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維基
胡效才(1509年—1565年),字用甫,號澤庵,直隸安慶府桐城縣人,匠籍。少時家貧,父胡其聰不任事,效才以教書為業(yè)養(yǎng)家,務(wù)得父親歡心。事繼母吳氏孝,吳氏有次發(fā)怒,效才率妻子彭氏長跪至夜中,候其怒解才起。他在百里之外授館教書,聽聞吳氏生病,立即返家服侍,直至病愈。為兩個弟弟效良、效賢建房居住,祖父母過世,衣服棺木皆效才獨自籌辦,不煩諸叔父。父喪,亦不煩二弟,一門俯仰,引為己任。每言道:一家人何必錙銖必較。父喪時,年已五十,哀毀以致生病。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舉乙卯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九十五名。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二百四十五名進士。中進士觀政后,因父喪致疾轉(zhuǎn)劇,卒于京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65 【介紹】: 明徽州府績溪人,字汝貞,號梅林。嘉靖十七年進士。歷知益都、馀姚二縣,擢御史。三十三年,巡按浙江。以毒酒殺倭數(shù)百于嘉興。附趙文華,因之結(jié)嚴(yán)嵩父子,得受重用。三十五年,被擢為右僉都御史總督浙江軍務(wù)。設(shè)計誘降徐海,使縛獻陳東、麻葉,復(fù)圍攻徐海,迫使自殺。繼又誘殺王直,兩浙倭患漸平。積功進右都御史,加太子太保。威權(quán)震東南,招致東南士大夫參預(yù)謀議,頗有聲譽。四十一年,以屬嚴(yán)嵩黨革職。四十五年,終以嚴(yán)黨下獄死。萬歷初,復(fù)官,謚襄懋。有幕僚鄭若曾所輯《籌海圖編》。
維基
胡宗憲(1512年11月4日—1565年11月25日),字汝欽,又字汝貞,號梅林,直隸績溪縣(今安徽績溪縣)人,祖籍兗州濮陽(今河南)。明朝政治、軍事人物,曾設(shè)計鏟除倭寇。明世宗時,胡宗憲因嚴(yán)嵩事牽連下獄,并在獄中自盡。明神宗追謚襄懋。胡宗憲是中國共產(chǎn)黨第四代領(lǐng)導(dǎo)人、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的直系祖先。胡宗憲自幼好學(xué),其母方氏出身書香門第,胡宗憲自小就被母親教授以千字文、小學(xué)等書,七歲就讀于私塾,塾師經(jīng)常對其父胡尚仁贊賞說;“此兒他日必當(dāng)世偉器”。但胡宗憲一開始對科舉功名并不熱衷,常常偷看古今傳記,仰慕關(guān)羽、岳飛等武將的軍功為人,只是在父親的責(zé)勸下,他才“抑首就博士業(yè)”。嘉靖七年(1528年)胡宗憲補邑庠生,嘉靖十三年(1534年)舉甲午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名,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戊戌科三甲進士。刑部觀政后,嘉靖十九年(1540年)任山東益都縣知縣,治理旱災(zāi)、蝗災(zāi),平定了盜賊,有著治理有方的名聲。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四月母親去世,回鄉(xiāng)奔喪。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父親又去世,在為父母守喪期間,讀朱子《綱目》、《大學(xué)衍義》、《武經(jīng)七書》、《百將傳》等書,六年的苦讀與鍛煉,為胡宗憲日后的抗倭大業(yè)積累豐富的理論知識。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春,胡宗憲守喪期滿,補任浙江馀姚縣知縣,被譽為“潔己奉公,持法正事”。嘉靖二十七年,胡宗憲因治行卓異,十一月考選為湖廣道試御史,二十八年(1549年)六月實授御史,巡視宣府、大同,繼而巡按北直隸。嘉靖三十年(1551年)巡按湖廣,平定苗民起義。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巡按浙江,嚴(yán)嵩黨人趙文華指示胡宗憲疏劾張經(jīng)「糜餉殃民,畏賊失機」,后張經(jīng)被斬于西市,胡宗憲則連升三級,成為右僉都御史。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宗憲多次出戰(zhàn),東南沿海倭寇患稍定。時倭寇為患南方沿岸,宗憲聘用徐渭以定計謀,主要拉攏倭寇的頭目,設(shè)計殺死誘捕徐海、陳東、麻葉等治罪。還招撫了汪直,但朝廷將汪直殺死,造成倭寇失控。三十九年(1560年)明世宗論擒獲汪直之功,以“宗憲矢心為國,殫竭忠謀,勞績殊常,宜加顯擢,以示激勵?!彼旒舆錇樘犹?、都察院左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總督如故,三月之后被擢升為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四十年(1561年)加少保之銜,兼制江西?!跫尉杆氖荒辏?562年)嚴(yán)嵩父子失勢,陸鳳儀趁機彈劾宗憲為嚴(yán)嵩黨,世宗慰曰,“宗憲非嵩黨”,而釋之。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解官歸里。次年,朝廷獲得嚴(yán)嵩之子嚴(yán)世蕃給胡宗憲的親筆書信,辯誣無望,于是宗憲被捕入獄,胡宗憲寫下萬言的《辯誣疏》,為自己進行辯解,未得回應(yīng)。十一月三日,乃吟“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云”詩,引刃自盡,死于獄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四川綿州人,字仲望,號青厓。嘉靖十四年進士。由庶吉士除戶科給事中。二十年,九廟災(zāi),偕同官劾大臣救火緩慢者,帝怒所劾不盡,謫太平府經(jīng)歷。附嚴(yán)嵩求進,官至右僉都御史,巡撫甘肅。嵩敗,以嵩黨奪官。有《青厓集》。
維基
胡汝霖(1512年—1569年),字仲望,號青巖,四川成都府綿州人。嘉靖十三年(1534年)由州學(xué)附學(xué)生中式甲午科四川鄉(xiāng)試第一名舉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乙未科會試聯(lián)捷禮部會試第三十名,登二甲第八十七名進士,改庶吉士。嘉靖十六年,任戶科給事中、巡視皇城。嘉靖二十年,任太平府經(jīng)歷,后升任禮部祠祭司員外郎。嘉靖三十二年,任廣東提學(xué)僉事,次年改江西按察司副使、提調(diào)學(xué)校。嘉靖三十五年,任江西布政使司左參政、太仆寺少卿。嘉靖三十六年,升任大理寺右少卿。嘉靖三十七年,改大理寺左少卿。嘉靖三十八年,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甘肅。嘉靖四十年,任南京右通政。次年,因嚴(yán)嵩事敗,而被視為嚴(yán)嵩黨羽被革職閒住。隆慶三年(1569年)仲冬二十七日卒于家。

