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387,分93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典故(續(xù)上)
魚目
詞典
耳目
極目
滿目
目前
面目
目斷
在目
數(shù)目
數(shù)目
心目
舉目
目送
觸目
拭目
典故

《李長吉歌詩王琦匯解》卷四〈題歸夢〉
長安風雨夜,書客夢昌谷。恰恰中堂笑,小弟栽潤菉。家門厚重意,望我飽饑腹。勞勞一寸心,燈花照魚目。清·王琦注:「董懋策注:魚目,淚目也?!圭矗汗旁姟笩羟婊梏~目」,魚目有珠,故以喻含淚之目。
《國語辭典》:耳目  拼音:ěr mù
1.耳朵和眼睛。南朝宋。何承天〈答宗居士書〉:「耳目殊司,工藝異業(yè)?!挂喾褐敢娐??!独蠚堄斡洝返诹兀骸傅艿榷坑兴糸u,先生布衣游歷,必可得其實在情形?!?br />2.審察?!稌x書。卷八七。涼武昭王李玄盛傳》:「耳目人間,知外患苦。」
3.聽的人與看的人。泛指閒雜人。《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蒙先生賜顧,本該備個小酌,奉屈一談;一來恐怕褻尊,二來小地方耳目眾多,明日備個菲酌送到尊寓,萬勿見卻。」《文明小史》第五九回:「老兄不過三十上下,令正的年紀也不會大到那里去,耳目眾多,聲名攸礙,這是如何使得呢?」
4.代人刺探消息的人?!都t樓夢》第七四回:「鳳姐見王夫人盛怒之際,又因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耳目,常時調(diào)唆著邢夫人生事,縱有千百樣言辭,此刻也不敢說?!?/div>
《國語辭典》:極目(極目)  拼音:jí mù
窮盡目力,眺望遠方?!段倪x。王粲。登樓賦》:「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骨?。薛福成〈觀巴黎油畫院記〉:「極目四望,則見城堡、岡巒、溪澗、樹木、森然羅列。」
《國語辭典》:滿目(滿目)  拼音:mǎn mù
充滿視野。如:「這家百貨公司正舉辦周年慶,一踏進大門,滿目是人?!箷x。陶淵明〈擬古〉詩九首之四:「山河滿目中,平原獨茫茫?!鼓铣?。吳均〈答柳惲〉詩:「一見終無緣,懷悲空滿目?!?/div>
《國語辭典》:目前  拼音:mù qián
1.最近、眼前?!度龂?。卷五七。吳書。虞陸張駱陸吾朱傳。陸?!罚骸阜蛩栽胶G篑R,曲意于淵者,為赴目前之急,除腹心之疾也?!埂度龂萘x》第三六回:「今日方知伏龍、鳳雛之語。何期大賢只在目前?!?br />2.現(xiàn)在。《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就是目前不放,將來一定要放的?!骨?。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灤陽消夏錄二》:「許之,則禍在后日;不許,則禍在目前。」
《國語辭典》:面目  拼音:miàn mù
1.容貌、相貌?!肚f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埂段拿餍∈贰返谝黄呋兀骸刚l知除了眼鏡,兩眼模糊,反辨不出那人的面目?!?br />2.面子、體面?!秶Z。吳語》:「若其有知,吾何面目以見員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二:「昨日感卿包容,不然小生面目難施了?!?/div>
《國語辭典》:目斷(目斷)  拼音:mù duàn
望斷,竭盡目力遠望。五代十國。馮延巳 采桑子。馬嘶人語春風岸詞:「舊愁新恨知多少,目斷遙天?!乖?。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無語憑欄桿,目斷行云?!?/div>
分類:看不見
《漢語大詞典》:在目
在眼前;在視線之中。 唐 杜甫 《三川觀水漲二十韻》:“火云出無時,飛電常在目?!?span id="gu6kjl1" class="book">《二刻拍案驚奇》卷八:“只見前堂東軒與那聚賭的小閣,宛然那夜光景在目,卻無一個人影。”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況復掩自利之惡名,以福羣之令譽,捷徑在目,斯不憚竭蹶以求之耳?!?/div>
