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02,分3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娥眉
粉面
姹女
瓊英
翠蛾
長眉
云髻
艷色
紅巾
好人
嬌嬈
仙娥
玉芙蓉
艷質(zhì)
玉真
《國語辭典》:娥眉  拼音:é méi
1.形容女子眉毛的美好?!冻o。屈原。大招》:「嫭目宜笑,娥眉曼只。」《文選。枚乘。七發(fā)》:「皓齒娥眉,命曰伐性之斧?!挂沧鳌付昝肌?。
2.美女。唐。白居易〈長恨歌〉:「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zhuǎn)娥眉馬前死?!挂沧鳌付昝肌?。
分類:女子美女
《國語辭典》:粉面  拼音:fěn miàn
粉嫩潔白的臉?!都t樓夢》第三回:「身量苗條,體格風(fēng)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漢語大詞典》:姹女
亦作“奼女”。
(1).少女;美女。《后漢書·五行志一》:“ 河間 姹女工數(shù)錢,以錢為室金為堂?!?唐 羅鄴 《自遣》詩:“春巷摘桑喧姹女,江船吹笛舞蠻奴。” 梁啟超 《澳亞歸舟雜興》詩:“姹女不知家國恨,更彈 漢 曲入胡琴。”
(2).道家煉丹,稱水銀為姹女。《參同契》卷下:“河上姹女,靈而最神,得火則飛,不見埃塵。” 蔣一彪 集解引 彭曉 曰:“河上姹女者,真汞也。見火則飛騰,如鬼隱龍潛,莫知所往?!?唐 劉禹錫 《送盧處士》詩:“藥爐燒姹女,酒甕貯賢人。” 唐 陸龜蒙 《自遣》之二八:“奼女精神似月孤,敢將容易入洪爐?!?span id="1obtgyg" class="book">《西游記》第十九回:“嬰兒姹女配陰陽,鉛汞相投分日月。”嬰兒,道教對鉛之稱。
《國語辭典》:瓊英(瓊英)  拼音:qióng yīng
1.如玉一般的美石?!对娊?jīng)。齊風(fēng)。著》:「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黃乎而,尚之以瓊英乎而?!?jié)h。毛亨。傳:「瓊英,美石似玉者,人君之服也?!挂沧鳌腑偓摗?。
2.薔薇科「梅花」的別名。參見「梅花」條。唐。宋璟 梅花賦:「若夫瓊英綴雪,絳萼著霜,儼如傅粉?!?/div>
《漢語大詞典》:翠蛾
(1).婦女細(xì)而長曲的黛眉。 唐 薛逢 《夜宴觀妓》詩:“愁傍翠蛾深八字,笑回丹臉利雙刀?!?金 王澮 《感遇》詩:“游子去萬里,空閨歛翠蛾?!?明 王廷陳 《聞箏》詩:“思繁纖指亂,愁劇翠蛾顰?!?br />(2).借指美女。 前蜀 韋莊 《河傳》詞:“翠娥爭勸 臨卭 酒,纖纖手,拂面垂絲柳?!?清 納蘭性德 《南鄉(xiāng)子·御溝曉發(fā)》詞:“曙色遠(yuǎn)連山色起,青螺。回首微茫憶翠蛾?!?/div>
《漢語大詞典》:長眉(長眉)
(1).纖長的眉毛。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長眉連娟,微睇綿藐。” 晉 崔豹 古今注·雜注:“ 魏 宮人好畫長眉?!?南朝 梁 何遜 《離夜聽琴》詩:“美人多怨態(tài),亦復(fù)慘長眉?!?br />(2).借指美女。 唐 李賀 《湖中曲》:“長眉 越 沙采蘭若,桂葉水葓春漠漠。” 唐 李賀 《許公子鄭姬歌》:“自從小靨來東道,曲里長眉少見人?!?/div>
《國語辭典》:云髻(雲(yún)髻)  拼音:yún jì
