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47詞典 1分類詞匯 246
共247,分17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分給
下顧
封號
不敢當(dāng)
褒榮
施與
物累
高品
恩獎
賦祿
愧謝
量給
授記
開中
恩顧
《漢語大詞典》:分給(分給)
分發(fā)食品、財(cái)物等作為給養(yǎng)。南史·陳武帝紀(jì):“是時(shí)食盡,調(diào)市人餽軍,皆是麥屑為飯,以荷葉裹而分給?!?span id="ooic4ea" class="book">《北史·崔孝政傳》:“坐食進(jìn)退, 孝芬 不命則不敢也,雞鳴而起,且溫顏色,一錢尺帛,不入私房,吉兇有須,聚對分給。”宋史·世家傳二·孟昶:“凡克城砦,止籍其器甲芻糧,悉以錢帛分給戰(zhàn)士。”
分別給予;分出部分交予。如:分給每人一本書。
《國語辭典》:下顧(下顧)  拼音:xià gù
1.往下看。唐。杜甫〈陪王侍御同登東山最高頂宴姚通泉晚攜酒泛江〉詩:「東山高頂羅珍羞,下顧城郭消我憂?!埂缎绿茣?。卷一七六。韓愈傳》:「高處在古無上,平處下顧二謝?!?br />2.屈尊以相訪。稱客人來訪的謙詞?!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三:「金保正聽得人聲,在里面踱將出來道:『是何人下顧?』」也作「左顧」、「枉顧」、「枉駕」。
3.請人給予照顧的客套話?!端疂G傳》第九回:「小可大膽,相煩二位下顧,權(quán)把林教頭枷開了。」
《國語辭典》:封號(封號)  拼音:fēng hào
封賜的爵號?!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八:「鄭恒是唐朝大官,夫人崔氏,皆有封號?!埂都t樓夢》第三七回:「李紈道:『我是封他「蘅蕪君」了,不知你們?nèi)绾??』探春道:『這個封號極好?!弧?/div>
《國語辭典》:不敢當(dāng)(不敢當(dāng))  拼音:bù gǎn dāng
1.承受不起、不敢接受。多用以表示謙讓?!秴问洗呵铩彂?yīng)覽。審應(yīng)》:「大國命弊邑封鄭之后,弊邑不敢當(dāng)也?!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赣莶┦啃Φ溃骸哼@徵辟之事,我也不敢當(dāng)?!弧?br />2.不妥當(dāng)、不得體。《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姑娘聽了心里說道:『這句話說的不敢當(dāng)兒。』」
《漢語大詞典》:褒榮(襃榮)
亦作“褒榮”。 旌表并給予榮譽(yù)。《宋書·良吏傳·陸徽》:“襃榮未申,不幸夙殞,言念在懷,以為傷恨。” 宋 司馬光 《文潞公家廟碑》:“公貴朝廷,褒榮三代,贈官皆至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爵 燕 、 周 、 魏 三國。” 姚雪垠 《燕遼紀(jì)事》:“他想到死后,盡管朝廷會給他褒榮……但他魂歸黃泉,地府中一定是凄涼、陰冷。”
《國語辭典》:施與(施與)  拼音:shī yǔ
以財(cái)物施舍、幫助他人?!度龂尽>砦逅?。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魯肅》:「家富于財(cái),性好施與?!骨濉JY士銓〈鳴機(jī)夜課圖記〉:「任俠好客,樂施與?!?/div>
《國語辭典》:物累  拼音:wù lěi
外物所給予人心的牽掛和負(fù)擔(dān)?!肚f子。天道》:「故知天樂者,無天怨,無人非,無物累,無鬼責(zé)?!固?。杜甫發(fā)同谷縣〉詩:「奈何迫物累,一歲四行役。」
《國語辭典》:高品  拼音:gāo pǐn
1.高尚的品格。如:「他是一高品的青年,令人欣賞。」
2.技藝高超的人。《宋書。卷五四。羊玄保傳》:「玄保既善棋,而何尚之亦雅好棋。吳邵褚胤,年七歲,入高品?!鼓铣?。沈約棋品序〉:「是以漢魏名賢,高品間出?!?br />3.大官?!段拿餍∈贰返谌呋兀骸笇W(xué)生們也曉得中國官場的脾氣,說起話來都是高品。」
《漢語大詞典》:恩獎
