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賜尚方劍
 
朱云劍
 
斷佞臣頭
 
朱云請劍
 
朱云請
 
上方請劍
  
朱云地下游
 
攀檻朱云
 
尚方請劍
 
折檻郎
  
直言旗
 
叱禹
 
檻?yīng)毰?/div> 
折檻英風(fēng)
  
請劍折檻
 
斬馬上方劍
 
朱云直言

相關(guān)人物
張禹
 
朱云(字游)

參考典故
朱阿游


《漢書》卷六十七〈楊胡朱梅云列傳·朱云〉~292~
朱云字游,魯人也,徙平陵。少時通輕俠,借客報(bào)仇。長八尺馀,容貌甚壯,以勇力聞。年四十,乃變節(jié)從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將軍蕭望之受論語,皆能傳其業(yè)。好倜儻大節(jié),當(dāng)世以是高之。……至成帝時,丞相故安昌侯張禹以帝師位特進(jìn),甚尊重。云上書求見,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謂『鄙夫不可與事君』,『茍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臣愿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馀?!股蠁枺骸刚l也?」對曰「安昌侯張禹?!股洗笈唬骸感〕季酉掠樕希⑷鑾煾?,罪死不赦?!褂穼⒃葡拢婆实顧?,檻折。云呼曰:「臣得下從龍逄、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將云去。于是左將軍辛慶忌免冠解印綬,叩頭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誅;其言非,固當(dāng)容之。臣敢以死爭?!箲c忌叩頭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當(dāng)治檻,上曰:「勿易!因而輯之,以旌直臣?!乖谱允侵蟛粡?fù)仕,常居鄠田,時出乘牛車從諸生,所過皆敬事焉。薛宣為丞相,云往見之。宣備賓主禮,因留云宿,從容謂云曰:「在田野亡事,且留我東閤,可以觀四方奇士?!乖圃唬骸感∩擞嗬粜??」宣不敢復(fù)言。

例句

致君期折檻,舉職在埋輪。 崔涂 寄舅

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檻時。 李嘉祐 故燕國相公挽歌二首之二

當(dāng)時物議朱云小,后代聲華白日懸。 杜牧 商山富水(一作春)驛(驛本與陽諫議同姓名。因此改為富水驛)

十載丈夫堪恥處,朱云猶掉直言旗。 杜牧 洛中監(jiān)察病假滿送韋楚老拾遺歸朝

揚(yáng)鑣隨日馭,折檻出云臺。 杜甫 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

不學(xué)朱云能折檻,空羞獻(xiàn)納在丹墀。 耿湋 贈別劉員外長卿

朱云若不直,漢帝終自由。 邵謁 論政

折檻未為切,沉湘何足悲。 鄭谷 蜀江有吊

典故
谷永言事
 
谷永直言

相關(guān)人物
谷永


《漢書》卷八十五《谷永傳》
成帝性寬而好文辭,又久無繼嗣,數(shù)為微行,多近幸小臣,趙、李從微賤專寵,皆皇太后與諸舅夙夜所常憂。至親難數(shù)言,故推永等使因天變而切諫,勸上納用之。永自知有內(nèi)應(yīng),展意無所依違,每言事輒見答禮。……官、京氏易最密,故善言災(zāi)異,前后所上四十馀事,略相反覆,專攻上身與后宮而已。黨于王氏,上亦知之,不甚親信也。

例句

谷水直言身不顧,郤詵高第轉(zhuǎn)名香。 韓翃 別氾水縣尉

谷永獨(dú)言事,匡衡多引經(jīng)。 高適 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陰亭

典故
魏徵直言

相關(guān)人物
魏徵


《新唐書》卷九十七〈魏徵列傳〉~3876~
它日,宴群臣,帝曰:「貞觀以前,從我定天下,間關(guān)草昧,玄齡功也。貞觀之后,納忠諫,正朕違,為國家長利,徵而已。雖古名臣,亦何以加!」……帝后臨朝嘆曰:「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朕嘗保此三鑒,內(nèi)防己過。今魏徵逝,一鑒亡矣。朕比使人至其家,得書一紙,始半?,其可識者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惡,任善人則國安,用惡人則國弊。公卿之內(nèi),情有愛憎,憎者惟見其惡,愛者止見其善。愛憎之間,所宜詳慎。若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賢勿猜,可以興矣?!黄浯舐匀绱?。朕顧思之,恐不免斯過。公卿侍臣可書之于笏,知而必諫也?!?/span>
典故
翟璜直言

