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43
詞典
4
分類詞匯
39
共39,分3頁顯示
1
2
3
2
3
下一頁
分類詞匯
人子
救世主
圣母
彼得
古經
人之子
主日
圣誕
福音
使徒
西元
封齋
十字架
約翰
荊冠
《國語辭典》:
人子
拼音:
rén zǐ
1.子嗣、子女?!抖Y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西游記》第七回:「如何出此大言!不當人子!不當人子!折了你的壽算!」
2.基督教舊約中指人或人民所期待的救世主默西亞,新約中多用為耶穌的自稱,暗示他就是所預期的默西亞,是全能的主。
分類:
人子
子女
耶穌
自稱
《漢語大詞典》:
人之子
基督教用語。據(jù)
《新約》
記載, 耶穌 是上帝的兒子,為救贖人類,降世成人,自稱是“人之子”。世人亦稱 耶穌 為“人之子”。 魯迅
《野草·復仇(其二)》
:“上帝離棄了他,他終于還是一個‘人之子’;然而 以色列 人連‘人之子’都釘殺了。”
分類:
人之子
基督教
記載
耶穌
帝
兒子
《國語辭典》:
救世主
拼音:
jiù shì zhǔ
1.基督徒對耶穌基督的尊稱?;酵秸J為耶穌是上帝的兒子,為拯救世人無力自救的罪而降生為人,故尊稱耶穌為「救世主」。
2.比喻拯救他人脫離困境的人。如:「他擔任義消,拯救了無數(shù)的生命,是大家心目中的救世主?!?/div>
分類:
救世主
基督教
耶穌
稱呼
《國語辭典》:
圣母(聖母)
拼音:
shèng mǔ
1.唐武后的尊號。
2.皇帝生母的尊稱?!肚鍟?。卷二七。禮部。儀制清吏司一》:「崇德八年,世祖章皇帝嗣位。尊母后皇后為皇太后,圣母為皇太后。」
3.天主教徒稱耶穌的母親瑪利亞為「圣母」。十字軍與騎士修道會奉其為守護神,并頌《玫瑰經》敬拜。
4.民間信仰稱天界的女神。如:「天上圣母」。
分類:
基督教
民間
地多
女神
尊稱
孔子
皇太后
女巫
圣母
母親
耶穌
殊功
婦女
帝王
《國語辭典》:
彼得
拼音:
bǐ dé
St. Peter
人名。耶穌十二門徒之首,耶拿之子,為人仁厚有大度。耶穌復活后,他是第一位見證者,曾赴小亞細亞傳教,后為羅馬王尼祿所殺。
分類:
彼得
人名
耶穌
十二門
為人
仁厚
大度
《漢語大詞典》:
古經(古經)
(1).古文經書。指用 秦 以前的文字寫的經籍。
《
漢書·藝文志
》
:“
《禮古經》
五十六卷?!?span id="muo40sa" class="book">《
后漢書·儒林傳·董鈞
》:“ 玄 本習
《小戴禮》
,后以古經校之?!?楊伯峻
《〈春秋左傳注〉前言》
:“
《春秋古經》
就是
《左氏傳》
的
《經》
,因為它原來是古代文字寫的,所以稱它為‘古經’?!?br />(2).指
《舊約圣經》
。即
《舊約全書》
。天主教稱 耶穌 以前的猶太教為古教,
《舊約圣經》
從古教繼承而來,故在 中國 的天主教稱
《舊約圣經》
為古經。
分類:
古文經
以前
文字
經籍
天主教
耶穌
猶太教
《漢語大詞典》:
人之子
基督教用語。據(jù)
《新約》
記載, 耶穌 是上帝的兒子,為救贖人類,降世成人,自稱是“人之子”。世人亦稱 耶穌 為“人之子”。 魯迅
《野草·復仇(其二)》
:“上帝離棄了他,他終于還是一個‘人之子’;然而 以色列 人連‘人之子’都釘殺了?!?/div>
分類:
人之子
基督教
記載
耶穌
帝
兒子
《國語辭典》:
主日
拼音:
zhǔ rì