人物簡介

維基
胡正蒙(1513年—1566年),字正伯,號日門,浙江余姚人。明朝翰林,嘉靖丁未探花及第。嘉靖十六年(1537年),胡正蒙舉浙江鄉(xiāng)試第七十三名,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李春芳榜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授翰林院編修。三十七年十二月以九年考滿升侍讀。嘉靖四十年(1561年)八月與裴宇任順天府鄉(xiāng)試考官,四十一年十一月升左春坊左諭德兼翰林院侍讀,晉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掌院事,校《永樂大典》。四十四年二月與吏部左侍郎高拱主考禮部會試,九月任太常寺卿管國子監(jiān)祭酒事,四十五年三月卒。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十三
憲仲,字文徵,海鹽人。嘉靖庚戌進士,授工部主事。庚戌犯京之變,條陳十劄,部曹偉其論,俾督造兵械、恊巡九門。轉(zhuǎn)南刑部主事。時倭擾浙中,仲貽書帥臣,言備倭三策皆大驗,卒于官。仲廣顙高準(zhǔn),負(fù)氣多膂力,憤時嫉事,輒眥裂發(fā)指,勇往不顧。著有《仰崖集》。宗子相、吳明卿、徐子與、梁公實俱有贈胡文徵之金陵詩。
維基
胡憲仲(1514年—1553年),原名胡憲,字文澄,改字文徵,號仰崖,浙江海鹽縣人,海寧衛(wèi)軍籍。原名胡憲,嘉靖十六年(1537年)丁酉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五十八名舉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式庚戌科會試第七十名,二甲第七十五名進士。俺答犯京師,憲仲上議十款。授南京刑部主事。倭寇擾浙中,憲仲移書浙帥,上「備倭三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德清人,字成之,號思泉。隆慶二年進士。知順德縣,使民自輸賦,以絕奸胥漁利。初治民以嚴(yán),后令行禁止,乃寬以待民。卒官。
維基
胡友信(1516年—1572年),字成之,號思泉,浙江湖州府德清縣人,民籍,學(xué)者。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己酉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五十三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戊辰科進士。授廣東順德縣知縣,政績卓著。六年(1572年)卒于任,縣民立祠祭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17—1585 【介紹】: 明江西泰和人,字正甫,號廬山。嘉靖三十五年進士。授刑部主事,官至福建按察使。少時專治古文,后從歐陽德及羅洪先學(xué),以王守仁為宗。有《胡子衡齊》、《衡廬精舍藏稿》。
維基
胡直(1517年—?),字正甫,號廬山,江西吉安府泰和縣人,民籍。癸卯科(1543年)江西鄉(xiāng)試第九名舉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二甲第三十八名進士。兵部觀政,初授比部主事,三十九年升員外,出為湖廣僉事,領(lǐng)湖北道。四十一年晉四川右參議。四十五年以副使督其學(xué)政,以終養(yǎng)請告歸。詔起湖廣督學(xué),移廣西左參政,萬歷元年(1573年)正月升廣東按察使,以忤張居正罷歸。萬歷十二年起補福建按察使。