相關(guān)人物
田子方(魏文侯)
 
翟黃(璜)


《新序·雜事一》
魏文侯與士大夫坐,問曰:「寡人何如君也?」群臣皆曰:「君仁君也?!勾沃恋渣S曰:「君非仁君也?!乖唬骸缸雍我匝灾??」對曰:「君伐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長子。臣以此知君之非仁君?!刮暮畲笈?,而逐翟黃,黃起而出。次至任座,文侯問曰:「寡人何如君也?」任座對曰:「君仁君也?!乖唬骸缸雍我匝灾??」對曰:「臣聞之,其君仁,其臣直。向翟黃之言直,臣是以知君仁君也。」文侯曰:「善?!箯?fù)召翟黃,拜為上卿。

例句

董宣強(qiáng)項(xiàng),翟璜直言。 李瀚 蒙求

《國語辭典》:直言  拼音:zhí yán
1.直陳其事而不加隱瞞?!蹲髠鳌3晒迥辍罚骸缸雍弥毖?,必及于難?!埂段倪x。賈誼。過秦論》:「故直言其失,切諫其邪者,將以為君之榮,除主之禍也?!?br />2.正直不阿的言論?!度龂萘x》第三○回:「袁紹不納直言,后必為曹操所擒?!?/div>
《國語辭典》:直言極諫(直言極諫)  拼音:zhí yán jí jiàn
以正直的言辭極力勸諫?!稘h書。卷九。元帝紀(jì)》:「丞相、御史、中二千石舉茂材異等直言極諫之士,朕將親覽焉?!顾?。陸九淵 孝文大功數(shù)十論:「蓋文帝以直言極諫求人?!?/div>
《漢語大詞典》:直言極諫科(直言極諫科)
唐 代科舉常選之外有制科。制科不定期舉行,由天子親策,專用于網(wǎng)羅選用特殊人才。類似 漢 代的舉賢良文學(xué)、孝廉方正。其中,以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最為常見, 宋 代沿之。 唐 白行簡 《李娃傳》:“遇大比,詔徵四方之雋,生應(yīng)直言極諫科,策名第一,授 成都府 參軍?!?宋 蘇舜欽 《乞納諫書》:“臣昨覩乙亥詔書,或越職言事……恐非本於宸衷。蓋陛下即位以來,屢詔羣下,以求鯁直,故百僚皆得轉(zhuǎn)對,又置詣匭,設(shè)直言極諫科,今詔書如此,是與前事相違?!?清 薛福成 《選舉論中》:“竊嘗觀 漢 唐 宋 之世,自賢良方正以逮直言極諫等科,皆大臣有司薦之,天子試之,非常之人,往往而出?!眳㈤?span id="5yaxpr0" class="book">《新唐書·選舉志上》、宋史·選舉志
《國語辭典》:直言不諱(直言不諱)  拼音:zhí yán bù huì
直述其事,無所避諱?!秲号⑿蹅鳌返谌兀骸改慵葘U\問我,我便直言不諱?!埂段拿餍∈贰返谌呋兀骸改秸毖圆恢M責(zé)備他?!挂沧鳌刚圆恢M」。
分類:直言不諱
《分類字錦》:直言極諌(直言極諌)
后漢書章帝紀(jì):建初元年詔曰:夫鄉(xiāng)舉里選,必累功勞。今刺史守相不明其偽,茂材孝廉歲以百數(shù),既非能顯,而當(dāng)授之政事,甚無謂也。其令太傅、三公、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國守相,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諌之士各一人。
分類:選舉
《國語辭典》:直言賈禍(直言賈禍)  拼音:zhí yán gǔ huò
因言語正直而招致災(zāi)禍?!兑佰牌匮浴返谒囊换兀骸肝奶蛉嗽缰睦杀匾灾毖再Z禍,潛避至此。」也作「直言取禍」。
