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潤色(潤色)  拼音:rùn sè
1.修飾文句,以增加文彩。《論語。憲問》:「為命,裨諶草創(chuàng)之?!瓥|里子產(chǎn)潤色之?!埂都t樓夢》第四二回:「將市俗的粗話,撮其要,刪其繁,再加潤色比方出來?!?br />2.粉飾點綴?!毒劳ㄑ?。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箱中韞藏百寶,不下萬金,將潤色郎君之裝?!?/div>
《漢語大詞典》:崇飾(崇飾)
(1).粉飾;夸飾。左傳·文公十八年:“ 少皞氏 有不才子,毀信廢忠,崇飾惡言,靖譖庸回,服讒蒐慝,以誣盛德。” 晉 孫楚 《為石仲容與孫皓書》:“不復廣引譬類,崇飾浮辭。茍以夸大為名,更喪忠告之實。”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長嘯:“至云 太上老君 相次傳授 舜 為琴,崇飾過甚,非予所敢聞也。”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八:“上曰:‘比欲下詔罪己,避寢撤膳,又恐近于崇飾虛名。’”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十篇:“迨 裴鉶 著書,徑稱《傳奇》,則盛述神仙怪譎之事,又多崇飾,以惑觀者?!?br />(2).裝飾,修飾。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崇飾居室,士民失業(yè)。”舊唐書·竇?,{傳:“宗族咸以外戚,崇飾輿馬, 維鍌 獨清儉自守?!?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白塔寺》:“帝后閲之,愈加崇重,即迎舍利,崇飾斯塔?!?/div>
《國語辭典》:文致  拼音:wén zhì
1.舞文弄法,陷人入罪。《后漢書。卷四六。陳寵傳》:「解妖惡之禁,除文致之請讞五十馀事?!?br />2.文采。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辨騷》:「則顧盼可以驅辭力,咳唾可以窮文致?!?/div>
《國語辭典》:文致  拼音:wèn zhì
潤色、粉飾?!稘h書。卷一○○。敘傳上》:「莽秉政,方欲文致太平,使使者分行風俗,采頌聲。」《后漢書。卷三六。賈逵傳》論曰:「賈逵能附會文致,最差貴顯?!?/div>
《漢語大詞典》:粉繪(粉繪)
亦作“ 粉繢 ”。
(1).彩色的圖畫。 唐 劉長卿 《王昭君歌》:“那知粉繢能相負,卻使容華翻誤身?!?唐 杜甫 《存歿口號》:“ 鄭公 粉繪隨長夜, 曹霸 丹青已白頭?!?清 錢謙益 《畫士張季挽詞》:“粉繪不隨長夜盡,數(shù)峯依舊暮云間。”
(2).猶粉飾。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賦》:“鞶繡成景,粉繢顓軒?!?宋 王禹偁 《還楊遂蜀中集》詩:“經(jīng)史子集燦今古,粉繪帝道張皇謨。”
《國語辭典》:粉色  拼音:fěn sè
1.粉紅色。如:「這件粉色外套非常適合春天穿?!?br />2.傳統(tǒng)比喻女子的容顏。唐。駱賓王〈棹歌行〉:「秋帳燈光翠,倡樓粉色紅。」唐。李白邯鄲南亭觀妓〉詩:「粉色艷日彩,舞袖拂花枝?!?/div>
《漢語大詞典》:粉藻
猶粉飾。 姚華 《曲海一勺·原樂》:“茍宮詞主盟,以之敷佐,猶足鼓吹休明,粉藻豐樂?!?/div>
分類:粉飾
《漢語大詞典》:傅飾(傅飾)
涂飾;粉飾。 林紓 《百大家評選韓文菁華錄序》:“心醉古澤,以為傅飾以鮮榮之辭語,即可倫儕于 漢 氏,其視 韓 、 歐 八家之步步皆就繩檢,心病其拘,而莫之屑。”
分類:涂飾粉飾
《國語辭典》:鉛華(鉛華)  拼音:qiān huá
1.形容人或物外在的光鮮亮麗。如:「洗盡鉛華」、「褪盡鉛華」。
2.古代女子化妝用的鉛粉。唐。權德輿 玉臺體詩一二首之一一:「鉛華不可棄,莫是稿砧歸?!顾?。辛棄疾 西江月。宮粉厭涂嬌額詞:「杏腮桃臉費鉛華,終慣秋蟾影下。」
《國語辭典》:粉墨  拼音:fěn mò
1.敷面畫眉的白粉與黑墨,指婦女的妝飾。
2.演戲化裝?!段宕菲皆?。唐史。卷下》:「或時自傅粉墨,與伶人共舞于庭,以娛悅劉太后?!?br />3.比喻事物迥然有別。《后漢書。卷六一。黃瓊傳》:「使朱紫共色,粉墨雜蹂,所謂扺金玉于沙礫,碎圭璧于泥涂?!?br />4.比喻美麗的色彩。唐。杜甫畫鶻行〉:「乾坤空崢嶸,粉墨且蕭瑟。」
5.修飾文詞,使其含義有所分別。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凡親屬名稱,皆須粉墨,不可濫也。」
《國語辭典》:飾非(飾非)  拼音:shì fēi
