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斗蛙蟆
 
大戰(zhàn)元鼎年
 
相關(guān)人物
劉徹(漢武帝)


《漢書》卷二十七中之下〈五行志中之下〉~430~
武帝元鼎五年秋,蛙與蝦蝦蟆斗。是歲,四將軍眾十萬征南越,開九郡。

例句

誰識(shí)大君謙讓德,一毫名利斗蛙蟆。 杜牧 長安雜題長句六首

大戰(zhàn)元鼎年,孰強(qiáng)孰敗橈。 韓愈 答柳柳州食蝦蟆

《國語辭典》:勝負(fù)(勝負(fù))  拼音:shèng fù
勝敗、輸贏。《韓非子。喻老》:「兩者戰(zhàn)于胸中,未知?jiǎng)儇?fù)?!埂度龂萘x》第一回:「時(shí)張角賊眾十五萬,植兵五萬,相拒于廣宗,未見勝負(fù)?!?/div>
《國語辭典》:決勝負(fù)(決勝負(fù))  拼音:jué shèng fù
決定勝負(fù)、成敗。如:「這是一場決勝負(fù)的比賽,大家無不全力以赴。」
《漢語大詞典》:蛙蟆勝負(fù)(蛙蟆勝負(fù))
青蛙與蝦蟆斗爭的勝敗。比喻不足介意的榮哀得失。 宋 劉克莊 《水龍吟·丙辰生日》詞之二:“任蛙蟆勝負(fù),魚龍變化,儂方在, 華胥國 ?!?/div>
《國語辭典》:勝負(fù)乃兵家常事(勝負(fù)乃兵家常事)  拼音:shèng fù nǎi bīng jiā cháng shì
戰(zhàn)勝或戰(zhàn)敗,乃是作戰(zhàn)者常碰到的事。比喻事情不可能總是成功的。多用以鼓勵(lì)人不要因一時(shí)失敗而灰心喪志?!度龂萘x》第九三回:「勝負(fù)乃兵家常事,不足為憂?!挂沧鳌竸贁∧吮页J隆埂?/div>
《國語辭典》:一決勝負(fù)(一決勝負(fù))  拼音:yī jué shèng fù
比喻互相較量以決定勝敗、高下。參見「一決雌雄」條。《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下》:「咱是大唐皇帝的皇親,國家利害,死生以之,愿借城下與將軍一決勝負(fù),將軍莫待走休?!?/div>
《國語辭典》:不分勝負(fù)(不分勝負(fù))  拼音:bù fēn shèng fù
雙方勢均力敵、分不出高低優(yōu)劣?!度龂萘x》第五回:「飛抖擻精神,酣戰(zhàn)呂布。連斗五十馀合,不分勝負(fù)。」
《國語辭典》:不勝負(fù)荷(不勝負(fù)荷)  拼音:bù shēng fù hè
承受不住壓力、重?fù)?dān)。如:「把如此大的任務(wù)交給我做,實(shí)在不勝負(fù)荷?!?/div>
《漢語大詞典》:勝負(fù)兵家之常
勝利或失敗是作戰(zhàn)的人常碰到的事。語本舊唐書·裴度傳:“一勝一敗,兵家常勢?!?span id="x9uftjb" class="book">《資治通鑒·唐憲宗元和十一年》:“上曰:‘勝負(fù)兵家之常……豈得以一將失利,遽議罷兵邪!’”《水滸傳》第五五回:“ 宋江 眉頭不展,面帶憂容, 吳用 勸道:‘哥哥休憂,勝敗乃兵家常事,何必掛心。’” 清 洪升 《長生殿·賄權(quán)》:“我想勝敗乃兵家常事,臨陣偶然失利,情有可原?!?span id="eodvmcx"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 海馬周三 講得是,不怕 十三妹 刀斷鋼鞭……把我打倒在地,那是‘勝敗兵家之?!??!?/div>
《國語辭典》:盈虧(盈虧)  拼音:yíng kuī
1.增減。唐。李白古風(fēng)〉詩五九首之五九:「田竇相傾奪,賓客互盈虧?!?br />2.圓缺。元。張可久〈粉蝶兒?;浯簹w套。一煞〉:「落花殘?jiān)聭?yīng)何濟(jì),花須開謝,月有盈虧?!?br />3.賺錢或賠錢。
《國語辭典》:輸贏(輸贏)  拼音:shū yíng
勝敗?!段宕菲皆?。梁史。卷上》:「二將馬交,斗經(jīng)三十馀合,不見輸贏?!埂度龂萘x》第十三回:「我兩個(gè)各不許用軍士,只自并輸贏?!?/div>
《漢語大詞典》:負(fù)勝(負(fù)勝)
(1).謂裁奪是非。 宋 沈括 《席氏墓志銘》:“ 思正 為 高郵軍 司理,以獄用,而夫人雅不喜笞辱人, 思正 尤以此治獄,常主於情而不負(fù)勝以法也?!?br />(2).猶勝負(fù)。 宋 洪適 《劉府君墓志》:“會(huì)通國之善,與戰(zhàn)終日,不名負(fù)勝,人始驚其奕思無敵?!?/div>
《國語辭典》:上下  拼音:shàng xià
1.上升下降?!冻o。屈原。卜居》:「將氾氾若水中之鳧乎?與波上下偷以全吾軀乎?」唐。杜甫 卜居詩:「無數(shù)蜻蜓齊上下,一雙鸂鶒對沉浮?!?br />2.增減?!吨芏Y。秋官。司儀》:「凡四方之賓客,禮儀辭命餼牢賜獻(xiàn),以二等從其爵而上下之。」《國語。齊語》:「索訟者三禁而不可上下,坐成以束矢。」
3.泛指相對的兩個(gè)方向。如高低、尊卑、優(yōu)劣、天地、神人、古今等,隨文而異?!稌?jīng)。周官》:「宗伯掌邦禮,治神人、和上下。」《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每船兩盞明角燈,一來一往,映著河里,上下明亮。」
4.左右、相差無幾。唐。韓愈 與馮宿論文書:「有張籍者,年長于翱,而亦學(xué)于仆,其文與翱相上下?!埂独蠚堄斡浂帯返谄呋兀骸更c(diǎn)算西首五排,人大概在一百名上下?!?br />5.公差、衙役?!端疂G傳》第八回:「前日方才吃棒,棒瘡舉發(fā),這般炎熱,上下只得擔(dān)待一步?!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上下饒恕,隨老婦到家中取錢謝你。」
6.問謝世者或釋家之名諱。如:「請教令師上下?」
《國語辭典》:太平  拼音:tài píng
1.極盛之世?!妒酚洝>矶?。夏本紀(jì)》:「天下于是太平治。」《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伯夷竄首陽,老聃伏柱史,昔在太平時(shí),亦有巢居子?!挂沧鳌柑┢健?。
2.安寧、平安無事?!毒劳ㄑ浴>砣?。王嬌鸞百年長恨》:「店主人見張客無事,偶話及此房內(nèi)曾有婦人縊死,往往作怪,今番卻太平了?!挂沧鳌柑┢健?。
3.南北朝梁敬帝的年號(hào)(西元556~557)。
《國語辭典》:高下  拼音:gāo xià
1.上下?!独献印返诙拢骸赣袩o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br />2.優(yōu)劣。如:「棋逢對手,難分高下。」
3.多少?!豆茏?。版法》:「遠(yuǎn)近高下,各得其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