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cuò),系統(tǒng)已按“笛 → 篴笛”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品笛
玩賞笛聲。紅樓夢第七六回回目:“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館聯(lián)詩悲寂寞?!?/div>
《漢語大詞典》:鄰舍笛(鄰舍笛)
同“ 鄰笛 ”。 唐 李德裕 《無題》:“不勞鄰舍笛,吹起舊時(shí)悲?!?/div>
《分類字錦》:引笛
張祜 詠風(fēng)詩 引笛秋臨塞。
分類:風(fēng)
《漢語大詞典》:笛工
(1).制笛的工匠。《晉書·律歷志上》:“若可施用,請(qǐng)更部笛工,選竹造作,下太樂樂府施行?!?br />(2).指吹笛的樂師。新唐書·漢中王瑀傳:“ 瑀 亦知音,嘗早朝,過 永興里 聞笛音,顧左右曰:‘是太常工乎?’曰:‘然?!兆R(shí)之曰:‘何故臥吹?’笛工驚謝。”
《駢字類編》:笛鼓
宋史占城國傳:樂器有胡琴、笛、鼓、大鼓,樂部亦列舞人。
《漢語大詞典》:朗笛
清亮的笛聲。 晉 陸機(jī) 《順東西門行》:“激朗笛,彈哀箏,取樂今日盡歡情。” 唐 王勃 《梓潼南江泛舟序》:“亦有嘉餚旨酒,鳴絃朗笛,以補(bǔ)尋幽之致焉。”
分類:清亮笛聲
《漢語大詞典》:龍篴(龍篴)
見“ 龍笛 ”。
《漢語大詞典》:龍笛(龍笛)
亦作“ 龍篴 ”。 指笛。據(jù)說其聲似水中龍鳴,故稱。語本 漢 馬融 《長笛賦》:“龍鳴水中不見已,截竹吹之聲相似?!焙髣t多指管首為龍形的笛。 唐 虞世南 《琵琶賦》:“葉笙鏞之律呂,叅鐘石之經(jīng)緯,於是鳳簫輟吹,龍笛韜吟。” 宋 姜夔 《卜算子·吏部梅花八詠》詞:“象筆帶香題,龍笛吟春咽?!?span id="e6qdwt2" class="book">《元史·禮樂志五》:“龍笛,制如笛,七孔,橫吹之,管首制龍頭,銜同心結(jié)帶?!?/div>
《漢語大詞典》:武溪笛
漢 馬援 門生 爰寄生 善吹笛, 馬援 作《武溪深》和之,嘆水深湍急,涉渡艱難。后用為贈(zèng)別之曲。 唐 李群玉 《將之京國贈(zèng)薛員外》詩:“莫奏 武溪 笛,且登 仲宣 樓;亨通與否閉,物理相沉浮。”參見“ 武溪深 ”。
《漢語大詞典》:武溪深
古歌曲名。 晉 崔豹 古今注·音樂:“《武溪深》,乃 馬援 南征之所作也。 援 門生 爰寄生 善吹笛, 援 作歌以和之,名曰《武溪深》。其曲曰:滔滔 武溪 一何深,鳥飛不度,獸不能臨,嗟哉 武溪 多毒淫!”
《高級(jí)漢語詞典》:號(hào)笛  拼音:hào dí
人們認(rèn)為起源于凱爾特但流行于英國的單簧管樂器,由木質(zhì)或骨質(zhì)間有指孔的管身以及號(hào)角式號(hào)口和嘴子構(gòu)成
《駢字類編》:笛詞(笛詞)
貴耳錄:東坡水龍吟笛詞八字。謚楚山修竹如云。異材秀出千林表。此笛之質(zhì)也。龍須半剪。鳳膺微漲,玉肌勻繞。此笛之狀也。木落淮南。雨晴云夢。月明風(fēng)裊。此笛之時(shí)也。自中郎不見。將軍去后。知孤負(fù)秋多少。此笛之事也。聞道嶺南太守。后堂深綠珠嬌小。此笛之人也。綺窗學(xué)弄涼州,初試霓裳未了。此笛之曲也。嚼微含宮,泛商流羽,一聲云杪,此笛之音也。為使君洗盡蠻煙瘴雨,作霜天曉,此笛之功也。
《漢語大詞典》:雅笛
樂器名。正調(diào)之笛。 唐 李百藥 《笙賦》:“縱調(diào)文于雅笛,留神思于和笙?!?宋 沈括 夢溪筆談·樂律一:“笛有雅笛,有羌笛。其形制所始,舊説皆不同?!?/div>
《高級(jí)漢語詞典》:哨笛  拼音:shào dí
小笛或豎笛;尤指教鳥鳴叫用的笛
《國語辭典》:魔笛  拼音:mó dí
歌劇名。奧地利作曲家莫札特的最后一出歌劇,屬于德文歌唱?jiǎng)☆愋汀橛⒄ZMagic Flute、德語Die Zauberfl?te的意譯。西元一七九一年九月三十一日在維也納首演?,F(xiàn)為各大劇院經(jīng)常演出的劇目之一。
《國語辭典》:豎笛(豎笛)  拼音:shù dí
樂器名,吹管樂器。參見「單簧管」條。
《國語辭典》:直笛  拼音:zhí dí
樂器名。一種直持吹奏的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