遮掩過錯?!肚f子。盜蹠》:「強足以距敵,辯足以飾非?!埂妒酚洝>砣?。殷本紀》:「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div>
《漢語大詞典》:外飾(外飾)
謂粉飾外表;虛飾。《易·履》“履道坦坦” 三國 魏 王弼 注:“履道尚謙,不喜處盈,務在至誠,惡夫外飾者也?!?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治家:“南間貧素,皆事外飾,車乘衣服,必貴齊整,家人妻子,不免飢寒?!?唐 顏真卿 《讓憲部尚書表》:“若受任失守,還朝屢遷,示國無刑,於臣大損;非敢外飾,實披至誠?!?宋 曾鞏 《太子右司御沈君墓志銘》:“君為人質樸無外飾,其居鄉(xiāng)閭,寬然長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丹素
(1).《詩·唐風·揚之水》“素衣朱襮” 毛 傳:“諸侯繡黼丹朱中衣。” 鄭玄 箋:“中衣以綃黼為領,丹朱為純也?!焙蠓悍Q士大夫的衣服為丹素。 南朝 宋 鮑照 《擬古》詩:“ 魯 客事 楚王 ,懷金襲丹素。”
(2).赤誠純潔的心。 唐 李白 《贈溧陽宋少府陟》詩:“人生感分義,貴欲呈丹素。” 王琦 注引 楊齊賢 曰:“丹素,心也?!?宋 柳永 《傾杯》詞:“知多少,他日深盟,平生丹素。”《宋史·世家傳二·孟昶》:“丹素備陳於翰墨,歡盟已保於金蘭。”
(3).猶史冊。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帝王都會:“﹝ 唐昭宗 ﹞進 鏐 封爵而賜之鐵券曰:‘……志奬王室,績冠侯藩,著于旂常,流在丹素。’”
(4).繪畫所用的紅白顏料。 唐 劉知幾 史通·敘事:“豈繪事以丹素成妍,帝京以山水為助?!?br />(5).朱書符箓的白絹。 唐 裴铏 《傳奇·鄧甲》:“遂立壇于桑林中,廣四丈,以丹素周之?!?br />(6).比喻粉飾的言辭。北史·蕭寶夤傳:“累年之后,方求追訪,無不茍相悅附,共為脣齒,飾垢掩疵,妄加丹素,趣令得階而已,無所顧惜?!?/div>
《國語辭典》:潤飾(潤飾)  拼音:rùn shì
潤色修飾?!稘h書。卷八九。循吏傳。序》:「三人皆儒者,通于世俗,明習文法,以經(jīng)術潤飾吏事,天子器之。」《文選。曹植。與楊德祖書》:「昔丁敬禮嘗作小文,使仆潤飾之?!?/div>
《國語辭典》:潤色(潤色)  拼音:rùn sè
1.修飾文句,以增加文彩。《論語。憲問》:「為命,裨諶草創(chuàng)之?!瓥|里子產(chǎn)潤色之。」《紅樓夢》第四二回:「將市俗的粗話,撮其要,刪其繁,再加潤色比方出來。」
2.粉飾點綴?!毒劳ㄑ?。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箱中韞藏百寶,不下萬金,將潤色郎君之裝?!?/div>
《漢語大詞典》:虛飾(虛飾)
(1).虛假不實;浮夸、粉飾。后漢書·殤帝紀:“閒者郡國或有水災,妨害秋稼。朝廷惟咎,憂惶悼懼。而郡國欲獲豐穰虛飾之譽,遂覆蔽災害。”北齊書·后主幼主紀論:“玄象告變,傳位元子,名號雖殊,政猶己出,跡有虛飾,事非憲典,聰明臨下,何易可誣?!?span id="pd1nx9t" class="book">《東周列國志》第一○三回:“汝乃造謗,污衊乘輿,為此滅門之事,尚自巧言虛飾,搖惑軍心。拿住之時,碎尸萬段!”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新的世故》:“這過誤,在內是因為太要虛飾,在外是因為太依附或利用了先驅?!?br />(2).猶浮文,浮華。周書·文帝紀下:“﹝ 太祖 ﹞性好樸素,不尚虛飾,恒以反風俗、復古始為心?!?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章:“盡管國事如焚,諸事從簡,但是今日畢竟是正旦受朝,所以皇家的虛飾派頭仍然同往年一樣。”
(3).過分褒獎。飾,獎飾。 南朝 梁 任昉 《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虛飾寵章,委成御侮,臣知不愜,物誰謂宜?”
(4).猶虛構。 汪辟疆 《唐人小說·〈玄怪錄〉敘錄》:“小説至 貞元 、 元和 之間,作者云起,情文交互,靡不備具本原,掩其虛飾?!?/div>
《漢語大詞典》:巧飾(巧飾)
(1).工巧裝飾。 漢 王符 潛夫論·務本:“百工者,以致用為本,以巧飾為末?!?br />(2).詐偽粉飾。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贊:“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晉 杜預 《上黜陟課法略》:“法令滋章,巧飾彌多?!?/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