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線索(線索) 拼音:xiàn suǒ
1.繩可牽引物體,故用以比喻探究事件真相的途徑?!陡;萑珪>砣?。蒞任部。馭衙役》:「結(jié)劣衿為爪牙,通內(nèi)丁為線索。」
2.情報(bào)。如:「刑警依據(jù)線索緝捕嫌犯。」
3.針線等物?!端疂G傳》第二四回:「次日清早,王婆收拾房里乾凈了,買了些線索,安排了些茶水,在家里等候?!?/div>
《國語辭典》:眼線(眼線) 拼音:yǎn xiàn
暗地探察提供消息或引導(dǎo)的人。《老殘游記》第一九回:「你先找個(gè)眼線,好物色他去?!?/div>
《漢語大詞典》:路脈(路脈)
(1).連貫而相通的路線。 宋
劉克莊 《北山作》詩:“山行忘路脈,野坐認(rèn)天文。”
(2).比喻指文章的脈絡(luò)。
《朱子語類》卷一三九:“而今只是依正底路脈做將去,少間,文章自會(huì)高人?!?/div>
《國語辭典》:落脈(落脈) 拼音:luò mài
1.術(shù)數(shù)用語。謂龍脈自高而下。指地理風(fēng)水而言。
2.脈絡(luò)。《漢書。卷七五。李尋傳》:「水為準(zhǔn)平,王道公正修明,則百川理,落脈通?!?/div>
《漢語大詞典》:支蘭(支蘭)
(1).指人體的脈絡(luò)。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上有絶陽之絡(luò),下有破陰之紐,色廢脈亂,故形靜如死狀。太子未死也。夫以陽入陰,支蘭藏者生;以陰入陽,支蘭藏者死?!?張守節(jié) 正義引
《素問》曰:“支者順節(jié),蘭者橫節(jié)。”
(2).毒草狼牙的別名。見 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草六·狼牙》。
《漢語大詞典》:絲脈(絲脈)
猶脈絡(luò)。
《朱子語類》卷一三八:“所謂及其至也,圣人有所不能知。要之,它自有箇絲脈相通,但人自不知耳?!?/div>
《國語辭典》:回合 拼音:huí hé
1.量詞。計(jì)算交手次數(shù)的單位?!段饔斡洝返诙换兀骸改抢涎c大圣斗經(jīng)三十回合,不分勝敗?!?br />2.環(huán)繞。唐。
張泌 詩:「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div>
《國語辭典》:回合(迴合) 拼音:huí hé
環(huán)繞、圍繞?!段倪x。謝靈運(yùn)。入彭蠡湖口詩》:「洲島驟回合,圻岸屢崩奔。」唐。
李白 〈〉:「翠楹回合,蟬聯(lián)污漫?!?/div>
《國語辭典》:泉脈(泉脈) 拼音:quán mài
伏行地下的泉水,流經(jīng)縫隙便涌出,如人身上的血脈,故稱為「泉脈」。南朝齊。
謝朓 〈〉詩:「察壤見泉脈,覘星視農(nóng)正?!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8616' target='_blank'>王維 詩:「持斧伐遠(yuǎn)揚(yáng),荷鋤覘泉脈?!?/div>
《國語辭典》:氣脈(氣脈) 拼音:qì mài
1.血?dú)饷}息。漢?;笇挕尔}鐵論。輕重》:「陽氣盛則損之而調(diào)陰,寒氣盛則損之而調(diào)陽,是以氣脈調(diào)和,而邪氣無所留矣。」《三國演義》第四三回:「若不待氣脈和緩,便投以猛藥厚味,欲求安保,誠為難矣。」
2.氣力?!督鹌棵贰返诎似呋兀骸改菋D人能有多大氣脈?被這漢子隔桌子輕輕提將過來,拖出外間靈桌子前?!?br />3.氣運(yùn)。元。湯顯祖《牡丹亭》第五一出:「淮海維揚(yáng),萬里江山氣脈長?!?br />4.詩文繪畫的氣勢脈絡(luò)。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六:「詩雖工,氣脈不貫?!?/div>
《國語辭典》:思想 拼音:sī xiǎng
1.思念、懷念。三國魏。
曹植 〈〉:「仰天長太息,思想懷故邦?!埂督鹌棵贰返谌幕兀骸覆黄谌钊诩?,思想成病。」
2.想法、念頭?!段拿餍∈贰返谒囊换兀骸肝蚁胛覀円粋€(gè)人腦子是頂要緊的,一切思想都從腦筋中出來?!?br />3.思維的結(jié)果,或指認(rèn)知的心理歷程。
《國語辭典》:頭緒(頭緒) 拼音:tóu xù
1.端緒、線索?!都t樓夢》第一三回:「太太只管請回去。我須得先理出一個(gè)頭緒來,才回去得呢?!?br />2.條理,事物的先后次序?!陡;萑珪s呤瞬?。卷一。查全書》:「庶知其頭緒,以便預(yù)為籌畫。」
3.比喻意緒、心緒。宋。
黃庭堅(jiān) 詩:「身如病鶴翅翎短,心似亂絲頭緒多。」
《國語辭典》:疏理 拼音:shū lǐ
1.疏通整理。唐。
白居易 詩二首之一:「結(jié)構(gòu)池西廊,疏理池東樹?!?br />2.肌理不密致?!稘h書。卷四九。晁錯(cuò)傳》:「楊粵之地少陰多陽,其人疏理,鳥獸希毛,其性能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