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3詞典 3分類詞匯 80
《國語辭典》:贄敬(贄敬)  拼音:zhì jìng
準(zhǔn)備禮物來謁見,以表示隆重。也用以指學(xué)生拜見老師時所持的贄金?!队讓W(xué)瓊林。卷三。人事類》:「拜見之貲,名曰贄敬?!?/div>
分類:敬意禮品
《國語辭典》:表禮(表禮)  拼音:biǎo lǐ
初次見面所贈送的禮物?!队魇烂餮浴>砣?。梁武帝累修歸極樂》:「就安排盒子表禮,叫養(yǎng)娘抱了孩兒,兩乘轎子,抬往寺里?!埂都t樓夢》第七回:「早有鳳姐的丫鬟媳婦們,見鳳姐初會秦鐘,并未備得表禮來,遂忙過那邊去告訴平兒。」
《國語辭典》:題款(題款)  拼音:tí kuǎn
在書本或字畫上題寫作者姓名、年、月等文字。
《國語辭典》:落款  拼音:luò kuǎn
在書畫上題署姓名、字號、書寫年月、詩句跋語等,皆稱為「落款」?!毒┍就ㄋ仔≌f。拗相公》:「荊公默誦此詩一遍,問香火道人:『此詩何人所作?沒有落款?!弧埂独蠚堄斡洝返谝欢兀骸溉巳鹂戳耍f道:『好詩!好詩!為甚不落款呢?』」
《國語辭典》:大獎(大獎)  拼音:dà jiǎng
金額高或禮品豐厚的獎項。如:「他的運(yùn)氣非常好,屢次獲得摸彩的大獎?!?/div>
《漢語大詞典》:贄儀(贄儀)
為表敬意所送的禮品。 明 焦竑 玉堂叢語·廉介:“今動曰贄儀,而不羞於入。”《石點(diǎn)頭·侯官縣烈女殲仇》:“新生贄儀,聽其厚薄?!?span id="jjvodwn"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當(dāng)下 安公子 鋪好拜氈,遞過贄儀,早拜下去?!?/div>
分類:敬意禮品
《漢語大詞典》:贈餞(贈餞)
向人送別時贈送禮品并設(shè)宴餞行。國語·周語上:“賓饗贈餞,如公命侯伯之禮,而加之以宴好。” 韋昭 注:“贈,致贈之禮也;餞,謂郊送飲酒之禮也?!?/div>
《漢語大詞典》:羔幣(羔幣)
小羊和帛,古代行聘問時用的禮品。亦泛指禮物。后漢書·周燮傳:“ 安帝 以玄纁羔幣聘 燮 及 南陽 馮良 ,二郡各遣丞掾致禮。” 清 鄧顯鶴 《船山遺書目錄序》:“顧諸君子肥遯自甘,聲名益炳,羔幣充庭,干旌在野?!?/div>
《漢語大詞典》:贍禮(贍禮)
供給禮品。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nèi)臣職掌紀(jì)略:“凡遇癸亥, 神廟 景命三經(jīng)廠,各做好事一永日,遣管事牌子贍禮?!?/div>
分類:供給禮品
《國語辭典》:禮單(禮單)  拼音:lǐ dān
1.載明禮節(jié)的帖單。
2.送禮物時開列名目的帖單?!都t樓夢》第五六回:「說著,便將禮單送上去?!挂沧鳌付Y帖」。
《漢語大詞典》:傳質(zhì)(傳質(zhì))
謂致送禮品。孟子·萬章下:“庶人不傳質(zhì)為臣,不敢見於諸侯,禮也?!?趙岐 注:“傳,執(zhí)也。” 朱熹 注:“‘質(zhì)’與‘贄’同?!?/div>
《漢語大詞典》:幣赍(幣齎)
禮品及行裝費(fèi)用。周禮·天官·外府:“凡祭祀、賓客、喪紀(jì)、會同、軍旅,共其財用之幣齎,賜子之財用?!?鄭玄 注:“齎,行道之財用也?!?孫詒讓 正義:“凡禮幣及行道辨裝,通為幣齎?!?/div>
《漢語大詞典》:入贄(入贄)
攜帶禮品入朝謁見。《南齊書·氐傳》:“昔絶國入贄,美稱前冊;殊俗內(nèi)款,聲流往記?!?/div>
《漢語大詞典》:菊糕
用糖、油、秫面做成的糕點(diǎn),為重陽節(jié)饋贈的禮品。 宋 周密 《乾淳歲時記·重九》:“都人是日飲新酒,汎萸、簪菊,且各以菊糕為饋。”
《漢語大詞典》:土禮(土禮)
作為禮品的土產(chǎn)。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最近因自己的兒子屢次接她回鄉(xiāng),她才回家小住,但不久她又念記她主人的子女,時常帶些土禮回來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