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387
典故
31
詞典
1167
分類詞匯
51
佛典
105
其它
33
共1387,分93頁顯示
上一頁
24
25
26
27
2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30
31
32
33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齒目
牽目
目的地
目綱
目呼
目禁
目宿
目圖
目學
涉目
受目
郡目
鏡目
角目
六目
《漢語大詞典》:
齒目(齒目)
談及和注目。謂重視。 宋
司馬光
《答劉蒙書》
:“齪齪然為鄙細之人,側足於庸俗之閒,不為雄俊奇?zhèn)ブ克X目,為日久矣?!?/div>
分類:
齒目
注目
重視
《漢語大詞典》:
牽目(牽目)
猶言引人注目。 唐
姚合
《閑居遣懷》
詩之四:“好景時牽目,茅齋興有餘。”
分類:
引人注目
《國語辭典》:
目的地
拼音:
mù dì dì
想要到達的地方。如:「目的地到了,請諸位旅客拿好行李下車。」
分類:
目的地
想要
《漢語大詞典》:
目綱(目綱)
上下眼皮的兩邊。
《醫(y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周身名位骨度》
:“目綱?!弊ⅲ骸澳烤V者,即上、下目胞之兩瞼邊……司目之開闔也?!?/div>
分類:
上下
眼皮
兩邊
《漢語大詞典》:
目呼
(1).把“四”字認成“目”字,或把“目”字認成“四”字。謂文盲或認字少的人讀錯字。 明
湯顯祖
《牡丹亭·訓女》
:“兒呵,爹三分説話你自心模,難道八字梳頭做目呼?!?徐朔方 等校注:“做目呼,四字認做目字,説人不識字?!?明 朱有燉
《豹子和尚》
第四折:“你駡我目呼,你笑我是蠢物不識字,目呼做四也?!?br />(2).粗橫;愚蠢。 明
朱有燉
《豹子和尚》
第四折:“越勸著他心腸越狠毒,你好忒目呼!” 周貽白 注:“忒目呼,太粗橫,太愚蠢?!?/div>
分類:
愚蠢
文盲
錯字
《國語辭典》:
目禁
拼音:
mù jìn
以目示意,叫人不可言動?!缎绿茣?。卷一五一。列傳。關播》:「嘗論事帝前,播意不可,避坐欲有所言,杞目禁輒止?!?/div>
分類:
眼色
禁止
人言
言行
《漢語大詞典》:
目宿
即苜蓿。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種重要的牧草和綠肥作物。
《
漢書·西域傳上·罽賓國
》
:“ 罽賓 地平,溫和,有目宿,雜草奇木,檀、櫰、梓、竹、漆。”
分類:
苜蓿
多年生
草本植物
牧草
綠肥作物
《漢語大詞典》:
目圖(目圖)
眼前的計劃謀略。 清
魏源
《圣武紀》
卷七:“后患不得不虞,則目圖不得不亟?!?/div>
分類:
眼前
計劃
謀略
《漢語大詞典》:
目學(目學)
佛教語。謂瀏覽涉獵。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三論宗》
:“他帶著人到處去搜羅文疏寫本,積滿了三間屋子,所以他目學的長處,是過人的?!?/div>
分類:
佛教語
瀏覽
涉獵
《漢語大詞典》:
涉目
過目,看過。 老舍
《老張的哲學》
第二五:“ 王德 住在城里已有半年,凡是不買門票隨意入覽的地方,差不多全經(jīng)涉目?!?/div>
分類:
過目
《漢語大詞典》:
受目
獲得名稱。 北魏
酈道元
《
水經(jīng)注·河水三
》
:“城西三里有小阜,阜下有泉,東南流注池,北俗謂之 大谷 北堆 ,水亦受目焉?!?/div>
分類:
獲得
《韻府拾遺 屋韻》:
郡目
北齊書文宣帝紀: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戶之民,空張郡目。譬諸木犬,猶彼泥龍。循名督實,事歸烏有。
《漢語大詞典》:
鏡目(鏡目)
明亮敏銳的眼光。 唐
孟郊
《寄陜府鄧給事》
詩:“從來鏡目下,見盡道心前。”
分類:
明亮
敏銳
眼光
《漢語大詞典》:
角目
怒目。 章炳麟
《清美同盟之利病》
:“ 日本 ……品物亦裁輸及 漢 土,適會 廣東 有抵制東貨事, 美 人間之,欲利用其角目相視之情,使 美 之商品益流衍,而 日本 之貿易以衰。”
分類:
怒目
《駢字類編》:
六目
易林:南山黃竹。三身六目。出入制命。東皇宣政。又南山大木。文身六目。制命出文。東里宣敷,尊主安居。鄭國無患。又見一言下。又見三首下。大灌頂神咒經(jīng):或蟲形人身,虺蛇之頭,黿龜之首?;蛄咳^,或一頭而三面,齒牙爪距,或擔山吐火,雷電霹靂。村民聞之,莫不助憂。 李長民廣汴賦:嘉林六目之龜,來游于沼。芝田千歲之鶴,下集于庭。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