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28
詞典
2
分類詞匯
26
共26,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僵事
頂名代告
信用狀
人頭保
受款人
他敘式
對著和尚罵賊禿
法不傳六耳
蚌鷸相持
保證人
六耳不同謀
《國語辭典》:
僵事
拼音:
jiāng shì
第三者以言語挑撥,引發(fā)雙方沖突。如:「你別僵事了,他倆打起來,于你有什么好處?」
分類:
第三者
言語
挑撥
引發(fā)
雙方
沖突
《國語辭典》:
頂名代告(頂名代告)
拼音:
dǐng míng dài gào
冒用姓名,代替他人去控告第三者。《六部成語注解。刑部》:「頂名代告:冒充姓名,代人控告也?!?/div>
分類:
冒用
姓名
他人
控告
第三者
《國語辭典》:
信用狀(信用狀)
拼音:
xìn yòng zhuàng
銀行應申請人的請求與指示,向第三者所簽發(fā)的文據或函件。在該文據或函件中,銀行向第三者承諾,如果第三者能確實履行該文據或函件所規(guī)定的條件,則將通知代理銀行支付其一定金額的憑證。多用于國際結算中。也稱為「信用證」。
分類:
銀行
申請
請求
指示
第三者
簽發(fā)
文據
函件
《國語辭典》:
人頭保(人頭保)
拼音:
rén tóu bǎo
志愿提供身分證及印章,為不熟識的第三者作保,稱為「人頭?!?。
分類:
志愿
提供
身分證
印章
不熟
熟識
第三者
作保
《國語辭典》:
受款人
拼音:
shòu kuǎn rén
票據上載明對其付款的人。原則上,受款人應為發(fā)票人及付款人以外的第三者,但發(fā)票人及付款人有時也可兼為受款人。
分類:
票據
上載
載明
付款
原則
發(fā)票
第三者
《國語辭典》:
他敘式(他敘式)
拼音:
tā xù shì
一種小說體裁。以第三者的口吻敘述的方式。相對于自敘式而言。
分類:
說體
體裁
第三者
口吻
敘述
《漢語大詞典》:
對著和尚罵賊禿
當著對方的面罵第三者。由于兩者的特征相同,實際上借此罵對方。 魯迅
《彷徨·肥皂》
:“你簡直是在‘對著和尚罵賊禿’了。我就沒有給錢,我那時恰恰身邊沒有帶著?!?
分類:
著對
第三者
《國語辭典》:
法不傳六耳(法不傳六耳)
拼音:
fǎ bù chuán liù ěr
六耳,六只耳朵,指三個人?!阜ú粋髁怪傅婪ú豢梢哉f給第三個人聽。比喻事情極端秘密,不能給第三者知道?!秲号⑿蹅鳌返谒幕兀骸赴啄槂豪钦f:『這話可法不傳六耳,也不是我壞良心,來兜攬你。』」
分類:
極端
秘密
第三者
知道
《漢語大詞典》:
蚌鷸相持(蚌鷸相持)
《
戰(zhàn)國策·燕策二
》
:“今者臣來,過 易水 ,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瘍烧卟豢舷嗌?,漁者得而并禽之?!焙笠浴鞍鳅栂喑帧北扔麟p方相爭,兩敗俱傷,徒使第三者得利。 宋
秦觀
《邊防中》
:“天方厭羗,內難屢起,權臣擅事,蚌鷸相持。”
《秦併六國平話》
卷中:“萬一有隙可乘,如蚌鷸相持,祇為漁者之利耳!”參見“ 鷸蚌相爭 ”。
分類:
雙方
方相
相爭
第三者
得利
《國語辭典》:
鷸蚌相爭(鷸蚌相爭)
拼音:
yù bàng xiāng zhēng
比喻雙方爭持不下,而使第三者獲利。參見「鷸蚌相持,漁人得利」條。如:「他倆為了這個標案,爾虞我詐,斗來斗去,最后被別人得標,這就是鷸蚌相爭的結果。」
《國語辭典》:
保證人
拼音:
bǎo zhèng rén
對于他人的行為或財力負責擔保的人。也稱為「保見人」。
分類:
保證人
保證
擔保
債務
債務人
被告人
履行
逃避
符合
審訊
第三者
要求
《漢語大詞典》:
六耳不同謀(六耳不同謀)
佛教指不能當著第三者傳道。
《
五燈會元·馬祖一禪師法嗣·泐潭法會禪師
》
:“ 洪州 泐潭會禪師 問 馬祖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祖 曰:‘低聲!近前來,向汝道?!瘞煴憬?。 祖 打一摑曰:‘六耳不同謀,且去,來日來!’師至來日獨入法堂曰:‘請和尚道!’”后亦作“ 六耳不通謀 ”。謂不能與第三者共機密。
分類:
佛教
第三者
傳道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