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99—1157
【介紹】:
金宗室,本名烏野,字勉道。盈歌第五子。好學(xué)問,能以契丹字為詩文,國人呼為秀才。年十六從太祖攻寧江州,襲遼主于石輦鐸。太宗時采摭遺言舊事,撰成《祖宗實錄》及《太祖實錄》。累官太師,封秦漢國王。海陵王時,稱疾重不能言。降封金源郡王,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39
【介紹】:
金太宗長子,本名蒲魯虎。天會十年,為國論忽魯勃極烈。熙宗即位,為尚書令,封宋國王,拜太師,領(lǐng)三省事。曾與熙宗爭位。執(zhí)政時,結(jié)左副元帥完顏昌,主張以河南地還宋,與右副元帥完顏宗弼意見相左。遂以謀反罪,與完顏宗雋、完顏宗英、完顏宗偉被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39
【介紹】:
金太祖子,本名訛魯觀。熙宗時為東京留守。天眷初入朝,與完顏昌建議,以河南、陜西地與宋。積官尚書左丞相,拜太保,領(lǐng)三省事,封兗國王。以謀反罪被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39
【介紹】:
金宗室,本名撻懶。盈歌子。從太祖、完顏宗翰滅遼。太宗天會三年,為六部路都統(tǒng),從宗翰、完顏宗望攻宋。累官右副元帥。七年,代宗翰守京東,屢攻宋。十五年,為左副元帥,封魯國王。廢偽齊,遣使與宋議和,以黃河以南及陜西地還宋。九年,以與完顏宗磐等相結(jié),降為行臺尚書左丞相。旋以“與宋朝交通”罪被殺。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一四九趙仲儡(?——一一三九),景王宗漢子。初授右內(nèi)率府副率,轉(zhuǎn)右監(jiān)門衛(wèi)大將軍。建炎末授武功大夫、忠州防御使。紹興中,遷濟(jì)州,知南外宗正事。八年,襲封嗣濮王。生而不惠,以次得封。九年卒,追封瓊王,謚恭惠?!?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四五《濮王允讓傳》有附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40
【介紹】:
金女真完顏部人,本名谷神。完顏歡都子。受太祖命,仿漢字,合女真語,于天輔三年制成女真大字。曾從完顏宗翰破遼兵,追天祚帝。太宗時,為元帥右監(jiān)軍,俘宋徽、欽二帝。累官左丞相、侍中,封陳王。熙宗天眷二年,與完顏宗斡合謀,殺完顏宗磐、完顏宗雋諸王。次年被人構(gòu)陷,受責(zé)自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金宗室。劾里缽子。臨戰(zhàn)決策,有父風(fēng)。早卒。太宗天會間,追封魏王,謚定肅。
人物簡介
全宋詩李良臣,字堯俞,德陽(今屬四川)人。流謙父?;兆谡臀迥辏ㄒ灰灰晃澹┻M(jìn)士(《南宋館閣錄》卷七)。高宗紹興三年(一一三三),以左承議郎提點降賜庫(《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六六),七年,除秘書省校書郎(同上書卷一一一)。八年,知簡州(同上卷一二二)。
全宋文·卷三一四二李良臣,字堯俞,一說字汝為,漢州綿竹(今四川綿竹)人。政和五年上舍及第。紹興三年為左承議郎。張浚帥蜀,命提點降賜庫。七年,除校書郎,升秘書郎。八年,遷工部、禮部員外郎,出知簡州。官至尚書。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六六、一一一、一一八、一二二,《南宋館閣錄》卷七,《宋元學(xué)案補遺》卷四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00—1161