分類:惹禍招致
《國語辭典》:直言無諱(直言無諱)  拼音:zhí yán wú huì
直接說明,無所隱諱?!稌x書。卷七五。范汪傳》:「寧指斥朝士,直言無諱?!挂沧鳌刚圆恢M」。
分類:直率隱諱
《國語辭典》:直言無隱(直言無隱)  拼音:zhí yán wú yǐn
直接說明,無所隱諱?!肚迨犯濉>矶凰?。后妃傳。文宗孝德顯皇后傳》:「今中外臣工于時事闕失,直言無隱?!埂稏|周列國志》第五○回:「臣不忍坐視君國之危亡,故敢直言無隱?!?/div>
《國語辭典》:直言正諫(直言正諫)  拼音:zhí yán zhèng jiàn
以正直的言論正面規(guī)勸。晉?;矢χk《高士傳。卷中。王斗》:「寡人奉先君之宗廟,守社稷,聞先生直言正諫不諱。」
《國語辭典》:直言正色  拼音:zhí yán zhèng sè
言語正直,表情嚴(yán)肅?!度龂?。卷一一。魏書。國淵傳》:「太祖辟為司空掾?qū)?,每于公朝論議,常直言正色,退無私焉?!埂度龂萘x》第二二回:「直言正色,論不阿諂?!?/div>
《漢語大詞典》:直言極諫科(直言極諫科)
唐 代科舉常選之外有制科。制科不定期舉行,由天子親策,專用于網(wǎng)羅選用特殊人才。類似 漢 代的舉賢良文學(xué)、孝廉方正。其中,以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最為常見, 宋 代沿之。 唐 白行簡 《李娃傳》:“遇大比,詔徵四方之雋,生應(yīng)直言極諫科,策名第一,授 成都府 參軍?!?宋 蘇舜欽 《乞納諫書》:“臣昨覩乙亥詔書,或越職言事……恐非本於宸衷。蓋陛下即位以來,屢詔羣下,以求鯁直,故百僚皆得轉(zhuǎn)對,又置詣匭,設(shè)直言極諫科,今詔書如此,是與前事相違。” 清 薛福成 《選舉論中》:“竊嘗觀 漢 唐 宋 之世,自賢良方正以逮直言極諫等科,皆大臣有司薦之,天子試之,非常之人,往往而出?!眳㈤?span id="ikh1zrj" class="book">《新唐書·選舉志上》、宋史·選舉志。
《漢語大詞典》:直言判斷(直言判斷)
邏輯學(xué)名詞。亦稱定言判斷。是無條件地反映事物有或沒有某種屬性的判斷。它通過聯(lián)系詞“是”與“不是”來肯定與否定事物的某種屬性。例如:“中國人民是勤勞勇敢的”和“自然界不是靜止不變的”都是直言判斷。它的公式是:S是(不是)P。人們以直言判斷來表現(xiàn)已獲得關(guān)于客觀現(xiàn)實(shí)規(guī)律的知識。
《漢語大詞典》:丹檻折
漢書·朱云傳:“上( 漢成帝 )大怒曰:‘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師傅,罪死不赦?!穼?云 下, 云 攀殿檻,檻折……及后當(dāng)治檻,上曰:‘勿易!因而輯之,以旌直臣?!焙笥脼槌甲臃杆乐敝G的典實(shí)。 唐 杜甫 《聞高常亡》詩:“致君丹檻折,哭友白云長?!?/div>
《漢語大詞典》:折檻(折檻)
漢 槐里 令 朱云 朝見 成帝 時,請賜劍以斬佞臣 安昌 侯張禹 。 成帝 大怒,命將 朱云 拉下斬首。 云 攀殿檻,抗聲不止,檻為之折。經(jīng)大臣勸解, 云 始得免。后修檻時, 成帝 命保留折檻原貌,以表彰直諫之臣。見《漢書·朱云傳》。后世殿檻正中一間橫檻?yīng)毑皇诟?,謂之折檻,本此。后用為直言諫諍的典故。 唐 李嘉祐 《故燕國相公挽歌》之一:“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檻時?!?元 宇文虛中 《古劍行》:“嶙峋折檻霽天威,將軍拜伏姦臣泣?!?清 龔自珍 《癸未十月初七日以言事下獄》詩:“九重容折檻,萬死待浮 湘 ?!币嘧鳌?折庭檻 ”。 明 無名氏 《鳴鳳記·燈前修本》:“怪當(dāng)朝無肯折庭檻,又誰箇敢牽裳?”