女子盤捲如云的發(fā)髻。《文選。曹植。洛神賦》:「云髻峨峨,脩眉聯(lián)娟?!乖`嵐庾妗顿慌x魂》第二折:「汗溶溶瓊珠瑩臉,亂松松云髻堆鴉。」
《國語辭典》:艷色(豔色)  拼音:yàn sè
美麗的容姿。晉。陶淵明〈閑情賦〉:「表傾城之艷色,期有德于傳聞?!埂段倪x。趙至。與嵇茂齊書》:「榮曜眩其前,艷色餌其后?!?/div>
《國語辭典》:紅巾(紅巾)  拼音:hóng jīn
1.紅色的領(lǐng)巾或頭巾?!端疂G傳》第三四回:「一個個身長力壯,都是面惡眼兇,頭裹紅巾,身穿衲襖,腰懸利劍,手執(zhí)長鎗,早把一行人圍住?!?br />2.特稱元末韓林兒、徐壽輝、明玉珍等徒眾,為滅元的主力。
《漢語大詞典》:紅巾軍(紅巾軍)
亦省稱“ 紅巾 ”。 1. 南宋 初年北方抗 金 義軍。因以紅巾為標(biāo)志而得名。后來 河北 、 淮北 地區(qū)也有。續(xù)資治通鑒·宋高宗建炎元年:“先是 河?xùn)| 之民,所在出攻城邑,皆用 建炎 年號。又有紅巾軍,於 澤 潞 間嘗劫 宗翰 寨,故 金 捕紅巾甚急;然真紅巾不可得,多殺平民亡命者?!?br />(2). 元 末(公元1351年--1366年) 劉福通 等所領(lǐng)導(dǎo)的農(nóng)民起義軍,因頭包紅巾而得名。《全元散曲·醉太平》:“堂堂大 元 ,姦佞專權(quán),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明 黃溥 《閑中今古錄摘抄》:“﹝ 元 ﹞到末年,數(shù)當(dāng)亂,任非其人,酷刑橫歛, 臺 溫 處 之民,樹旗村落,曰:‘天高皇帝遠(yuǎn),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由是謀叛者各起, 黃巖 方谷珍 因而肇亂, 江 淮 紅巾徧四方矣?!?清 褚人穫 《堅瓠七集·元末紅軍》:“ 張仲舉 在都,寄 浙 省參政 周玉坡 云:‘天子臨軒授鉞頻,東南無地不紅巾?!眳㈤?span id="ewzqo2g" class="book">《明史·韓林兒傳》。
《國語辭典》:好人  拼音:hǎo rén
1.美人?!对娊?jīng)。魏風(fēng)。葛屨》:「要之襋之,好人服之?!?br />2.品性端正、善良的人?!侗饼R書。卷三七。魏收傳》:「卿何由知其好人?收曰:『高允曾為綽贊,稱有道德。』」《水滸傳》第三七回:「宋江道:『慚愧!正是好人相逢,惡人遠(yuǎn)離。且得脫了這場災(zāi)難。』」
3.健康的人?!都t樓夢》第九七回:「賈政……不信沖喜之說。那知今日寶玉居然像個好人一般,賈政見了倒也喜歡。」
4.和事佬?!抖膛陌阁@奇》卷二:「我終日在姊夫家里走動,……我在里頭做好人,少不得聽我處法。」
《國語辭典》:嬌嬈(嬌嬈)  拼音:jiāo ráo
1.嫵媚、美麗。宋。歐陽修〈思白兔雜言戲答公儀憶鶴之作〉:「低垂兩翅趁節(jié)拍,婆娑弄影誇嬌嬈?!埂队讓W(xué)瓊林。卷二。女子類》:「女貌嬌嬈,謂之尤物?!挂沧鳌笅绅垺?。
2.美女。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谌觯骸改且魂爧蓩疲嚰?xì)軟,便是俺的薄薄宦囊。」也作「嬌饒」。
《漢語大詞典》:嬌饒(嬌饒)
(1).嬌縱;嬌寵。 晉 葛洪 抱樸子·自敘:“ 洪 者,君之第三子也。生晚,為二親所嬌饒,不早見督以書史?!?唐 元稹 《哭女樊四十韻》:“為占嬌饒分,良多眷戀誠?!?br />(2).柔美嫵媚。 唐 鄭谷 《海棠》詩:“穠麗最宜新著雨,嬌饒全在欲開時?!?宋 王安石 《杏花》詩:“俯窺嬌嬈杏,未覺身勝影。”
