一般而言,電場強度和電荷量成正比。電荷量越多,電場越強。
《漢語大詞典》:電場強度
簡稱“場強”。描述電場對電荷有作用力這一基本性質(zhì)的物理量。是矢量,常用符號e表示。在電場中某一點的電場強度的大小等于放入電場中的電荷在該點所受電場力f與它的電量q的比值,即e=fq;其方向與放在該點的正電荷所受電場力方向相同。單位為牛/庫或伏/米。
《漢語大詞典》:電磁泵
利用運動電荷在磁場中受到磁場力作用原理工作的一種特殊泵。磁場和非磁性銅管及電流之間互為直角(見圖),強電流橫向通過銅管內(nèi)導電液態(tài)金屬,利用受到的磁場力使液態(tài)金屬前進。流量可由電流的大小來調(diào)節(jié)。其封密性好,維護方便,但效率低。用于原子動力工程中。
《漢語大詞典》:點電荷
不考慮其尺寸、形狀和電荷分布情況的帶電體。是實際帶電體的理想化模型。在研究帶電體間的相互作用時,若帶電體的尺寸遠小于它們之間的距離時,就可把帶電體看成點電荷。
《國語辭典》:庫侖(庫侖)  拼音:kù lún
1.人名。( Coulomb,西元1736~1806)法國物理學家,曾發(fā)明物理學機械多種,主要以庫侖定律著名,奠定靜電學及磁氣學的基礎(chǔ)。
2.量詞。計算電量的單位。為英語coulomb的音譯。即一安培的均勻電流,在一秒內(nèi)垂直傳送過一截面的電荷量。因紀念庫侖的貢獻,故以其名為電量單位。
《國語辭典》:庫侖定律(庫侖定律)  拼音:kù lún dìng lǜ
電學上的定律之一。內(nèi)容為兩電荷或磁極間作用之力,與該兩電荷量或磁極量相乘之積成正比,而與其相隔距離之平方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