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61,分25頁顯示  上一頁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眼翳
脾泄
卒中
中暍
癭瘤
火丹
馬刀
溫病
飧泄
寒泄
黑汗
懸癰
淋血
腎水
脹滿
《國語辭典》:眼翳  拼音:yǎn yì
眼珠上所生障蔽視線的白色薄膜。如:「別用不乾凈的手揉眼睛,否則容易得眼翳病?!?/div>
《漢語大詞典》:脾泄
中醫(yī)學病名。由于脾臟關系所致的腹瀉。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三·肉豆蔻﹝附方﹞:“脾泄氣痢?!?span id="hdaezdf" class="book">《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一○三回:“恰好 多老爺 得了個脾泄的病,做兒媳婦的,別的都好伺候,惟有這攙扶便溺,替換小衣,是辦不到的?!?周作人 《三禮贊》三:“至于失戀以至反目,事屬尋常,正如酒徒嘔吐,煙客脾泄,不足為病?!?/div>
《國語辭典》:卒中  拼音:cù zhòng
腦出血的別稱。
《漢語大詞典》:中暍
中醫(yī)病名。即中暑。 漢 張仲景 傷寒論·痓濕暍病:“太陽中暍者,發(fā)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明史·董基傳:“臣聞頃者竟日演練,中暍瀕死者數(shù)人?!?/div>
《國語辭典》:癭瘤(癭瘤)  拼音:yǐng liú
一種生于肩背等處的瘤狀贅肉。
《漢語大詞典》:火丹
(1).中醫(yī)外科病名。即丹毒。 明 陳實功 《外科正宗·雜瘡毒門·火丹》:“火丹者,心火妄動,三焦風熱乘之,故發(fā)於肌膚之表。有乾溼不同,紅白之異?!?br />(2).神話傳說中的一種能燃燒的仙丹。《四游記·華光來千田國顯靈》:“你始終不信是火丹,今燒起來,你信不信?於今火種埋在你肚里,你肯降否?”
(3).仙女名。《玉臺新詠·王鑒〈七夕觀織女〉詩》:“ 火丹 秉瑰燭, 素女 執(zhí)瓊華。” 程琰 補注:“ 火丹 ,仙女名?!?/div>
《國語辭典》:馬刀(馬刀)  拼音:mǎ dāo
1.武器名。長約一尺,刀身微彎,在沖鋒陷陣時供騎兵劈刺。也稱為「戰(zhàn)刀」。
2.動物名。屬蟶類。殼長形、似刀,肉可食。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四六。介部。馬刀》:「馬刀似蚌而小,形狹而長,其種類甚多,長短、大小、厚薄、斜正雖有不同,而性味功用,大抵則一。」也稱為「馬蛤」。
《漢語大詞典》:溫病
中醫(yī)學病名。感受風寒而引起的熱病的總稱。《素問·生氣通天論》:“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漢 張仲景 傷寒論·傷寒例:“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yōu)闇夭?,至夏變?yōu)槭畈 !?漢 應劭 《風俗通·窮通·司徒中山祝恬》:“司徒 中山 祝恬 ,字 伯林 ,公車徵,道得溫病?!?/div>
《漢語大詞典》:飧泄
亦作“飱泄”。 中醫(yī)病名。指大便泄瀉清稀,并有不消化的食物殘渣。多因肝郁脾虛,清氣不升所致。
《漢語大詞典》:寒泄
中醫(yī)病名。因寒邪客腸胃所致,癥見腸鳴腹痛,便瀉稀水等。漢書·趙充國傳:“其秋, 充國 病,上賜書曰:‘制詔后將軍:聞苦腳脛、寒泄,將軍年老加疾,一朝之變不可諱,朕甚憂之。’” 顏師古 注:“寒泄,下利也?!?/div>
《漢語大詞典》:黑汗
(1).黑色汗水。亦謂摻雜著污穢的汗水。新唐書·五行志一:“ 大歷 十三年二月,太僕寺有泥像,左臂上有黑汗滴下,以紙承之,血也?!?茅盾 《子夜》十二:“滿臉黑汗在這柏油路上喊賣各式各樣‘快報’的癟三和小孩子,也用了各式各樣的聲調(diào)高叫著各式各樣矛盾的新聞?!?尚鉞 《預謀》一:“他們中有的用手揩揩驕陽在頭上蒸發(fā)出的黑汗?!?br />(2).中獸醫(yī)病名。馬血脈壅滯之癥。多由久熱傷血,瘀血滯氣積于心胸所致。癥狀為神昏頭低、渾身肉顫、汗出如漿、氣促喘粗、步行如醉、口色紅燥、脈象洪數(shù)等。治以寧心安神、鎮(zhèn)驚止汗為主。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養(yǎng)牛馬驢騾:“治馬黑汗方:取燥馬屎置瓦上,以人頭亂髮覆之,火燒馬屎及髮,令煙出,著馬鼻下熏之,使煙入馬鼻中,須臾即差也?!?/div>
《國語辭典》:懸癰(懸癰)  拼音:xuán yōng
生于會陰的癰。初期微癢多痛,后熱腫而潰爛,變成瘡勞。也稱為「坐馬癰」。
《漢語大詞典》:淋血
中醫(yī)病名?;颊吣蛑袔в心撗?。 宋 張世南 游宦紀聞卷六:“ 沙隨先生 紹興 丙午苦淋血之疾,兩年不愈?!?span id="izrwhqv" class="book">《醫(yī)宗金鑒·雜病心法要訣·失血治法》:“尿血同出痛淋血,尿血分出溺血名?!?/div>
《漢語大詞典》:腎水(腎水)
(1).即腎臟。中醫(yī)以五行之說釋五臟,腎屬水,故稱。中醫(yī)亦以指腎中所藏的陰精。《素問·方盛衰論》“腎氣虛則使人夢見舟舩溺人” 清 張隱庵 集注:“夢見舟舩溺人,腎水之虛弱也?!?br />(2).中醫(yī)病名。 漢 張仲景 金匱要略·水氣病:“腎水者,其腹大,臍腫,腰痛,不得溺,陰下濕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div>
《漢語大詞典》:脹滿(脹滿)
(1).中醫(yī)病名。《素問·脈要精微論》“胃脈實則脹” 唐 王冰 注:“脈實者,氣有餘,故脹滿?!?宋 沈括 《夢溪補筆談·藥議》:“舊枳實條內(nèi)稱:‘除胸脇痰癖,逐停水,破結實,清脹滿、心下急痞痛、逆氣。’皆是枳實之功?!?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百病主治藥上·脹滿:“脹滿有濕熱、寒濕、氣積、食積、血積?!?br />(2).飽滿發(fā)脹。 宋 梅堯臣 《雍丘遇雨》詩:“飲水徒脹滿,渴喉殊非蠲?!?魯迅 《彷徨·幸福的家庭》:“他覺得頭里面很脹滿,似乎丫丫叉叉的全被木柴填滿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