分類:眼前視線
《漢語大詞典》:數(shù)目(數(shù)目)
細目。謂眼睛細小。周禮·考工記·梓人:“鋭喙決吻,數(shù)目顅脰,小體騫腹,若是者謂之羽屬?!?孫詒讓 正義:“毛詩釋文云:‘數(shù),細也?!^細目也?!?/div>
《國語辭典》:數(shù)目(數(shù)目)  拼音:shù mù
通過單位標示所表現(xiàn)出來的具體數(shù)量概念?!独蠚堄斡洝返谝涣兀骸溉缑晌瘑T代為昭雪,七千、八千俱可,六千五百兩的數(shù)目卻不敢答應?!?/div>
《國語辭典》:心目  拼音:xīn mù
1.心和眼?!秶Z。晉語一》:「上下左右,以相心目,用而不倦,身之利也?!?br />2.心中或視覺方面的感受。《文選。曹丕。與吳質(zhì)書》:「觀其姓名,已為鬼錄,追思昔游,猶在心目?!?br />3.想法和看法。如:「在他的心目中,親情勝過一切?!?/div>
《國語辭典》:舉目(舉目)  拼音:jǔ mù
抬起眼睛看。《晉書。卷六五。王導傳》:「風景不殊,舉目有江山之異?!埂都t樓夢》第二三回:「賈政一舉目,見寶玉站在眼前,神彩飄逸,秀色奪人?!?/div>
分類:舉目眼望
《國語辭典》:目送  拼音:mù sòng
目光隨著離去的人或物轉動。表敬重或依依不舍之情。如:「在車站目送父母返鄉(xiāng),依依不舍,不由得淚流滿面。」《漢書。卷四九。爰盎晁錯傳。爰盎》:「絳侯為丞相,朝罷趨出,意得甚。上禮之恭,常目送之?!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1017' target='_blank'>陸龜蒙 和胥口即事詩:「目送回汀隱隱,心隨掛鹿搖搖。」
分類:目光光相
《國語辭典》:觸目(觸目)  拼音:chù mù
目光所及,眼睛所看到的?!稌x書。卷八二。習鑿齒傳》:「吾以去五月三日來達襄陽,觸目悲感,略無歡情?!鼓咸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6875' target='_blank'>李煜 清平樂。別來春半詞:「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國語辭典》:拭目  拼音:shì mù
擦拭眼睛。比喻有所期待?!逗鬂h書。卷六一。黃瓊傳》:「陛下初從藩國,爰升帝位,天下拭目,謂見太平?!埂赌鲜贰>砣?。張邵傳》:「出入朝廷,皆拭目驚觀之?!?/div>
《漢語大詞典》:魚目(魚目)
(1).魚的眼珠子。尚書大傳卷一下:“東海:魚須、魚目?!?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雜文:“自連珠以下,擬者間出。 杜篤 、 賈逵 之曹, 劉珍 、 潘勖 之輩,欲穿明珠,多貫魚目?!?唐 李白 《鞠歌行》:“玉不自言如桃李,魚目笑之 卞和 恥?!?胡先骕 《詩別蕭叔絅燕京》:“碔砆魚目徵上選,遺珠棄璧空晶瑩。”參見“ 魚目混珠 ”。
(2).淚眼。 唐 李賀 《題歸夢》詩:“勞勞一寸心,燈花照魚目?!?董懋策 注:“魚目,淚目也?!?王琦 匯解:“魚目有珠,故以喻含淚珠之目?!?br />(3).相傳鰥魚眼睛終夜不閉,舊稱無妻曰鰥,故詩文中多以魚目用為無偶獨宿或不娶之典。 清 金農(nóng) 《短睡十韻》:“長袖善舞更擅曲,行云行雨迷 陽臺 ……斯須拱揖遽別去,依舊獨眠魚目開?!?br />(4).駿馬名。漢書·西域傳贊:“蒲梢、龍文、魚目、汗血之馬充於黃門。”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四駿馬名也。”
(5).俗以湯未煮沸者為盲湯,初沸稱蟹眼,漸大稱“魚目”,也稱魚眼。 唐 陸羽 茶經(jīng)·煮:“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div>
《國語辭典》:魚目混珠(魚目混珠)  拼音:yú mù hùn zhū
以魚眼睛混充珍珠。語本《文選。任昉。到大司馬記室箋》:「惟此魚目」句下李善注引《韓詩外傳》:「白骨類象,魚目似珠?!贡扔饕约賮y真。《花月痕》第一七回:「他道你是魚目混珠,你該罰他鐘酒?!?/div>
分類:以假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