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革命軍(革命軍)  拼音:gé mìng jūn
1.以革命為目的所組織而成的軍隊(duì)。
2.書名。鄒容(西元1885~1905)著,西元1903年出版。書中宣傳民主共和思想,鼓吹革命,反對(duì)滿清政權(quán),為清末革命文學(xué)中的名著。
《漢語大詞典》:餉食(餉食)
亦作“饟食”。
(1).以食物給人吃。《商君書·墾令》:“無得為罪人請(qǐng)於吏而饟食之?!?清 孫枝蔚 《田家雜興次儲(chǔ)光羲韻》:“欲知相恭敬,請(qǐng)看親餉食。”
(2).家蠶每次眠后的第一次給葉。俗稱開葉。
《國語辭典》:第一遭  拼音:dì yī zāo
第一次、首次。如:「這是我第一遭出國旅游,心里挺興奮的!」
《國語辭典》:原配  拼音:yuán pèi
最先婚配的妻子。清。王應(yīng)奎《柳南隨筆》卷一:「且伊原配陳夫人,此時(shí)尚無恙也?!?/div>
《漢語大詞典》:頭茶(頭茶)
指第一次摘取的春茶。 明 袁宏道 《憩法相》詩:“鞭筍和泥重,頭茶帶紙輕?!?/div>
《漢語大詞典》:龍飛榜(龍飛榜)
新皇帝即位后第一次考試選士,稱“龍飛榜”。 宋 趙升 朝野類要·舉業(yè):“往年遇主上即位以后第一次選士,謂之龍飛榜?!?宋 蘇軾 《論特奏名》:“臣等自入貢院,四方免解舉人投狀。稱今來是龍飛榜,乞?yàn)榉笞喾ㄍ馔贫髡?,不可勝?shù)?!?宋 周密 齊東野語·奇對(duì):“ 度宗 龍飛榜, 陳文龍 為廷魁, 胡躍龍 為省元?!?/div>
《漢語大詞典》:起鼓
猶起更。古代擊鼓報(bào)更?!捌鸸摹?,指第一次打更。《西游記》第九七回:“漸漸天晚,聽得樓頭起鼓,火甲巡更?!?span id="ay26kxz" class="book">《醒世姻緣傳》第八一回:“至起鼓以后, 惠希仁 兩個(gè)剛到 狄 家門首,正待敲門?!?span id="mkce6lx" class="book">《天雨花》第一回:“扇兒收好起抬身,譙樓早已來起鼓?!眳⒁姟?起更 ”。
《國語辭典》:起更  拼音:qǐ gēng
俗稱五更中的初更時(shí)分,約晚上七點(diǎn)左右?!陡;萑珪?。卷一一。刑名部。詞訟》:「入暮則城閉不能出,起更后則夜禁難行?!埂都t樓夢(mèng)》第七一回:「當(dāng)下已是起更時(shí)分,大家各自歸房安歇。」
《漢語大詞典》:頭忽(頭忽)
方言。指開始入睡到第一次醒來的階段。
《國語辭典》:同盟國(同盟國)  拼音:tóng méng guó
1.締結(jié)同盟條約或參加某一同盟條約的國家。
2.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shí),德、奧、義三國同盟,稱為「同盟國」。
3.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中,聯(lián)合對(duì)抗德、日、義三軸心國的國家,包括中、美、英、法、蘇等國。
《漢語大詞典》:頭湯(頭湯)
(1).指第一次沖泡的茶水。 元 秦簡夫《東堂老》第一折:“哥,吃罷那頭湯,天道暄熱,都把那帽笠去了,把那衣服鬆一鬆?!?br />(2).第一次燒開的水。
《國語辭典》:海格  拼音:hǎi gé
Haig,Douglas
人名。英國軍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擔(dān)任英軍總司令官。
《國語辭典》:首展  拼音:shǒu zhǎn
第一次展出。如:「畢業(yè)生的設(shè)計(jì)作品首展將在美術(shù)館舉行?!?/div>
《漢語大詞典》:張侯論(張侯論)
論語第一次的改訂本。共二十篇。 西漢 末 安昌侯 張禹 根據(jù)《魯論》( 魯 人所傳論語)并吸收《齊論》( 齊 人所傳論語)編定,故名。 東漢 末 鄭玄 注論語,又混合《張侯論》《古論》(出 孔 壁中的論語),成為現(xiàn)行的論語。參閱 三國 魏 何晏 《〈論語集解〉序》隋書·經(jīng)籍志、 唐 陸德明 經(jīng)典釋文·敘錄·論語
《國語辭典》:打炮  拼音:dǎ pào
1.發(fā)射炮彈。
2.方言。放鞭炮。如:「王老倌,張老倌,香煙蒂頭勿亂端。大娘舅,小外甥,勿在山林打炮強(qiáng)?!?br />3.原為嫖妓的粗話隱語,后用以泛指性行為。
《國語辭典》:初戀(初戀)  拼音:chū liàn
1.第一次的戀愛。
2.書名。俄國小說家屠格涅夫所著的短篇小說。內(nèi)容描寫一個(gè)少年在情竇初開時(shí)的心理狀態(tài),其背后又隱藏著一種奇?zhèn)サ膼矍榍楣?jié),是一個(gè)動(dòng)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