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1詞典 3分類詞匯 38
《分類字錦》:不豫黨人(不豫黨人)
后漢書皇甫規(guī)傳:及黨事大起,天下名賢,多見染逮。規(guī)雖為名將,素譽不高。自以西州豪杰,恥不得豫,乃先自上言:臣前薦故大司農(nóng)張奐,是附黨也。又臣昔論輸左校時,太學(xué)生張鳳等上書訟臣,是為黨人所附也。臣宜坐之。朝廷知而不問,時人以為規(guī)賢。
分類:知恥
《分類字錦》:酬膝
清異錄:溫韜少無賴。拳人幾死。市魁將送官。韜謝過魁前。拜逾數(shù)百??屩?。韜每念之以為恥。既貴達。拍金薄搭膝帶之曰:聊酬此膝。
分類:知恥
《分類字錦》:出為小草(出為小草)
世說:謝公始有東山之志,后嚴命屢臻,勢不獲已,始就桓公司馬。于時人有餉桓公藥草,中有遠志,公取以問謝:此藥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稱?謝未即答,時郝隆在坐,應(yīng)聲荅曰:此甚易解,處則為遠志,出則為小草。謝甚有愧色。
分類:知恥
《分類字錦》:恥為宰相(恥為宰相)
應(yīng)璩與侍郎曹長思書:汲黯樂在郎署,何武恥為宰相。
分類:知恥
《國語辭典》:蒲鞭示辱  拼音:pú biān shì rù
對有罪過的人,只以蒲鞭稍加處罰,使對方能知恥改正。典出《后漢書。卷二五。劉寬傳》。后比喻為政仁慈寬厚,或指極輕的刑罰。也作「蒲鞭不施」、「蒲鞭不用」。
《國語辭典》:皮臉(皮臉)  拼音:pí liǎn
1.形容人臉皮厚,不知恥。如:「他這樣糾纏人家,簡直是皮臉到極點?!?br />2.頑皮。如:「小明,你不要這樣皮臉。」
《分類字錦》:深戒丹青
歷代名畫記》:太宗與侍臣泛游春苑,池中有奇鳥隨波容與,上愛玩不已,急召閻立本寫貌。閤內(nèi)傳呼畫師閻立本,立本時已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俯伏池側(cè),手揮丹素,目瞻坐賓,不勝愧赧。退誡其子曰:“吾少好讀書屬詞,今獨以丹青見知,躬廝役之務(wù),辱莫大焉。爾宜深戒,勿習(xí)此藝?!?/div>
分類:知恥
《分類字錦》:愧見子將(愧見子將)
后漢書·許劭傳》:同郡袁紹,公族豪俠。去濮陽令歸,車徒甚盛。將入郡界。乃謝遣賓客曰:『吾輿服豈可使許子將見?!凰煲詥诬嚉w家?!?a target='_blank'>北史·楊愔傳》:自尚公主后,衣紫羅袍、金鏤大帶。遇李庶。頗以為恥。謂曰:『我此衣服。都是內(nèi)裁。既見子將。不茍能無愧。』
分類:知恥
《國語辭典》:明恥教戰(zhàn)(明恥教戰(zhàn))  拼音:míng chǐ jiào zhàn
闡明雪恥的道理,教導(dǎo)作戰(zhàn)的方法,此指平素練兵而言。《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明恥教戰(zhàn),求殺敵也。傷未及死,如何勿重?」《魏書。卷七八。張普惠傳》:「文武之道,自昔成規(guī)。明恥教戰(zhàn),振古常軌?!?/div>
《分類字錦》:盧前王后(盧前王后)
唐書·王勃傳》: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皆以文章齊名天下,稱王楊盧駱,號四杰。炯嘗曰:“吾愧在盧前,恥居王后?!?/div>
分類:知恥
《分類字錦》:臨水愧魚(臨水愧魚)
陶潛《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jīng)曲阿作》:目倦修途異,心念山澤居。望云慚高鳥,臨水愧游魚。注:言魚鳥咸得其所,而已獨違其性也。
分類:知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