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直烈
耿直剛烈。《元典章·禮部三·祭祀典神祇》:“自古忠義直烈,儀型后世,贊揚風(fēng)化者,故歷代載於祀典?!?span id="l2hfx1d" class="book">《明史·后妃傳·熹宗張裕妃》:“ 裕妃 張氏 , 熹宗 妃也,性直烈?!?span id="ecucthj" class="book">《紅樓夢》第七八回:“高標見嫉,閨幃恨比 長沙 ;直烈遭危,巾幗慘於 羽 野?!?/div>
《漢語大詞典》:僻介
(1).猶言遠在。 唐 柳宗元 《邕州馬退山茅亭記》:“是亭也,僻介 閩 嶺,佳境罕到,不書所作,使盛跡鬱堙,是貽林澗之媿。”
(2).偏執(zhí)耿直。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洪君疇:“賦性僻介,素不與內(nèi)侍往還。”
《漢語大詞典》:微介
卑賤而耿直。 漢 崔駰 《慰志賦》:“豈無 熊僚 之微介兮?悼我生之殲夷?!?/div>
分類:卑賤耿直
《漢語大詞典》:介正
耿直純正。新唐書·元輔傳:“ 元輔 端靜介正。” 明 宋濂 《元故翰林待制柳先生私謚文肅議》:“持之以介正,以格其邪僻之心?!?/div>
分類:耿直純正
《國語辭典》:脛脛(脛脛)  拼音:jìng jìng
正直的樣子。《漢書。卷六六。楊敞傳》:「事何容易,脛脛?wù)呶幢厝??!?/div>
分類:耿直音義
《國語辭典》:清耿耿  拼音:qīng gěng gěng
1.清廉耿介的樣子。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二折:「我清耿耿不受民財,乾剝剝只要生鈔?!乖?。戴善甫《風(fēng)光好》第四折:「他則是冷丁丁清耿耿并無私,軒昂氣志,撚斷吟髭。」
2.形容冷清、清靜。元。張可久〈粉蝶兒?;浯簹w套。堯民歌〉曲:「冷清清云雨杳無期,靜巉巉燈火掩深閨,清耿耿離魂繞孤幃。」
分類:清廉耿直
《漢語大詞典》:雄耿
剛強耿直。北史·遼西公意烈傳:“ 意烈 性雄耿,自以帝屬,恥居 跋 下,遂陰結(jié)徒黨,將襲 鄴 。”
分類:剛強耿直
《漢語大詞典》:直切
耿直誠懇。 南朝 梁 劉峻 《廣絕交論》:“而 朱益州 汨彝敘,粵謨訓(xùn),捶直切,絶交游?!?郭沫若 《屈原賦今譯·九章·抽思》:“我把這情景編成了歌辭,但你假裝耳聾不肯傾聽。我知道直切的人不會討好?!?/div>
《國語辭典》:老直  拼音:lǎo zhí
耿直的人。如:「我是個老直,很好相處的?!?/div>
分類:耿直
《漢語大詞典》:方鯁(方鯁)
方正耿直。宋書·蔡廓傳:“﹝ 廓 ﹞以方鯁閑素,為 高祖 所知?!?span id="zrkctrd" class="book">《明史·沈鯉傳》:“帝亦嫌 鯉 方鯁,因 鯉 乞休,遽命與 一貫 同致仕?!?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紅玉:“翁年近六旬,性方鯁,而家屢空?!?周素園 《貴州民黨痛史》第六章:“﹝ 譚西庚 ﹞為人方鯁,遇大事慷慨肩任,風(fēng)骨棱棱?!?/div>
分類:方正耿直
《漢語大詞典》:果介
誠實,耿直。明史·儒林傳二·吳悌:“ 悌 為 王守仁 學(xué),然清修果介,反躬自得為多?!?/div>
分類:誠實耿直
《漢語大詞典》:鄙介
質(zhì)樸耿直。 唐 白居易 《折劍頭》詩:“我有鄙介性,好剛不好柔。”
《漢語大詞典》:蹇直
猶言忠貞耿直。蹇,通“ 謇 ”。明史·黃道周傳:“故輔臣 文震孟 ,一生蹇直,未蒙帷蓋恩?!?/div>
分類:忠貞耿直
《漢語大詞典》:蹇亢
猶言耿直高傲。蹇,通“ 謇 ”。新唐書·文藝傳上·崔信明:“ 信明 蹇亢,以門望自負,嘗矜其文,謂過 李百藥 ,議者不許。”
分類:耿直高傲
《漢語大詞典》:烈直
剛烈耿直。后漢書·馮緄傳:“ 緄 性烈直,不行賄賂?!?span id="zm2ognk"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袁紹傳》“ 譚 怒,殺 紀 ” 裴松之 注引 漢 王粲 《漢末英雄記》:“ 配 天性烈直,古人之節(jié),不宜疑之?!?/div>
分類:剛烈耿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