人物簡介

維基
胡涌,字汝原,號龍川,江西南康府星子縣人,民籍。江西鄉(xiāng)試第十一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二甲第一百零四名進士。兵部觀政,授刑部主事,歷任刑部員外郎、河南僉事、山東按察司副使。隆慶元年(1567年)四月升山東布政司左參政,丁憂歸。服闋,補廣西左參政,五年五月升云南按察使。
胡鑰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胡鑰(1518年—?),字畏卿,號九皋,湖廣承天府潛江縣人,軍籍。壬子科(1552年)湖廣鄉(xiāng)試第九十名舉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三甲第一百九十八名進士。吏部觀政,授行人司行人。四十一年七月選授廣西道試御史,四十三年河?xùn)|巡鹽。隆慶元年(1567年)正月升廣東右參議。
胡應(yīng)文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胡應(yīng)文,字子會,號敬齋,直隸廣平府永年縣人,民籍。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丙午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九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五十名進士。工部觀政,授山西陽曲知縣,三十五年六月考選,授南京河南道試御史,不久去世。

人物簡介

維基
胡順華(1521年—?),字賓南,號龍崗,湖廣澧州守御千戶所軍籍,常德府武陵縣人。壬子科(1552年)湖廣鄉(xiāng)試第八十七名舉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三甲第一百二十名進士。吏部觀政,授直隸興化縣知縣,三十九年升南京兵部主事,歷升員外,四十二年升江西僉事,四十四年升參議,四十五年致仕。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三六○
胡世祥,字光甫,號曙庵。博羅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舉人。官南曹郎。后隱于羅浮山。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九一有傳。

人物簡介

維基
胡孝(1522年—?),字民行,號順?biāo)?,浙江杭州府仁和縣軍籍紹興府馀姚縣人。己酉科(1549年)浙江鄉(xiāng)試第六十七名舉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二甲第二十六名進士。刑部觀政,授禮部主事,三十九年升員外、郎中,四十年升直隸徽州府知府,致仕。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子文,豐城人。嘉靖丁未進士,改庶吉士歷南國子祭酒升太常寺卿有劍西槁
維基
胡杰(1522年—?),字子文,號劍西,江西南昌府豐城縣人,民籍。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癸卯科江西鄉(xiāng)試第一名舉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式丁未科會試第二百十二名,登第二甲第十名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八年十月授編修,三十六年十月升侍讀。四十年七月與右諭德吳情主考辛酉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貶為直隸廣平府通判,四十一年十一月升南京太仆寺寺丞,升尚寶司司丞,四十四年十一月升國子監(jiān)司業(yè),四十五年三月改任左春坊左中允,分校永樂大典,兼翰林院編修,十一月升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隆慶初被論奏,稱病乞歸。隆慶四年(1570年)八月起補南京太常寺少卿,十二月(1571年初)升通政司右通政提督謄黃。隆慶五年二月升南京太常寺卿。以痰疾卒。

人物簡介

維基
胡帛(1517年—?年),字子行,號忠庵,四川重慶府忠州墊江縣人。九月初四日生,治《易經(jīng)》,嘉靖三十一年由國子生中式四川鄉(xiāng)試第二十三名舉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科會試中式第十五名,第二甲第五十二名進士。吏部觀政,授南京戶部主事,三十八年升郎中,四十三年(1564年)升福州府知府,隆慶元年(1567年)十一月升江西副使、整飭九江安慶兵備。三年正月監(jiān)察御史馬明謨彈劾其不職,令回籍聽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