【介紹】:
即宋欽宗?;兆陂L子。大觀二年封定王,政和五年立為太子。宣和七年,金兵入侵時即位。靖康元年,金兵攻汴京,被迫起用抗戰(zhàn)派李綱,擊退金兵。但仍屢向金屈辱求和,許割太原、中山、河間三鎮(zhèn)。次年,金兵陷汴京,與徽宗及后妃等被俘北去,在位一年又四月。北宋亡。高宗紹興中,死于金五國城。
全宋詩欽宗趙桓(一一○○~一一六一),徽宗長子。哲宗元符三年生。初名亶,徽宗崇寧元年(一一○二)更名烜,又改今名。政和五年(一一一五),立為皇太子。六年,納妃朱氏。宣和七年(一一二五)十二月受禪即位,改元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金人南下;閏十一月,汴京陷。二年三月,金人立張邦昌為楚帝,脅徽、欽二帝及二后等北行。五月,康王即位于南京,是為高宗,遙上尊號曰孝慈淵圣皇帝。紹興三十一年五月,訃聞;七月,上尊謚曰恭文順德仁孝皇帝,廟號欽宗。事見《宋史》卷二三《欽宗本紀(jì)》。
全宋文·卷四二一三宗欽宗趙桓(一一○○——一一五六),徽宗長子。初名亶,封韓國公,建中靖國元年進(jìn)封京兆郡王。崇寧元年二月更名烜,十一月改今名。大觀二年進(jìn)封定王,政和三年加太保,五年立為皇太子,七年,受禪。時金兵入侵,起用李綱等抵御金軍。后向金求和,許割太原、中山、河間三鎮(zhèn)。靖康元年十一月東京淪陷,許割河北、河?xùn)|。二年二月,與徽宗等被俘北去。金主亮正隆元年(宋紹興二十六年)六月卒于五國城,年五十七。紹興三十一年追上廟號曰欽宗。在位一年又四月,年號靖康。見《宋史》卷二三《欽宗紀(jì)》,《金史》卷五《海陵王紀(j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41
【介紹】:
金太祖庶長子,本名斡本。從太祖攻遼,以中軍為疑兵,力戰(zhàn)有功。太宗即位,為國論勃極烈,與斜也同輔政。正官名,定服色,興學(xué)校,設(shè)選舉。熙宗即位,領(lǐng)三省事,進(jìn)太師,封梁宋國王。卒謚忠烈。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41
【介紹】:
金太祖子,本名阿魯。熙宗天眷間,代完顏宗固為燕京留守,封衛(wèi)王、太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02—1167
【介紹】:
宋德順軍隴干人,字唐卿。吳玠弟。少好騎射,從父積功至閤門宣贊舍人。高宗紹興初,與兄于和尚原、仙人關(guān)大敗金軍,遷秦鳳路經(jīng)略安撫使、知秦州。十年,節(jié)制陜西諸軍,于扶風(fēng)勇挫金兵,次年收復(fù)秦州及陜右諸郡。紹興末,為四川宣撫使,完顏亮敗盟南攻,璘以老病督師轉(zhuǎn)戰(zhàn)漢中,收復(fù)秦鳳、熙河、永興三路所轄十六州軍。朝廷急議和,詔命班師,新復(fù)諸地旋盡被金人所占。守蜀二十余年,威名僅次于玠。拜太傅,封新安郡王。
全宋文·卷四二九六吳璘(一一○二——一一六七),字唐卿,德順軍隴干(今甘肅靜寧)人,玠弟。少好騎射,從兄攻戰(zhàn),積功至閤門宣贊舍人。紹興初,與兄玠合力破金兀術(shù)于和尚原、仙人關(guān),累遷秦鳳路經(jīng)略安撫使、知秦州。紹興十年,金人敗盟,璘奉詔節(jié)制陜西諸軍,敗金人于扶風(fēng),次年復(fù)秦州及陜右諸郡。入朝,拜檢校少師、階成岷鳳四州經(jīng)略,復(fù)遷利州西路安撫使,徙奉國軍節(jié)度使。紹興末,拜四川宣撫使。會完顏亮敗盟南侵,璘督師轉(zhuǎn)戰(zhàn),收復(fù)秦鳳、熙河、永興三路十馀州軍。朝議主和,詔令班師,得地復(fù)失。乾道元年入朝,拜太傅,封新安郡王。乾道三年卒,年六十六。贈太師,追封信王,謚武順。著有《兵法》二篇?!?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六六有傳。