基督教稱基督在死后第三日復活,且該日是星期日,故稱,作為舉行教會禮拜或彌撒之日。
分類:
基督教
以太
星期日
日
耶穌
復活
稱星
《國語辭典》:
圣誕(聖誕)
拼音:
shèng dàn
孔子、佛、菩薩、耶穌或所信奉之神的誕辰。《紅樓夢》第二九回:「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這里做遮天大王的圣誕。」
分類:
耶穌
孔子
皇太后
生日
菩薩
基督教
規(guī)定
每年
帝王
《國語辭典》:
福音
拼音:
fú yīn
1.基督教徒稱耶穌所說的話及其門徒所傳布的教義。如:「牧師的職責即在向教徒傳布福音?!?br />2.有益于公眾的言論。如:「他的講演發(fā)人深省,是世人的福音?!?/div>
分類:
基督教
有益
言論
耶穌
或有
有利
利于
公眾
好消息
門徒
傳布
教義
《國語辭典》:
使徒
拼音:
shǐ tú
基督教稱耶穌在世時的門生如約翰、彼得等十二人為使徒(天主教譯作「宗徒」)。后泛稱被耶穌派遣,奉上帝之命以傳教救人的人。
分類:
基督教
耶穌
弟子
約翰
彼得
《國語辭典》:
西元
拼音:
xī yuán
西方國家記載年代的方法,以耶穌降生之年為紀元開始。也稱為「公元」。
分類:
西方國家
記載
耶穌
降生
紀元
《國語辭典》:
封齋(封齋)
拼音:
fēng zhāi
回教奉行的齋戒,在回教歷的九月里,每日從黎明至黃昏不進飲食。也稱為「把齋」。
分類:
阿拉伯語
天主教
齋戒
戒期
意譯
伊斯蘭教
教規(guī)
規(guī)定
耶穌
月和
為封
每日
正在
《國語辭典》:
十字架
拼音:
shí zì jià
1.羅馬帝國時代的一種刑具。為十字形木架,把人的雙手、雙腳釘在上面,使其慢慢死去。據(jù)新約全書記載,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受難至死以救贖世人,因此,基督徒就以十字架代表基督本身或對基督教的信仰。
2.比喻苦難、負擔。如:「別做出后悔莫及的事,否則,你將終生背著十字架,受盡良心的折磨!」
分類:
源于
苦難
拉丁文
羅馬帝國
記載
耶穌
十字架
基督教
信仰
標記
《國語辭典》:
約翰(約翰)
拼音:
yuē hàn
John
人名:(1)猶太先知之一。與耶穌同時,先耶穌而傳道,稱為「施洗的約翰」,后為猶太王希律所殺。(2)耶穌弟子之一。新約圣書有約翰福音。(3)(西元1167~1216)英格蘭王。曾與羅馬法皇英諾森第三為政教之爭,被處破門之罰,終于屈服;后以賦稅繁苛為貴族、人民所反對,被迫簽訂大憲章,為英國憲法之始。
分類:
約翰
猶太
先知
耶穌
同時
傳道
《漢語大詞典》:
荊冠
用荊條編制的帽子。傳說 耶穌 在被釘上十字架前,兵丁曾編棘冕,冠其首,戲稱之為“猶太人的王”。 魯迅
《野草·復仇(其二)》
:“兵丁們給他穿上紫袍,戴上荊冠,慶賀他。” 魯迅
《三閑集·看司徒喬君的畫》
:“現(xiàn)在還記得一幅‘耶穌基督’,有一個女性的口,在他荊冠上接吻?!薄耙d基督”,原題
《荊冠上的親吻》
。 郭沫若
《落葉》
第二九信:“我凝視著你,久了就好象凝視著 耶穌 的圣像一樣,你的頭上好象戴著了荊冠?!眳㈤?span id="eomqcsy" class="book">《新約全書·馬太福音》第十五章。
分類:
荊條
編制
帽子
耶穌
十字架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