《漢語大詞典》:攀檻(攀檻)
見“ 攀朱檻 ”。
《漢語大詞典》:攀朱檻(攀朱檻)
漢 槐里 令 朱云 上書 成帝 ,請賜劍斬佞臣 安昌侯 張禹 。 成帝 大怒,命斬 朱 。 朱云 被拉下殿時抗聲不止,攀住殿檻不放,把檻柱也拉斷了。經(jīng)人說情, 朱云 得以不死。后來修檻時, 成帝 命令保留折檻的原樣,以表彰 朱云 的直諫。事見漢書·朱云傳。后以“攀朱檻”為直言進(jìn)諫的典故。 清 蒲松齡 《過孫給諫芙蓉齋》詩:“圣明無待攀朱檻,痛哭應(yīng)煩裂白麻?!币嗍∽鳌?攀欄 ”、“ 攀檻 ”。 元 馬致遠(yuǎn) 《漢宮秋》第二折:“你們乾請了皇家俸,著甚的分破帝王憂,那壁廂鎖樹的怕彎著手,這壁廂攀欄的怕攧破了頭?!?清 黃遵憲 《京亂補(bǔ)述》詩之五:“裂麻要帝諾,攀檻碎臣頭。”
《國語辭典》:斬馬劍(斬馬劍)  拼音:zhǎn mǎ jiàn
漢代宮中寶劍,劍利可以斬馬,故名。《漢書。卷六七。朱云傳》:「臣愿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馀?!埂短接[。卷三四二。兵部。劍》:「王莽使武賁以斬馬劍挫董忠。」
《國語辭典》:朱云折檻(朱雲(yún)折檻)  拼音:zhū yún zhé jiàn
漢代朱云勇于向成帝請斬丞相張禹,成帝使人將他拿下,要定其死罪,他用手攀殿前欄桿致使折斷。見《漢書。卷六七。朱云傳》。后比喻直臣冒死進(jìn)諫。南朝梁。元帝〈忠臣傳陳爭篇贊〉:「子政鏗鏗,誠存社稷。朱云折檻,遂其婞直。」
《漢語大詞典》:請劍(請劍)
(1).漢書·朱云傳:“ 云 上書求見,公卿在前。 云 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孔子 所謂“鄙夫不可與事君”、“茍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臣愿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餘。’上問:‘誰也?’對曰:‘ 安昌侯 張禹 ?!洗笈唬骸〕季酉掠樕?,廷辱師傅,罪死不赦!’御史將 云 下, 云 攀殿檻,檻折。 云 呼曰:‘臣得下從 龍逄 、 比干 游於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后以“請劍”為忠直敢諫,請誅奸佞之典。 明 王世貞 《京山過故王侍御時育宅有感因伸薄酹仍許為其子銘墓》詩:“ 漢 賊不兩立,臣死安足辭。唯憐請劍恨,猶鬱蓋棺時?!?清 閻爾梅 《黃石齋先生南謫余于珠梅閘送之》詩:“魑魅充朝須請劍,豺狼當(dāng)?shù)狼衣褫啞!?清 林昌彝 《章檻詞》:“休休休,伊誰請劍斬而頭?”
(2).捧劍。舊時皇帝坐朝,有捧劍的侍者。 明 劉若愚 酌中志·見聞瑣事雜記:“﹝ 王翱 ﹞歷陞 乾清宮 牌子,隨朝請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