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8
詞典
1
分類詞匯
17
共17,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進士
科進
監(jiān)生
聯(lián)魁
童生
報羅
擢解
案伯
掇芹
文選爛,秀才半
吊車尾
九章律
案友
氣殺鐘逵
十年窗下無人問
《國語辭典》:
進士(進士)
拼音:
jìn shì
科舉時代的科目。隋煬帝選拔人才,設進士科,唐宋因之,其時凡舉人試于禮部合格者,稱為「進士」。明、清之制,會試中式,殿試后賜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皆通稱為「進士」。《紅樓夢》第二回:「已會了進士,選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縣。」
分類:
科舉
薦舉
賢士
貢舉
殿試
人才
試考
考取
舉人
人經
會試
及格
即可
進士
《漢語大詞典》:
科進(科進)
謂通過科考取得進士出身。 宋
范仲淹
《舉張諷李厚充青州職官狀》
:“前御史臺主簿 張諷 ,文學懿瞻,履行純雅,未升科進,的有才稱。欲乞朝廷,采於清議,推以異恩,特賜召試,授一出身?!?/div>
分類:
科進
科考
考取
取得
《國語辭典》:
監(jiān)生(監(jiān)生)
拼音:
jiàn shēng
明清兩代在國子監(jiān)讀書或取得進國子監(jiān)讀書資格的人。具有此資格的人,就可以和秀才一樣應鄉(xiāng)試。取得資格的方法有兩種:一、蔭監(jiān),即由祖先的勛勞資歷,按規(guī)定的制度取得。二、例監(jiān),即用捐納的方式取得。
分類:
國子監(jiān)
肄業(yè)
業(yè)者
監(jiān)生
由學
學政
考取
《漢語大詞典》:
聯(lián)魁(聯(lián)魁)
科舉時代在鄉(xiāng)試、會試中接連考取第一名。 明
葉憲祖
《鸞鎞記·廷獻》
:“休説文齊福乃齊,日家許我定聯(lián)魁?!?/div>
分類:
科舉
鄉(xiāng)試
會試
試中
接連
考取
第一名
《國語辭典》:
童生
拼音:
tóng shēng
明清兩代稱沒有考秀才或未考取秀才的讀書人?!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公子笑欣欣,喜弟喜兄都入學;童生愁慘慘,恨祖恨父不登科。」
分類:
童生
舉業(yè)
考取
秀才
讀書人
《漢語大詞典》:
報羅(報羅)
舊稱考取進士后暴卒者。事涉迷信,說法不一。 五代 王定保
《
唐摭言·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
》
:“ 羅玠 , 貞元 五年及第,關宴, 曲江 泛舟,舟沉, 玠 以溺死。后有關宴前卒者,謂之‘報羅’?!?宋
王楙
《
野客叢書·報羅二說
》
:“
《雜説》
謂進士放榜,須有一人謝世,名曰報羅使,言報大羅天也。
《摭言》
又謂‘ 羅玠 , 貞元 中及第,開宴, 曲江 泛舟, 玠 以溺死。后有開試(關試)前卒者謂之報羅?!h不同?!?/div>
分類:
舊稱
考取
取進
進士
迷信
《漢語大詞典》:
擢解
考取解元。 清
蒲松齡
《
聊齋志異·三仙
》
:“士人入闈,三題皆仙作,以是擢解。”
分類:
考取
解元
《國語辭典》:
案伯
拼音:
àn bó
科舉時代同年考中的人,互稱為「同案」,稱同案的父親為「案伯」。《儒林外史》第二回:「我因先生吃齋,倒想起一個笑話,是前日在城里我那案伯顧老相公家聽見他說的?!?/div>
分類:
一年
年考
考取
秀才
彼此
《國語辭典》:
掇芹
拼音:
duó qín
舊時指考取秀才?!读凝S志異。卷四。狐諧》:「家少有而運殊蹇,行年二十有奇,尚不能掇一芹?!?/div>
分類:
考取
秀才
《國語辭典》:
采芹人(採芹人)
拼音:
cǎi qín rén
語本《詩經。魯頌。泮水》:「思樂泮水,薄采其芹。」后稱科舉時代縣學生員為「采芹人」?!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他日必為攀桂客,目前尚作采芹人?!?/div>
分類:
科舉
稱縣
縣學生
秀才
《國語辭典》:
文選爛,秀才半(文選爛,秀才半)
拼音:
wén xuǎn làn,xiù cái bàn
宋朝文壇看重文選一書,致使文人只專意此書,故時人以「文選爛,秀才半」稱只須熟讀一部文選,就可舉秀才。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八:「國初尚文選,當時文人專意此書,……至慶歷后,惡其陳腐,諸作始一洗之。方其盛時,士子至為之語曰:『文選爛,秀才半』。」
分類:
俗語
熟讀
考取
秀才
有望
《國語辭典》:
吊車尾(吊車尾)
拼音:
diào chē wěi
1.戲稱參加考試時以接近錄取分數(shù)的成績考取。如:「這次高考他吊車尾上榜,直呼自己運氣好。」
2.指最后一名。如:「這次考試本班為全??偱琶诙?,一掃上次吊車尾之恥?!?/div>
分類:
戲稱
最后
參加
考試
接近
錄取
分數(shù)
成績
考取
《國語辭典》:
九章律
拼音:
jiǔ zhāng lǜ
漢初的法律。高祖時,蕭何參考取摭《秦法六律》制定而成。包括《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法》、《具法》、《戶律》、《興律》、《廄律》等九種法律。簡稱為「九章」。
分類:
法律
高祖
蕭何
參考
考取
為
《漢語大詞典》:
案友
明 清 時,稱和自己同一年考取秀才的人為案友。
《歧路燈》
第九七回:“ 簣初 只得讓案友吃酒?!?/div>
分類:
自己
一年
年考
考取
秀才
《國語辭典》:
氣殺鐘馗(氣殺鍾馗)
拼音:
qì shā zhōng kuí
相傳唐人鐘馗考取狀元,皇帝嫌其貌丑而不任用,鐘馗憤而自刎。后以「氣殺鐘馗」比喻憤怒而臉色難看。如:「上司這般不合理的要求,真是氣殺鐘馗,簡直逼我走人?!?/div>
分類:
鐘馗
秀才
考取
狀元
帝王
《漢語大詞典》:
十年窗下無人問(十年窗下無人問)
謂科舉時代士人為考取功名,長期閉門苦讀而不為世人所知。 元
劉祁
《
歸潛志
》
卷七:“南渡后,疆土狹隘,止 河南 、 陜西 ,故仕進調官,皆不得遽入仕……故當時有云:‘古人謂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今日一舉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無人問也?!?元
武漢臣
《玉壺春》
第一折:“豈不聞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信有之也?!?元 本 高明
《琵琶記·蔡公逼試》
:“你為甚十年窗下無人問,也只圖一舉成名天下知?!?/div>
分類:
科舉
士人
考取
功名
長期
世人
所知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