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繼承權(繼承權)  拼音:jì chéng quán
法律上就被繼承者而言,指其死后以財產給與他人的權利;就繼承者而言,指其繼承死者財產的權利。
《漢語大詞典》:嗣讓(嗣讓)
謂把繼承權讓給他人。史記·孔子世家:“ 孔丘 ,圣人之后,滅於 宋 。其祖 弗父何 始有 宋 而嗣讓 厲公 。” 裴駰 集解引 杜預 曰:“ 何 嫡嗣,當立,以讓 厲公 ?!?/div>
《國語辭典》:廢嫡立庶(廢嫡立庶)  拼音:fèi dí lì shù
廢除嫡長子的繼承權,改立其他庶子?!度龂萘x》第三回:「今上即位未幾,并無失德,汝欲廢嫡立庶,非反而何?!?/div>
《國語辭典》:被繼承人(被繼承人)  拼音:bèi jì chéng rén
繼承人之繼承權的授與者。
《國語辭典》:養(yǎng)子女(養(yǎng)子女)  拼音:yǎng zǐ nǚ
經法律程序收養(yǎng)的子女。有繼承權及奉養(yǎng)養(yǎng)父母的義務。
《國語辭典》:代位繼承(代位繼承)  拼音:dài wèi jì chéng
遺產繼承的第一順序繼承人,于繼承開始前死亡或喪失繼承權時,由其直系血親卑親屬繼承其應繼分,稱為「代位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