(3).美人名。指美人。《玉臺新詠》載有 漢宋子侯《董嬌饒》詩。 唐 杜甫 《春日戲題惱郝使君》詩有“佳人屢出 董嬌饒 ”句。 唐 溫庭筠 《題柳》詩:“香隨 靜婉 歌塵起,影伴 嬌饒 舞袖垂?!眳⒁姟?嬌嬈 ”。
《漢語大詞典》:仙娥
(1).仙女。 唐 劉滄 《經(jīng)麻姑山》詩:“一自仙娥歸碧落,幾年春雨洗紅蘭。”《剪燈新話·鑒湖夜泛記》:“見珠宮岌然,貝闕高聳。有一仙娥,自內(nèi)而出。”
(2).指美女。 唐 駱賓王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臺前鏡影伴仙娥,樓上簫聲隨 鳳史 。”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奇謔·箕仙多鬼不可頻召:“又寫二詩云:‘古來花貌説仙娥,自是仙娥薄命多?!?br />(3).水名。見“ 仙娥河 ”。
《漢語大詞典》:仙娥河
即 色楞格河 。也寫作 仙萼河 。在今 蒙古人民共和國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 回鶻 衙帳﹞北六,七百里至 仙娥河 。”亦省稱“ 仙娥 ”。舊唐書·賈耽傳:“ 太宗 繼明重熙,柔遠(yuǎn)能邇,踰大磧通道,北至 仙娥 ,於 骨利干 置 玄闕州 ?!?/div>
《漢語大詞典》:玉芙蓉
(1).白蓮花。 宋 朱熹 《蓮沼》詩:“亭亭玉芙蓉,逈立映澄碧?!?br />(2).白牡丹的一種。 明 王象晉 《群芳譜·花二·牡丹》:“其白色有玉芙蓉、素鸞嬌、緑邊白、玉重樓……玉繡球?!?br />(3).喻美人。 宋 方千里 《浣溪沙》詞:“面面虛堂水照空,天然一朶玉芙蓉、千嬌百媚語惺憁?!?br />(4).指芙蓉帳,華美的帳子。 清 劉獻(xiàn)廷 《橫塘》詩:“被底餘寒午夜鐘,薰籠香透玉芙蓉。臉侵紅杏一枝雨,眉點青山若個峰?!?br />(5).指玉杯。 唐 王建 《宮詞》之九一:“金殿當(dāng)頭紫閣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迎日,五色云車駕六龍。”
(6).喻雪峰。 明 唐寅 《題畫》詩之四:“寒雪朝來戰(zhàn)朔風(fēng),萬山開遍玉芙蓉?!?/div>
《漢語大詞典》:艷質(zhì)(豔質(zhì))
亦作“豓質(zhì)”。
(1).艷美的資質(zhì)。 南朝 陳后主 《玉樹后庭花》詩:“麗宇芳林對高閣,新粧艷質(zhì)本傾城。” 宋 陳思 《〈海棠譜〉序》:“梅花占於春前,牡丹殿於春后……獨海棠豐恣艷質(zhì),固不在二花下?!?清 吳偉業(yè) 《題畫菊花》詩:“生來艷質(zhì)何消瘦,移近高人恰老成?!?br />(2).指美女。 唐 白居易 《冬至夜懷湘靈》詩:“艷質(zhì)無由見,寒衾不可親?!?元 無名氏 《黃花峪》第二折:“我打扮做箇貨郎兒,擔(dān)著些零碎去尋那箇艷質(zhì)?!?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46304' target='_blank'>明《殺狗記·孫華家宴》:“才子豓質(zhì),簇?fù)砻麍@,嬉戲笑蹙鞦韆?!?/div>
《國語辭典》:玉真  拼音:yù zhēn
1.仙人。唐。曹唐 劉阮再到天臺不復(fù)見仙子詩:「再到天臺訪玉真,青苔白石已成塵。」
2.借指美人或所戀的人。宋。歐陽修 玉樓春。池塘水綠春微暖詞:「池塘水綠春微暖,記得玉真初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