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4
詞典
2
分類詞匯
6
佛典
2
其它
4
分類詞匯
應(yīng)真
南北宗
五祖七真
北七真
非七真
南五祖
《漢語大詞典》:
應(yīng)真(應(yīng)真)
謂方是真話。 唐
韓偓
《無題》
詩之二:“明言終未實(shí),暗祝始應(yīng)真?!?br />佛教語。羅漢的意譯。意謂得真道的人。
《
文選·孫綽〈游天臺(tái)山賦〉
》
:“ 王喬 控鶴以沖天,應(yīng)真飛錫以躡虛?!?李善 注:“應(yīng)真,謂羅漢也?!?李周翰 注:“應(yīng)真,得真道之人。” 唐
王昌齡
《諸官游招隱寺》
詩:“應(yīng)真坐松柏,錫杖掛窗戶。” 宋
惠洪
《
冷齋夜話·羅漢第五尊失隊(duì)
》
:“予往 臨川 景德寺 ,與 謝無逸 輩升閣,得 禪月 所畫十八應(yīng)真像,甚奇,而失第五軸?!?清
王士禛
《
池北偶談·談藝二·記觀宋子昭畫
》
:“丙辰二月二十一日,過 商丘 宋子昭 戶部觀畫, 李伯時(shí) 白描十八應(yīng)真,最為奇妙。”
分類:
佛教語
真話
羅漢
意譯
得真
真道
《國語辭典》:
南北宗
拼音:
nán běi zōng
1.唐代時(shí),佛教禪宗自五祖圓寂后,分為南北二宗。南宗系六祖慧能所創(chuàng),北宗系神秀所創(chuàng)。
2.金朝時(shí),道教分為南北二宗。北宗為王哲所創(chuàng),南宗為劉海蟾所創(chuàng)。
3.明代董其昌將唐代至元代著名山水畫家分為南北二宗。南宗師祖王維,著重水墨渲染而少鉤勒,以秀麗著稱。北宗師祖李思訓(xùn),山石峭拔,多用青綠濃重之色,以剛勁稱勝。
分類:
道教
山水畫
佛教
全真
真道
禪宗
南宗
派別
北宗
流派
五祖
源于
《漢語大詞典》:
五祖七真
道教語。指全真道的北五祖、南五祖和七真人。見 元 李道謙
《
七真年譜
》
。 元 楊景賢
《劉行首》
第一折:“欲要見五祖七真,先受些千隨百順?!?/div>
分類:
道教
道教語
全真
真道
五祖
真人
《國語辭典》:
北七真
拼音:
běi qī zhēn
道教全真道開山的七位祖師。分別為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jī)、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都是王重陽的弟子。全真道被視為丹道北宗,即北宗七真。
分類:
道教
全真
真道
開山
祖師
分別
為馬
大通
《國語辭典》:
非七真
拼音:
fēi qī zhēn
道教全真道創(chuàng)始者王重陽的七大弟子,包括馬鈺、劉處玄、譚處端、丘處機(jī)、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元世祖至元六年皆封為真人。
分類:
道教
全真
真道
創(chuàng)始
七大
大弟
弟子
《漢語大詞典》:
南五祖
指道教全真道所尊的南方五位祖師,即 北宋 張用成 (號 紫陽 )、 石泰 (號 杏林 )、 南宋 薛道光 (號 紫賢 )、 陳楠 (號 翠虛 )和 白玉蟾 (號 海瓊子 ),與道教全真道的創(chuàng)立者北五祖相對而稱。參閱 明 王圻
《
續(xù)文獻(xiàn)通考
》
。
分類:
道教
全真
真道
南方
五位
祖師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