謂尊長給予的夸獎或獎勵。 南朝 梁 江淹 《為蕭驃騎讓太尉增封第二表》:“不能曲流慈炤,遂乃徒洽恩奬?!?唐 韓愈 《與華州李尚書書》:“ 愈 於久故游從之中,伏蒙恩奬知待,最深最厚,無有比者?!?span id="w0eg4uy" class="book">《新五代史·雜傳十八·馮玉》:“明日見 彥澤 ,猶諂笑,自言愿得持 晉 玉璽獻(xiàn) 契丹 ,以冀恩奬。”
《漢語大詞典》:賦祿(賦祿)
(1).賦稅與祿賞。管子·大匡:“乃輕稅,弛關(guān)市之征,為賦祿之制?!?br />(2).給予俸祿。管子·山至數(shù):“君以幣賦祿,什在上?!?宋 王安石 《上皇帝萬言書》:“然而前世置員蓋甚少,而賦祿又如此之薄,則財(cái)用之所不足,蓋亦有説矣?!?span id="2c2c4ia"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五年》:“今州縣胥吏,未嘗賦祿,皆蠶食百姓而已。”
《漢語大詞典》:愧謝(愧謝)
謂對他人給予的照顧感到慚愧,并示感謝。宋書·謝晦傳:“ 晦 至 江陵 ,無它處分,唯愧謝 周超 而已。” 唐 李復(fù)言 《續(xù)玄怪錄·杜子春》:“﹝老人﹞握其手曰:‘君復(fù)如此,奇哉!吾將復(fù)濟(jì)子幾緡方可?’…… 子春 愧謝而已?!?宋 郭彖 睽車志卷五:“友人疑其妖魅所惑,驚謂之曰:‘君未嘗娶,何者為妻家,得無妄想耶?’ 虛中 遽若省悟,但唯唯愧謝而已。” 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卷下:“先生正色曰:‘這是我醫(yī)人的方子……你如不用,且放起,不要作壞我的方子。’是友愧謝。”
《漢語大詞典》:量給(量給)
酌量給予。 南唐 劉崇遠(yuǎn) 金華子雜編卷下:“每朝炊報(bào)熟,即納於庫,逐時(shí)量給,緘鏁嚴(yán)密。”宋史·石熙載傳:“雖令還宗而不奪其官,復(fù)以財(cái)產(chǎn)量給之?!?span id="owyqkim" class="book">《明史·循吏傳·張淳》:“ 永 ( 永康縣 )人貧,生女多不舉。 淳 誡勸備至,貧無力者捐俸量給,全活無數(shù)?!?/div>
分類:酌量給予
《國語辭典》:授記(授記)  拼音:shòu jì
佛教用語:(1)一種佛經(jīng)的體裁。為十二分教之一。指記載佛回答有關(guān)弟子等人死后往生何處的經(jīng)典。(2)佛對某菩薩預(yù)言其未來成佛之事,稱為「授記」?!斗殴獍闳艚?jīng)》卷三:「舍利弗問須菩提,言:『諸有住是三昧者,為已從過去諸佛授記已耶?』」
《漢語大詞典》:開中(開中)
明 代政府鼓勵商人輸送米糧等至邊塞而給予食鹽運(yùn)銷權(quán)的制度。 洪武 三年,初行于 山西 大同 ,后普及全國, 弘治 五年廢。明史·食貨志四:“ 有明 鹽法,莫善於開中。 洪武 三年, 山西 行省言:‘ 大同 糧儲,自 陵縣 運(yùn)至 太和嶺 ,路遠(yuǎn)費(fèi)煩。請令商人於 大同 倉入米一石, 太原 倉入米一石三斗,給 淮 鹽一小引。商人鬻畢,即以原給引目赴所在官司繳之。如此則轉(zhuǎn)運(yùn)費(fèi)省而邊儲充?!蹚闹?。召商輸糧而與之鹽,謂之開中?!?明 陸深 《燕閑錄》:“ 沈存中 《筆談》,載兵部員外郎 范祥 為鈔法,令商人就邊郡入錢四貫八百售一鈔,至 解池 請鹽二百斤,任其私賣,得錢以實(shí)塞下,省數(shù)十郡搬運(yùn)之勞。此即今日開中給引之始?!?/div>
《漢語大詞典》:恩顧(恩顧)
謂尊長所給予的關(guān)心照顧。周書·藝術(shù)傳·姚最:“ 宣帝 嗣位…… 最 以陪游積歲,恩顧過隆?!?span id="4uaw4m2" class="book">《舊唐書·蕭嵩傳》:“露布至,帝大悅,授 嵩 同中書門下三品,又官一子,恩顧第一?!?span id="2uckuym" class="book">《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感蒙泰山恩顧,可知是好!” 郭沫若 《高漸離》第二幕:“嚇嚇嚇,所以還要請十八皇子恩顧恩顧啦?!?/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