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9,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分類詞匯(續(xù)上)
黿鳴鱉應
扼臂嚙指
水流濕,火就燥
山崩鐘應
《國語辭典》:黿鳴鱉應(黿鳴鱉應)  拼音:yuán míng biē yìng
黿一鳴叫鱉就響應。比喻君臣相感,互通聲氣。語本《后漢書。卷五九。張衡傳》:「故樊噲披帷,入見高祖;高祖踞洗,以對酈生。當此之會,乃黿鳴而鱉應也?!?/div>
《漢語大詞典》:扼臂嚙指(搤臂嚙指)
漢 王充 論衡·感虛:“ 曾子 出薪於野,有客至而欲去。 曾母 曰:‘愿留, 參 方到?!匆杂沂謸~其左臂。 曾子 左臂立痛,即馳至問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來欲去,吾搤臂以呼汝耳。’”后漢書·周磐傳:“ 磐 同郡 蔡順 ……嘗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 順 不還,乃噬其指。 順 即心動,棄薪馳歸,跪問其故。母曰:‘有急客來,吾噬指以悟汝耳。’”后以“搤臂嚙指”指至孝之人與父母心相感應。 清 錢謙益 《故福建建寧府推官待贈吏科給事嘉善柯君墓志銘》:“君初舉進士觀政,得 贈公 家書,心動曰:‘無病何以非手跡耶?’請急馳歸。及門而 贈公 病革矣……人以是知搤臂嚙指,古孝子非虛語也?!?/div>
《國語辭典》:水流濕,火就燥(水流濕,火就燥)  拼音:shuǐ liú shī,huǒ jiù zào
水往濕處流,火就乾處燒。比喻物以類聚?!兑捉?jīng)。乾卦。文言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埂独蠚堄斡洝返谝灰换兀骸赣谑峭愊嗪?,水流濕,火就燥,漸漸的越聚越多?!?/div>
《國語辭典》:山崩鐘應(山崩鐘應)  拼音:shān bēng zhōng yìng
語本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二。洛鐘鳴》:「魏時,殿前大鐘無故大鳴,人皆異之,以問張華。華曰:『此蜀郡銅山崩,故鐘鳴應之耳?!粚な窨ど掀涫?,果如華言?!购笥靡员扔魇挛锵嗷ジ型ê魬?。《歧路燈》第二五回:「偎紅倚翠陽臺下,阿母驚魂幾欲飛;請看古來嚙指感,山崩鐘應尚無違。」
分類:相感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